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商的风范

2016-01-25 00:54高振龙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儒商农资经营

高振龙

河北省景县为古景州,古老的大运河在这块平坦的大平原上已流淌了千年。燕赵侠风和齐鲁文化在这里融会,造就了景县儿女既有侠义古肠,又有礼仪之风。古景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两汉有董江都正谊明道,北魏有高咸阳亮节直声。明清两代人才济济,或以行谊著,或以甲第显,贤哲义士,文武仁人,青史昭彰。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景县儿女的英勇事迹宏伟壮烈,波澜壮阔。既有足迹踏遍中国,为创建中共景县党组织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王任重、刘建章,又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的建立血染疆场的将领刘有光、曹中南。还有诸多颇具盛名的专家、画家、学者、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景县承国运昌祚,得风气之先,仰天时、地利、人和,迅速崛起一大批为国家经济跨越发展孜孜奉献的企业家,尤其是在农资经营领域出现了一大批能人专才,购销队伍遍及全国各地,“农资之乡”声名鹊起,业界无不视景县人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而心生敬佩。

景县金桥农资,已不是一个僻居一隅的小企业,而成为河北一大品牌让世人认识。难道这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不,历史的偶然总是蕴含着必然性。从历史来看,这个人才辈出的传统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笔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必须承认,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一条强大的内在逻辑,这条逻辑引导着历史的走向。那么,金桥农资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回答是金桥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这只代代传承的不可捉摸的“命运之手”,帮金桥人找到命运的支点,去撬动地球。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喜作惊人之语或过誉之词,事实就是这样。笔者是一个人文工作者,很清楚决定区域发展的因素是人文精神即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一个人带着普遍性现象出现之际,你会去考察其内在的起因是什么,其无形的推动力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长期困惑着笔者,为了寻找答案,笔者把眼光投向了金桥农资公司的历史,试图获得某些启示。

商之雅者为“儒商”

人们把既能统兵打仗,又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军事首领称之为儒将、儒帅,套用这一说法,苏东桥堪称一个“儒商”。

人们眼中的苏东桥,平和低调,斯文儒雅,有如一个布衣教师,丝毫没有那种颐指气使、挥斥方遒的老板做派,但只要一谈及宏观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运作则眸子放光,妙语如珠,一些最前沿的经济理论他随手拈来,如数家珍。

1992年,年仅38岁的苏东桥接任景县农资公司经理。面对农资公司当时亏损总额420万、职工发不出工资的现状,他没有烧上任“三把火”,而是把传承儒家经商理念放在工作首位。

“给人一勺水,自身先要有一桶水”。苏东桥是怎样拥有一桶水,而且不断更新一桶水的呢?

时年已近四十的苏东桥还在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进修,他不仅学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而且经常参加省、市委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经济管理培训班,还参加了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举办的经济论坛,倾听了国内一线经济学家的系列讲座,其中有吴敬琏、厉以宁这样一些重量级专家学者。经常参加这样高层次的论坛,使他受益匪浅。他时常告诫员工,在经营过程中,要遵循儒家宗师孔子倡导的“义以求利,据义求利”的原则,把利民、惠民的经营理念贯穿在工作始终。

2006年,苏东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上级批准,将景县生产资料公司改制为河北金桥农资有限公司,同时,苏东桥把加强职工培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金桥农资有限公司,每月出版一本内部刊物《农资天地》,实际上也是公司内部培训的一方阵地,而其主要文章几乎都由苏东桥本人来操刀。以2008年第6期为例,就有两篇他撰写的力作。一篇为《论新时期儒商经营理念》,一篇为《团队建设与企业经营》,从苏东桥的文章可以看出,其涉猎的领域之多,研究的程度之深,都可圈可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经营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在《论新时期儒商经营理念》一文里,苏东桥首先提出了如何获得财富和对待世俗职业的问题。他从儒家宗师孔子倡导的富民、惠民政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主张入手,进一步阐述了儒家大师董仲舒秉承孔子“据义求利”的儒家传统,而提出“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义大于利”的学说。接着,苏东桥又从古代的儒商、草商、哲商到今天的物流、商流、信息流,从古代的晋商、冀商、徵商谈到当今美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张瑞敏。苏东桥通过论点、论据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把义和利、富裕和奉献、竞争与合作、自然与自律统一起来。最后,苏东桥把新时期的儒商理念高度概括为6个方面,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金钱观,善抓机遇、科学决策的经营观,突破现状、推陈出新的发展观,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人才观,以人为本、协调人际的管理观,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营销观。苏东桥一方面在课堂上向员工们宣传他的儒商观,一方面,在经营中带领员工们践行他的儒商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相互之间拼杀得狼烟四起,正所谓你拆我的台,我踹你的锅。而对苏东桥来说,他的儒商风范使他和许多本来应该是竞争对手的公司成了朋友。景县和武邑是近邻,两个县的农资公司就像亲哥们。武邑县蔬菜大棚多,硫酸钾是武邑县农资公司的经销品种,景县就不向武邑辖区推销这个品种。阜城县种植西瓜面积大,需要硫酸钾和复合肥,景县农资公司和武邑县农资公司都向阜城推销这两种肥料,各做各的买卖,从来不打价格战,更不搞恶性竞争,两家心里都舒坦。业内人士说,苏东桥既是个儒商,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精明表现在他的精打细算上。苏东桥还是一个憨厚的生意人,憨厚在他的服务哲学上。他说,没有发展就谈不上服务,这是本钱;没有服务就失掉了价值,这是本色。瞧,老苏的话不是很有哲学味道吗?这话,傻子说不来,太精明了同样说不来,没有多年的“三农”服务实践,是不会把发展和服务的关系阐发得这么深入浅出的。

服务就要有服务的手段。1992年,苏东桥接过景县农资公司的“帅印”之后,就把“服务至上”作为公司的经营宗旨。景县农资公司的服务手段很朴素,也很实在。他们把附近的农资销售网点、20多个基层社以及农资专业社的农资业务联合起来。景县农资为龙头,其余做龙身,农民终端销售做龙尾。这条龙通过利益关系联结,通过服务搞活。平时进货让利,使联合者有能力占领市场;年终再评比,对销售前几名进行奖励。对联营者普遍返利,平时产品送货上门,出了问题包换。这样,景县农资公司就将服务这篇大文章做得扎扎实实、风风火火。由于景县农资公司的服务有了扎实的内容,赢得了众多基层农资经销户的信赖。景县农资公司提出,“和景县农资合作,市场变化我来担,包你只赚不赔钱”。这样的好事对于那些势单力薄的小公司来说求之不得啊!于是,众多的“小舢板”纷纷向景县农资公司靠拢过来,形成了以景县农资公司一支能左右区域市场资源摆布,并且可以稳定农资价格的力量。

猜你喜欢
儒商农资经营
雷人画语
供销合作社:严厉打击农资假冒伪劣行为
山东国际儒商会启动仪式暨全球儒商交流会在济召开
新时代高校儒商型应用人才培养初探
省供销社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无锡农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孔子文化节连接两岸
《扬州儒商志》创新之我见
5月上旬重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