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检疫中淋巴结的选择及剖检意义

2016-01-28 15:20李成贵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猪体淋巴腹股沟

李成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同里分所,江苏吴江 215217)



生猪屠宰检疫中淋巴结的选择及剖检意义

李成贵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同里分所,江苏吴江 215217)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及淋巴组织等组成,是机体内的重要滤过器及防卫装置。动物机体的淋巴结具有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的造血机能,且与其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淋巴结的变化不仅反映所支配区域的病灶性变化,而且反映全身的感染状况。当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某器官或局部组织时,很快可被局部淋巴结阻截,并被巨噬细胞吞噬或清除。由于病原刺激,淋巴结会出现充血、水肿、出血、坏死、化脓等病理变化。如果不同部位的多数淋巴结出现病变,则说明机体疾病已经全身化。

因此,淋巴结病变检验可以反映机体的病变情况及分析可能感染的病原性质、病变范围和程度,对宰后检疫动物疫病有着重要意义。

1猪体剖检淋巴结的选择

猪体剖检淋巴结选择的原则:一是应选择位于浅表易于剖检的淋巴结。二是选择汇集淋巴范围较为广泛的淋巴结。三是着眼于猪体淋巴液输入、输出淋巴管的主要流向和走向。四是顾及猪体整体及前后两个部分。

1.1猪体前侧淋巴流向及选择猪体前半部的主要淋巴结包括颌下淋巴结、颈浅和颈深淋巴结。

1.1.1颌下淋巴结该淋巴结位于下颌间隙,颌下腺前侧,主要收集头前部、咬肌、舌肌、喉、扁桃体、唾液腺,以及下唇、腮腺、颈前部皮肤的淋巴液,范围广泛。另外,该淋巴结尚具特殊剖检意义,即猪的局部咽炭疽,往往局限于该淋巴结发生病变,因此头部主要检验颌下淋巴结。

1.1.2颈浅淋巴结该淋巴结位于肩关节前侧,肩胛横突肌和斜方肌下侧,分为颈浅背(该淋巴结位置较浅,容易剖检)、中、腹侧淋巴结三群,分别汇集颈部及机体前部浅层和深层组织淋巴。颈浅背侧淋巴结是颈浅中和颈浅腹侧淋巴结的淋巴回流者,是直接或间接汇集猪体前半部及头部绝大部分组织的淋巴。剖检过程往往破坏了肉体的商品外观。因此,在对疑似病猪进行综合卫生判定时,才剖检颈浅背侧淋巴结。

1.1.3颈深淋巴结该淋巴结包括颈深前、中、后淋巴结三群,分别汇集头、颈深部的部分组织及前肢大部分组织淋巴,颈深后淋巴结为颈深前、中淋巴结的淋巴最后归流者。

猪体前侧具有剖检价值的淋巴结是颌下淋巴结、颈浅背侧淋巴结、颈深后淋巴结,为保持肉品的完整性, 颈浅背侧淋巴结、颈深后淋巴结只在必要时才进行剖检。

1.2猪体后侧淋巴流向及选择猪体后部;淋巴结主要包括腹膜沟(浅、深)淋巴结、髂(内、下)淋巴结。

1.2.1腹股沟浅淋巴结该淋巴结位于下腹壁皮下脂肪内、最后一个乳头后上方。主要汇集来自猪体下腹部、乳房和生殖器官的淋巴,因猪体经常趴卧,易于通过这些部位感染某些疫病,所以宰后剖检该淋巴结非常必要。检疫实践中,该淋巴结容易找见,切割剖检已被屠商认可。

1.2.2腹股沟深淋巴结该组淋巴结缺失或并入髂内淋巴结,一般分布在髂外动脉分出的旋髂深动脉血管旁侧。除汇集来自腘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等淋巴外,同时还直接汇集猪体后半部深、浅部组织淋巴,直接或间接汇集了整个猪体后半部淋巴,是宰后剖检中最重要的淋巴结。

1.2.3髂内淋巴结该淋巴结位于髂外动脉附近,旋髂动脉起始部的前方,汇集了猪体后半部大部分淋巴液,是猪体后半部的重要淋巴结。

1.2.4髂下淋巴结又称股前淋巴结或膝上淋巴结,位于膝前皱襞内、阔筋膜张肌前缘、膝关节与髋结节连线的中点。生产中往往以剖检髂下淋巴结来代替腹股沟深淋巴结。因为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骨盆腔内,位置不固定,还常被体腔内脂肪所覆盖,不便剖检;髂下淋巴结体形大,位置表浅易于剖检(漆褶内皮下,如拇指大小)且汇集淋巴范围较为广泛,汇集来自猪体后半部体壁和侧面皮肤及表层肌肉组织的淋巴,猪的常见疫病在体壁上的表现较为显著,故宰后检验这组淋巴结,可基本推断肉尸后半部浅层组织的卫生状况。

基于上述原因在猪后体淋巴结剖检中,除剖检腹股沟浅淋巴结及髂下淋巴结外,必要时可选择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内淋巴结。

总之,考虑猪体各个淋巴结体表分布及流向,以及在流水作业线上的操作方便,屠宰检疫中以剖检颌下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髂下淋巴结为主,必要时剖检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内淋巴结以及颈浅、颈深后淋巴结,可基本反映整个猪体的变化情况,对宰后疫病鉴定和卫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淋巴结的常见病理变化

检查胴体淋巴结时,首先应观察淋巴结的外表及形态、大小、色泽等。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在活体内呈粉红色或微红褐色;在尸体则呈不同程度的灰白色,略带黄色,大小适中。触摸检查,浆膜面光滑湿润,质细腻较硬,无松弛变软或肿大现象。

临床剖检过程中,常见淋巴结有肿大、充血、出血、变性、坏死、增生、萎缩等变化情况,严重者整个淋巴结呈脓肿状。正常淋巴结则断面结构清晰,无血液或渗出液,被膜、小梁、髓质、皮质结构分明,色泽正常。出现混浊、易碎、变性、脓肿等变化时,多为某种传染性疾病感染。

2.1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剖检时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富有光泽,切面外翻、苍白、多汁,有时可见流出透明淋巴液。临床中淋巴结肿大10~100倍,呈深紫色或黑色,可怀疑为猪焦虫病。各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均可见淋巴结显著肿大。

2.2出血性炎症淋巴结出血性炎症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常与浆液性炎症及水肿相关联,并随具体疾病不同,其病变也各有其特征。例如猪瘟,全身淋巴结,特别是颌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胀、充血或出血,淋巴结周边出血或网状出血,外表呈紫褐色,呈明显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变化。猪肺疫则往往伴有明显的水肿,切面呈色泽一致的暗红色,流出大量红色液汁,尤以肺门和颈部淋巴结最为明显。

2.3浆液性淋巴结炎浆液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显著,质地柔软,富有光泽,切面隆起,红润多汁,有时见血,按压时流出多量黄色或淡红色混浊液体,多为急性传染病。如猪炭疽病例发生淋巴结水肿时,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2~3倍,切面流出多量黄色或红色液汁,可见放射状排列的暗红色溢血点,周围组织胶样浸润。急性猪丹毒病例,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出血炎症变化,切面流出大量液体,可见细小充血点。

2.4慢性增生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因网状纤维组织增生而坚实、肿胀,切面呈放射条纹状干酪样病变或散在多数乳黄色或白色颗粒状结节,大小如粟粒至蚕豆,结节中心坏死,呈干酪样。有时整个淋巴结化脓、干酪化或钙化,这种病变常见于猪的淋巴结核或结核性肉芽肿等。

2.5急性增生性淋巴结炎淋巴结因增生而肿大,切面隆起,多汁呈灰白色混浊颗粒状;整个淋巴结质地色泽如脑髓,故有“髓样变”或“髓样肿胀”之称;有时可见实质内有黄色小坏死点。这类病变多见于仔猪副伤寒、气喘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

淋巴结的病理变化,不但是评价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屠宰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检验人员不仅要熟悉猪体主要淋巴结的分布,明确该淋巴结汇集淋巴的区域,还要熟悉淋巴结在各种疾病,特别是感染传染病时所表现的特征性病变。

3剖检淋巴结的指导意义

3.1反应病原体侵害机体程度必检淋巴结的剖检变化可反应病原体侵害机体的途径、程度,甚至性质程度等,尤其是传染病,可在淋巴结中形成特殊的病理形态学征象。

3.2反映机体病理变化的代表器官猪体内淋巴结众多,分布较广,必检淋巴结是收集淋巴液较广、最能反映机体病理状态的代表器官。必检淋巴结多位于机体浅表层,便于剖检,可以减少对猪体商品外观的破坏,保持胴体完整和减少损伤。

3.3保证肉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必检淋巴结检验,可避免组织切面过多,招致细菌侵入,可有效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和商品价值。

3.4操作简便,依据准确必检淋巴结检验技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可为进一步开展实验室检疫检测,准确定性提供参考。

收稿日期:2016-05-06

中图分类号:S85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307(2016)04-0032-002

猜你喜欢
猪体淋巴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夏季养猪要做好防暑降温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猪应激反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基于单视角点云镜像的猪只体尺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