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

2016-01-27 04:33马桂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华港镇兽医站225516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姜堰小鹅雏鹅

马桂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华港镇兽医站 225516)

沈爱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畜牧兽医站 225500)

浅谈小鹅瘟综合防治技术

马桂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华港镇兽医站 225516)

沈爱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畜牧兽医站 225500)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烈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从鹅细小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在生产中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和建议。

小鹅瘟;防治;技术;建议

小鹅瘟,即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导致雏鹅和雏番鸭发生急性或者亚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1]。本病以传播快、高感染率、高致死率、严重下痢、渗出性肠炎和肠道内形成腊肠样栓子为主要特征性症状,并主要感染4~20日龄的雏鹅,在自然条件下,成年鹅常呈隐性感染,但是可通过粪尿和产卵传播。该病是危害鹅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鹅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1 病原学特征

该病病原为鹅细小病毒,属于鹅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一般为球形或者六角形。据目前发现的致病毒株来说,本病毒无凝血性,且只有一个血清型。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min或者56℃加热3h均不影响其感染力。

2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饲养方式和饲养季节的不同,本病也呈季节性流行,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情况下,在大流行过后的当年,由于剩余鹅群有了主动免疫能力,次年的雏鹅因而获得天然被动免疫而很少发病。这种周期一般为1~2年。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只对雏鹅和雏番鸭易感,而对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没有感染性。本病多发于1月龄以内的雏鹅和雏番鸭,且对各种均具有易感性,但是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随着日龄的增大而下降。最早发病的雏鹅一般在2~7日龄,且常在2~3d内迅速蔓延全群,病死率有时高达100%;对于10日龄以上的雏鹅其病死率一般不会超过60%;20日龄以上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低,而对于1月龄以上的鹅则很少发病。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约为3~5d,根据发病雏鹅日龄的不同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3种病型。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感染常发病于7日内的雏鹅和雏番鸭,常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高达95%以上。发病雏鹅表现为精神萎靡,并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出现体力衰竭,倒地后两腿不停划动,并迅速死亡。死亡雏鹅的喙端和爪尖常呈现发绀。

3.2 急性型

该类型发生于14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后雏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废绝。喜蹲,饮欲增强,并出现严重下痢,粪便呈灰白色或者青绿色[2]。粪便中常带有纤维碎片或者未消化的饲料。两腿开始出现麻痹状态和发生抽搐,倒地后多以头触地,病程大约在2d左右开始死亡。

3.3 亚急性型

该类型多发生于14日龄以上的雏鹅,常出现于该病的流行后期。发病雏鹅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腹泻和逐渐消瘦等为主要症状,少数雏鹅停止生长,发育不良。病程一般为3~7d,甚至更长。

4 剖检变化

患最急性小鹅瘟死亡的雏鹅因发病时间太短,剖检变化一般不明显,一般只有小肠前段黏膜肿胀、充血,并伴发卡他性炎症;胆囊肿大等症状。急性和亚急性的雏鹅常有典型的肉眼可变的病变。其中,中后部小肠显著膨大,并呈现淡灰白色香肠样。剖检此处肠道,可现肠黏膜坏死脱落,并与凝固的纤维素样的渗出物形成栓子或包裹在肠道内容物的表面,并堵塞肠道。

5 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必要时还可结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即可对该病进行确诊。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由于小鹅瘟病毒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传播,因此对于本病的预防除了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以外,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好孵化室内的消毒工作,对所有设备、用具和种蛋都要进行彻底消毒,并且要避免刚出壳的雏鹅跟成年鹅和未消毒种蛋的接触,以防止感染。二是做好初生雏鹅的免疫预防。可在1日龄内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并且要隔离饲养直至7日龄,超过该病的高发期;对于已经接受免疫的种鹅所繁殖的雏鹅可在7~10日龄皮下或者肌肉注射0.5~1ml/只小鹅瘟高免血清或者高免卵黄。

6.2 治疗措施

各种抗生素对本病均无有效治疗作用。只有注射抗血清才可能对80~90%已被感染的雏鹅有效。由于发病较快,对于症状严重的病雏抗血清的治疗效果也不甚明显。雏鹅群体一旦发生本病,应迅速将病雏挑出淘汰,并对全群进行高免血清或者高免卵黄注射,每羽1.0~1.5ml,如有必要还可隔2~3d后在注射1次,此种情况下的治愈率一般为50~80%。

[1]马磊,董浩,蒋运博,等.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6):165-168.

[2]吕慧莲.小鹅瘟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5(5):51-52.

猜你喜欢
姜堰小鹅雏鹅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