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2016-01-27 20:05赵云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骨瓣

赵云东

两种术式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赵云东

目的关于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对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56例颅骨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18例、B组22例、C组16例。其中A组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B组患者治疗方式依次为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C组患者治疗方式依次为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析比较三组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分流管堵塞率、硬膜下血肿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降低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应优先选择依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的治疗程序,从而更好地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患者。

颅脑损伤;交通性脑积水;去骨瓣减压术;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

即使在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患者通过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后也可能会产生各种并发症,而交通性脑积水在所有相关并发症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1]。反观过去,去骨瓣减压术为无数颅内血肿、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等各类患者摆脱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因此对其并发症应加强重视。为探讨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等相关并发症问题,本院整理了2012年6月~2014年5月的患者临床资料,结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两种不同术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颅骨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18例、B组22例、C组16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B组治疗方式依次为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C组治疗方式依次为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为了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控制单一变量不变,在对每组患者的治疗手段中,所有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的体征必须具备外伤性交通脑积水合并颅内压增高、非创伤性神经功能丧失、脑积水的特征性处于标准水平线等特点,对于手术材料优先选择自动调压分流管和电脑塑型钛板(也应用于颅骨修补术)。再者,非优势半球是采用分流术前的重点考虑对象,而且,分流管应该安放在优势半球的对侧脑室前角,分流管脑室端也在其中。用颅骨修补材料(钛合金、钛钉)固定在骨缘是颅骨修补术的做法,在实施之前,必须遵照《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对该手术的规定。另外,A组采取先分流,后修补的顺序,B、C两组中在前一手术完成到后一手术完成,时间必须控制在1个月以内[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B组、C组的分流管堵塞率分别为:38.9%、0、18.8%;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7.8%、9.1%、31.3%,B组患者的分流管堵塞率、硬膜下血肿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进行了去骨瓣减压术3周后,会出现脑积水症状,通常交通性脑积水较为普遍,然而,由于患者的身体机能差异,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在6个月后才出现脑积水症状。去骨瓣减压术目前作为治疗颅内血肿、挫裂伤、弥漫性脑肿胀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等症状的一种手段,在术后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作为并发症中的最大病症——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两方面引起的:①蛛网膜粘连。蛛网膜由很薄的结缔组织构成,是一层半透明的膜,位于硬脑(脊)膜深部,其间有潜在性腔隙为硬脑膜下腔,腔内含有少量脑脊液。蛛网膜粘连作为蛛网膜炎的特征之一。而蛛网膜炎通常指脑或脊髓的蛛网膜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组织反应,其特征包括蛛网膜的增厚、粘连和囊肿。常见的症状有脑蛛网膜炎、脊髓蛛网膜炎、脑脊髓蛛网膜炎。它产生的原因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出血以及脑挫裂伤。一旦出现这三方面问题将导致血液成分、坏死脑组织堵塞蛛网膜颗粒,从而影响了脑脊液循环。②脑脊液吸收量降低。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大量存在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类似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有粘性。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压力,对维持颅压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脑脊液的性状和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神经细胞的代谢紊乱,将使脑脊液的性状和成分发生改变,造成脑脊液的吸收障碍,颅内压力将增高[3]。

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采取的是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但是依然是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这样处理的缺点是容易引起硬膜下出血,而这些血性物质是造成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如果在A组中,采取先进行颅骨修补术,相比前者,所产生的后果会更严重,比如患者出现明显的骨窗凸出等症状。通过比较三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然后进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的帮助更大。首先,这种治疗手段使得在进行修补术时分离工作变得更为容易;其次,降低了硬膜血肿、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可能。

综上所述,为了让患者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减少患者的后顾之忧,针对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建议采用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然后进行颅骨修补术的方式。

[1]魏静思,王学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6例大面积脑梗死.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7):123-125.

[2]孙杰,宋晓斌.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13(6):135-137.

[3]朱红伍,颉卫东,姜永强,等.对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方式的一点反思.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7(9):25-2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2.029

2015-09-10]

110035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脑积水颅骨骨瓣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