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地追寻我们本己的幸福和希望

2016-01-25 00:56李远芳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对自由和解放的追问构成了人最为本己的幸福和希望。但与马克思对人的思考有多重视角转换的情况相一致,后继马克思主义者也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立场和分歧。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的辨析,不仅有助于澄清历史唯物主义内部的理论争论,而且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度中国化及其在此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中国哲学登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01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哲学家的马克思实现了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决裂。在他看来,本质重要的不仅是要对世界的各种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且要改变不公平、不正义的社会制度。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主体无疑是人,所以“人”即是马克思思想的“入口”。

我们认为,那种将马克思思想人为地一分为二,并将其固有之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做非此即彼的处理是有待商榷的。从理论上说,马克思虽然是反体系的思想家,但其理论发展仍然有一个大致的脉络和线索。随着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的理解不断深入,马克思也在动态地变换着自己的观察方法和思考模式。应该承认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过后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才是他思想成熟时期的理论创造,因为其不仅将前期各种批判的积极成果有机地包含于自身之中,而且马克思思想中人本主义的线索在后来亦并没有被消退甚至是被去除,反倒是以另一种方式显示出自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不能借助于显微镜和化学试剂,而唯有哲学的思辨,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才能担当此重任。思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中性的,因为“我思”必然内含着“所思”,而如果所思不是如胡塞尔所谓的纯粹意识构造的话,那么它就只能是经验,经验一旦被给予,它就必然是事实判断、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理论和实践都是复调式的。在马克思的思想深处永远涌动着对人的幸福和希望的追寻,而这种追寻又始终是由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的过程性统一来予以实现的。

马克思逝世以后,第二国际和苏联相继掌控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权,并凭借着政治上的优势将他们的理论做了强制性地发挥。在他们看来,马克思哲学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物质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即对自然的探究是这种学说的核心,而人和社会的问题即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则只不过是前者在论域上的延伸而已,并不具有独立的性质和根本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此时已经变为一种极端的经济决定论或经济主义,这种模式在后来对东欧、西欧以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列宁和卢森堡是批评苏联哲学的先行者,而真正将这一理论工作推向高潮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可以看出,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异化的情况下追寻人的幸福与希望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与实质,人的问题一以贯之地成为他们思想运作的起点和动力。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第二国际和苏联的批判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和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开启了新的视域和新的方向,在肯定其积极贡献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武断地对机械决定论的阐释方式进行全盘的否定。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本国的具体实情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思辨,其理论虽然有机械性和教条主义的偏差,但我们仍然要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同情的理解。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和理论学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的。其作为苏联哲学的反面,曾一度受到国人的批评。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学界和政界开始日益正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源多流”的思想传统,其自身是包含着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所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幸福和希望的探索不可能只是单向度和平面化的,根据不同的实践情景和社会状况去理解人、发现人和成就人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色。

在承认和肯定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对其的接受也是应该有边界和限度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指出:处于传统政治社会的苏联可以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西方社会,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因为其长期的市民社会传统而只能诉诸于以文化-心理革命为主体的“总体性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析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从政治哲学和环境哲学的层面去探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回答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以及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何以可能等问题已经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风尚。在西方思想界开始对启蒙理性进行全面反思的时候,中国,按照邓晓芒教授的观点,还仍然需要启蒙。

我们的理论家和思想家在探讨此问题的过程中并未充分注意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哲学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必须承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现代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在追寻自己幸福和希望的过程中贡献给世界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资源。其次,必须明白中国哲学的现代登场仅靠复兴儒学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哲学的现在和未来都必然要在中、马、西三种思想资源的交流与会通中实现和到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为大陆主流意识形态的今天,中国哲学的登场已经不能没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参与了。

中国传统哲学始终立足于对存在者而非存在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一以贯之地在追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康庄大道,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中国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型,对于从四项原则和价值观念上来理解人的幸福和希望尤为重要。因为,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人不能忍受存在的空虚,其所置身于其中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社会背景等因素才是人之所以人的真正入口。所以,同情的理解传统、积极的拥抱现实、开放的面对世界才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人之幸福和希望应有的理论态度和致思方向。

参考文献:

[1]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李远芳(1979-),女,湖南新化人,本科,政工干事。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