新年寄语

2016-01-25 07:10蒋建东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原创性青蒿素寄语



新年寄语

新年刚过,我在去南方的飞机上开始考虑写这份新年寄语,2015 年展出的科学成果如同画卷一般浮现出来。科学家们绘制了多幅重要的生命图谱,包括人类表观遗传基因组图谱、大脑连接图谱、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谱等;美国几个大学的研究者对人脑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英国科学家将“分子编辑”修改基因的技术用于临床,用携载修改过的基因的细胞有效地治疗了一例白血病的女婴,使个性化的基因治疗进入临床实践;美国科学家用成体细胞培制出了人体组织,包括骨骼肌和声带组织等。

在抗感染领域,澳大利亚科学家绘制了首幅超级耐药细菌基因组图谱;我国农业科学家在家禽中发现了对多粘菌素耐药的携带 mcr-1 耐药基因的病原菌,再次提醒研发全新抗菌药物的迫切性;英国政府也呼吁全球制药业共同建立创新基金,推进新抗菌药物的研发。而最精彩的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由于在青蒿素发现中的突出贡献,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荣获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为我国的新药创制带来了永载史册的辉煌。

青蒿素的研究是在当年很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一是因为这个药物的原创性,二是因为它在实践中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科学研究日新月异,实验条件大幅改善,许多研究紧跟国际前沿,我国 SCI 论文数已位列全球第二。而此时,原创性和应用性将成为科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借此新年之际,我祝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的读者、作者和编者在新的一年(和未来的许多年中)能共同努力,在科学研究中提出更高的要求,走进大科学,驾驭大问题,做出大成果!

·特载·

DOI:10.3969/j.issn.1673-713X.2016.01.001

猜你喜欢
原创性青蒿素寄语
寄语
沈阳师范大学原创性学术著作评介
——开阔的价值理论与经济实践的视野
特约主编寄语
新年寄语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任务学习
藏族音乐研究中的原创性学术观点及其价值——以西藏音乐史的分期问题为例
原创性的艺术史研究如何可能?
——《专注性与剧场性: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评介
青蒿素及其类似物抗疟构效关系的DFT研究
作品的原创性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