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前活动有效性策略初探

2016-01-28 15:15白影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形式课外阅读内容

白影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

初中语文课前活动有效性策略初探

白影
大连市第四十二中学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明确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当前语文教学领军人物余映潮老师也曾提到:“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它点示出来的是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的本质性的特点,是大方向。”由此可见,丰富的、有质量的语文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老师们大多会设计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其中使用最广泛持久的就是课前活动,即在进行当堂教学内容之前,由学生进行的5分钟时间左右的特定语文学习活动。课前活动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听、说”为主要形式,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固定某种形式并形成惯例。

但是,课前活动进行日久,却往往效率不高,收效不明显,通过观察我认为主要存在几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参与度不高。有的活动内容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展示舞台。

(二)活动质量不高。有些活动学生能够全部参加,但质量不高。

(三)时间控制不够。有时会因为活动时间过长影响正常课堂进程。

(四)缺乏系统性。没有与其它语文学习活动结合,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缺乏长期性。有很多活动在进行一段时间后,不了了之。

综上,课前活动有效性研究是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课题之一。所以通过探索有效的课前活动模式,形成系统的活动内容安排,确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并找到课前活动与其它语文教学活动的关联,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前活动形式的探究

(一)积累与展示

积累、赏析与背诵几乎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选的课前活动类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积累”一词,“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等都在反复强调积累的重大作用与意义。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关注内容的梯度设置,形式的适时变换,活动前的宣传鼓励,活动后的总结点拨,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积累内容的逐步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到师生推荐的不太熟悉又很经典的篇目;由学生熟悉的形式如名言警句、美文选段到诗词歌赋、对联和典故;由语文知识到历史文化知识等。

2.积累难度的循序渐进。积累字数及种类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逐步增加。积累形式可以从单一积累到分类积累。如:题材选择上的分类。作家风格上的分类、表达方式上分类。

3.活动的要求具体明确。积累内容数量形式和字迹的要求、学生展示时起立坐行的仪态和语音语调等都应有示范和要求。

4.展示形式的不断变换。可以默写、背诵、朗诵、赏析、表演。可以单一学生展示也可以多个学生分组展示。可以按某种指定次序展示也可以抽签随机展示。

5.评价方式的丰富多样。可以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可以评分评比竞赛,可以作业展示。

6.宣传鼓励的及时多样。可以在活动前期制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中录制视频留存和发送,活动某阶段结束后结集成册。还可以家校一起进行,让学生和家长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动力。

7.总结点拨的有效助力。一次活动结束和阶段活动结束后,教师的及时总结适时指导,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调整做法,让活动效果更显著。

(二)阅读与交流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而“多读书”的实现有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2011版新课标在课外阅读方面,在原来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要求:1.提高阅读品味。2.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所以,在专门的阅读指导课之外,课前活动成为了促进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1.阅读内容的选择。可以从教材指定的名著阅读篇目到学生自选的各类图书。

2.阅读形式的变化。可以从单一的阅读自己的书,到班级互换书籍按照学号漂流共读。可以从个人独立阅读到亲子共读。

3.阅读周期的安排。一本书的阅读时间可以由学生自主,也可以由教师限时。

4.阅读时间的选择。课前活动可以安排专门阅读,也可以用来进行阅读后的交流。

5.交流形式的变化。可以是读后感的展示、可以是情景展演,可以是改编后的呈现,可以是主题的辩论。

除上述两种常用的形式外,还有很多种好的活动形式,比如欣赏影视片段,播报时事新闻,辩论赛演讲赛等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益尝试。

二、课前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

在注意课前活动的形式之外,教师为提高课前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意内容选择的针对性。让优秀的学生能发挥长处得到提高,让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

(二)注意活动内容的互补性,也即与课内语文活动的呼应和互补。

(三)注意活动内容的序列化。使内容和形式的安排符合学情特点,也就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有梯度,逐步提高学生能力。这需要老师做好计划,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使课前活动成为前后相继,逐步提高的整体。

(四)注意活动后的总结,和材料的积累。这不仅是指评价表扬等,更重要的是要把活动中的成果固定保留下来,如果能结集成册,也便于学生的积累和提高。

(五)注意活动时学生情绪和班级氛围的把握与引导。通常情况下,在课间活动结束后,学生进入上课时间,注意力和兴奋点往往还沉浸在上一节课或者课间上,通过课前活动,可以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转移到语文学科上,但是如果学生过于兴奋,老师则要把握好收放协调,以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总之,课前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用时虽短却意义重大的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用心耕耘的一块教育田地,希望通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的探究和实践,可以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语文,学好语文,更好的传承和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拥有更丰沛美好的人生。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余映潮.我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4]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

[5]夏丏尊,叶圣陶.文话七十二讲.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形式课外阅读内容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