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6-01-25 01:02刘俊贤李晶迟到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刘俊贤 李晶 迟到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国家人才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财经类院校作为一种专业性的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其人才培养及人才创新体系的影响更大。此次研究主要探讨当前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整治措施。

关键词:财经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01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素质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1]。财经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财经类院校已经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是收效甚微,并未形成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及创新体系。

一、目前财经类院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完善,缺乏物质保障

完善的体制是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推行的保障,但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不完善,个别高校甚至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缺乏,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如财经类院校对创新创业园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创新创业竞技比赛重视程度较低,由此造成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较低。

(二)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部分财经类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并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同时与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有机的结合。另外,个别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充分重视学生创业能力及创业思维的培养。已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院校,也仅注重创新创业竞赛,其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相对简单,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并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

(三)学生主体缺少激情、创业团队凝聚力低

在财经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学生占据主体位置,因此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高校的学生多为90后,且以独生子女居多,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这就造成学生缺少一定的竞争意识,对创业缺少一定的激情。多数学生会选择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则不会选择创业。另一方面,组建的创新创业团队多是以兴趣爱好为基本结合点,对创业成功充满着希望。但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团队的凝聚力会下降,多数团队成员会放弃,不再继续坚持。

(四)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

财经类院校热门专业的分数相对较高,学生受家庭及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就业思维相对僵化,职业定位多向公务员、外企等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方向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多数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的目的是获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增加自己将来获胜的筹码,缺少必要的创业意识。

二、财经类院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整治措施

(一)完善体制、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建设进程,通过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2]。另外,要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的第二教育内容来实施,采取相应的扶植政策,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扩大其宣传的影响力。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充分调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建设,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建立激励政策,鼓励院校在校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导师,并聘请校外兼职导师,力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

(三)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平台

统一思想,全面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创造条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平台。扩大创新创业园的规模,提升其发展层次,引进先进的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3]。就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校内资源及校外资源,积极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学生的政策法规教育及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凝聚力。

(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理念教育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课程开放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实际的课程教学,开展适当的实践课程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开设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提高学生及家长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注重宣传成功创新创业的案例,转变学生传统的就业思维。

三、总结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财经类院校作为一种专业性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促进其学生创业,还应注重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方法。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发挥其聪明才智,将在校期间学到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付诸于实践,最终实现其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梁丹婴.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29):254-255.

[2]陈勇.基于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10):146-151.

[3]韦春燕,韦国燕.高职财经类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04):94-98.

作者简介:

刘俊贤(1974-),女,汉族,河北省静海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教育学。

李 晶(1971-),女,汉族,黑龙江省肇东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迟 到(1971-),女,汉族,黑龙江望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