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貂配种准备期饲养管理

2016-01-27 04:33李文军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262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诸城市体况毛皮

李文军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种貂配种准备期饲养管理

李文军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

毛皮动物养殖业涉及的产业链多,从生产、加工、销售到裘皮服饰市场等方面。前些年,由于皮毛市场活跃,养殖毛皮动物效益很高,人们养殖皮毛动物的积极性很大,诸城市已成为全国县级市最大的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基地,据2010年全国皮毛动物养殖技术及信息预测研讨会统计显示,诸城市皮毛动物总量位列全国县级市首位,中国水貂养殖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山东省作为全国毛皮养殖第一大省,养殖数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诸城市毛皮动物养殖数量占山东省的一半以上,占全国的1/3。近两年,特别进入2014年后,毛皮价格陡然下滑,跌入历史低谷。由于皮毛市场低迷,一度出现了亏损的现象,毛皮行业进入拐点,养殖数量有所减少,2015年市畜牧局初步统计,貂养殖用房1285.105万m2、场舍栋数53511栋、存栏数4779024只、出栏数14990595.6只、销售收入213707.4万元、从业人员26535人,这引发了我们对毛皮行业前景的深思,同时毛皮皮张销售形势严峻,中国毛皮动物养殖进入沉淀、分析、变革期,诸城市毛皮动物养殖业迎来不可回避的挑战,毛皮产业化、规范化迫在眉睫,机遇与挑战并行,品种改良已大势所趋,我国毛皮行业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自动喂养设备、鲜活饲料的普及、饲料的安全处理以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将给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革,但只要加强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进行优良品种改良,提高毛绒的密度、光泽度等级质量,养殖效益还是满意的。

诸城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以村集体经济的形式饲养貂,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养殖规模和形式已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及品种化,从丹麦引进的彩色种貂形成了以东山大森林特种动物经济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养殖农场、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特种动物养殖已成为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要想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提高其皮毛质量,种貂品质是最根本的,因此,搞好种貂的饲养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种貂是季节性发情动物,貂的习性也按照秋收冬藏的自然天气规律,到9月秋分时,种貂生殖系统开始发育,但发育速度比较慢,在短日照后刺激下,夏毛脱落,冬毛长出,到11月冬毛成熟,生殖系统发育速度加快,公貂睾丸开始增大,到12月份睾丸重量达1.14g,来年2月中旬达到2.2~2.5g左右,并有形成精子的功能,2月形成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出现性欲,2月底3月初性欲旺盛,开始繁殖,母貂的卵巢非动情期约重0.3g、配种季节大约0.65g、非动情期滤泡直径0.6mm、动情期可达1.2mm,这时貂对饲料营养价值要求特别高,对饲料的选择性也比较高,饲料组成本少而精,加强运动,促进代谢,在管理上要认真对待,稍有疏忽就会影响种貂的质量,造成经济损失,诸城市在貂的饲养和管理上有一定的经验,已有了一套成熟技术和方法。下面就种貂在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做简单的介绍。

配种准备期 (9月至明年2月份):9月秋分时为保证公母的正常发育、互不影响,可单设小室单独饲养,配种前期中心任务应促进种貂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调整适宜的体况,保证貂适时进入配种期,在饲养管理方面主要增加营养,满足种貂生殖发育、换毛、越冬的营养,动物性饲料比例和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相应提高,但脂肪含量不宜过高,增加绒毛的灵活性和光泽,进入冬季应控制饲料的供应量,每天供给一次饲料,饱食终日,因冬季短日照循环,长时间黑夜的生活使种貂养精蓄锐,滋阴补阳,在保证冬毛成熟需要的营养外,还要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硫酸锌类添加剂,应满足种貂生长发育,锌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发育和被毛的健康生长,是动物皮毛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从11月份开始,种母貂小室内应添加垫草,目的梳理绒毛促使血液循环,防止感冒,使母貂养成垫草的习惯,以适应怀孕产仔时需要,种貂空怀与配种前体况有密切关系,种貂过肥、过瘦都会降低受胎率,种貂体况以中等为最佳,体重指数应在22~26g/cm。配种准备期应调整种貂到配种时期的理想体况,公貂要达到中上等水平体重1.8~3.0kg、体长38~45cm、尾长18~22cm,种母貂要达到中下等水平体重1.0~1.5kg、体长34~38cm、尾长15~18cm,以站立起来时肚子平或稍有凹陷为准。1月降到中等体况,2月上、中旬降到中等偏下体况,2月下旬到3月初在上升到中等体况再投入配种。向上调整体况的办法主要是提高日粮营养标准,增加饲喂次数,向下调整体况的办法是降低日粮标准,减少饲料量、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品种在日粮中的比例,个别的减少饲喂次数,但不能降低优质动物性饲料在日粮中所占比例,同时还必须设法加强种貂运动,增强体质,因准备配种期种貂生殖系统发育迅速,食欲下降,这时貂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要求较高,由于性活动加强,对饲料的选择性较强,因此,饲料的组成应少而精,增加动物性饲料比例,降低谷物性饲料的比例,日粮中应供给充足的VA、B族维生素,公貂应增加蛋、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

为促进种貂生殖细胞的发育,必须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等氨基酸,种貂在配种准备期饲养首先要搭配适当的蛋白质,保证每只种貂每日摄入量在20g以上,重视必需氨基酸的补充。各种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成分和含量不一样,重要是采取氨基酸的互补形式,如牛奶中的色氨酸可以补充玉米中的不足,鸡肝脏中的丙氨酸可补充鱼类中的不足,玉米中的亮氨酸补充鱼类中的不足等,这样会给种貂一个完整氨基酸供给量。因为饲料中缺少必需氨基酸会造成种貂蛋白质代谢紊乱,营养失调,生殖系统内分泌受阻,哪怕其他蛋白质再多也无济于事,直接影响生产性能、配种及受胎率,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应注意全价蛋白质的供给,当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可在饲料中添加蛋氨酸、赖氨酸。为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可添加多种维生素,适当补充种貂内分泌需要的辅酶,B族维生素 (B1、B2、B6、B12)是一类复合酶的催化剂,是种貂繁殖生理需要的必需营养,足够量的维生素可以使种貂发挥高质量的配种力,可喂鱼肝油、多种VA等也可添加胡萝卜、苜蓿等。从1月份开始需超常规的辅酶和维生素参入代谢而达到体内的生殖力,以供给绒毛和繁殖后代的需要,每日每只需补充VA500~800IU,VE2.5mg、VD500IU、VK添加有效量0.5g,B族维生素添加量也要增加,每千克饲料至少达到硫胺素0.8mg、核黄素3.8mg、泛酸和烟酸各10mg、吡哆醇4.5mg、胆碱500mg、VB120.003mg,同时增加青饲料饲喂量,促进母貂的排卵发情。从2月份初开始,每日每只种貂补充VE5~10g,每日每只母貂补充VA500~800IU。2月份下旬应做好配种前的准备工作,制定配种方案,并准备好捕貂用的手套、配种记录卡等。配种前3周应给种貂注射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疫苗,配种前一周用发情的母貂隔笼对公貂进行刺激,抓好公貂的训练,提高配种能力。

猜你喜欢
诸城市体况毛皮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怀孕母猪如何饲喂
奶牛分娩前体况对泌乳量、脂代谢及氧化状态的影响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况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梦,飞起来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初冬的雨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利拉伐发布全球首款3D 扫描奶牛智能体况评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