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引进红三叶种质在甘肃中部地区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初步评价

2016-01-28 03:35孟丽娟赵桂琴
草业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种质资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孟丽娟,赵桂琴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国外引进红三叶种质在甘肃中部地区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初步评价

孟丽娟,赵桂琴*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为丰富我国红三叶种质资源,给红三叶品种选育提供优异材料,探讨国外引进资源在甘肃中部地区的综合表现,本文以来自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的31份红三叶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生产性能等方面的14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发现其在生育期、株高、分枝数、叶面积、茎叶比、再生速度和干草产量等指标上差异非常显著。来源地对供试材料的形态特征和生产性能也有影响。个别种质材料在单一性状上表现优异,可直接应用于生产。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方差累计贡献率达78.94%的前5个主成分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1份种质中,来自俄罗斯的ZXY2008P-4996综合得分最高,表现最优,其次是来自美国的Scarlett和Star fireⅡ;ZXY2008P-5419综合得分最低,适应性最差。依据主成分向量可将31份红三叶种质聚为4类。

关键词:红三叶;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适应性评价

Evalua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of imported red clover germplasm in central Gansu

MENG Li-Juan, ZHAO Gui-Qin*

CollegeofPrataculturalScience,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GrasslandEcologySystem,MinistryofEducation,Sino-U.S.CentersforGrazingLandEcosystemSustainability,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To enrich the red clover (Trifolium pratense) germplasm resource in China and provide superior materials for breeding,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imported red clover germplasm in central Gansu. In total, 31 red clover accessions were evaluated, and 14 traits including morphological, agronomy, and productivity traits were measur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accessions in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branch number, leaf area, stem∶leaf ratio, regrowth speed, and hay yield. The source of the materials also affect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vity. A few accessions showed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trait and could be used directly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14 traits indicated that five traits with a 78.94%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could be us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red clover germplasm.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ZXY2008P-4996 from Russia was the best, followed by Scarlett and Star fire II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he accession ZXY2008P-5419 had the lowest score and showed the poorest adaptability. The 31 red clover accessions were grouped into four cluster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indexes.

Key words:red clover (Triticum aestivum); germplasm resour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红三叶(Trifoliumpratense)是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牧草,又名红车轴草、红花荷兰翘摇、金雀菜等[1],是世界上主要的栽培草种之一[2-3]。红三叶蛋白质含量高、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叶片不易脱落,可以青饲、青贮和调制青干草,与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不仅高产稳产,而且提高了饲草的营养价值,是欧洲和北美多年生草地不可缺少的豆科牧草之一[4-7]。红三叶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耐旱耐瘠,因此也可作绿肥使用[8]。另外,红三叶也因含有大量的异黄酮类物质而颇受青睐[9]。

红三叶在云南、贵州、甘肃、江西、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栽培[10],但我国红三叶资源较少,仅在新疆、湖北、四川等地有野生种分布;对红三叶资源方面的研究也不多见。申忠宝和王建丽[11]在哈尔滨进行了红三叶栽培驯化试验,筛选出了具有利用价值的优良红三叶种质。Liu和Xu[12]在不同三叶草品种农艺性状与营养特性比较研究中发现,加拿大普通型红三叶最适合在湖南省低海拔地区种植。朱永群等[13]研究了红三叶在川中地区的适应性,筛选出了适宜在四川中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的品种。宋超等[14]对国外引进的6个红三叶品种进行了比较。目前经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红三叶品种只有巴东红三叶、巫溪红三叶、天水红三叶和岷山红三叶,其中后两者是甘肃的品种。红三叶在甘肃岷县和漳县种植面积较大,已从单纯的饲草转变为具有饲用和药用双重功用的植物,从红三叶中提取异黄酮经济效益显著[15]。岷县方正草业和岷山草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从事红三叶饲草的生产和销售、方正草业公司还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了红三叶异黄酮提取生产线,促进了红三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但是生产上能用的品种比较少,目前以岷山红三叶为主,产量较低,亟待引入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5]。

在种质资源的评价筛选方面,通常由于涉及物候期、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抗性等多方面的指标,需要对其进行客观而准确的综合评价以利于筛选。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灰色关联度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五级评分法等。灰色关联度系数法优点在于思路明晰,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并且对数据要求低,工作量少;缺点是需要对各项指标的最优值进行确定,主观性过强,同时部分指标最优值难以确定。因子分析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找出影响变量的共同因子,化简数据;并通过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但在计算因子得分时,采用的最小二乘法有时可能会失效。聚类分析法直观,结论形式简明;但在样本量较大时,要获得聚类结论有一定的困难。聚类分析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16]、玉米(Zeamays)[17]、大豆(Glycinemax)[18]等资源评价方面都有应用。五级评分法是将各项指标的测定值经过换算进行定量表示,根据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确定其参与综合评价的权重系数矩阵,经过权重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消除各性状因数值大小和变化幅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但指标较多时,评价指标的筛选缺乏有力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找到几个综合因子来代表原来众多的变量,使这些综合因子尽可能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量,而且彼此之间互不相关,从而达到简化的目的。由于该方法减少了变量的数目,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而被广泛应用[19-23]。

为丰富我国红三叶种质资源,给新品种选育提供原始材料,筛选优异资源应用于生产,本文对农业部从俄罗斯和北美引进的部分红三叶种质资源在甘肃中部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高产优质的红三叶种质资源,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榆中县良种场,海拔1930 m,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0 d左右,年均降雨量370 mm,蒸发量1450 mm。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6.32%,速效钾为80.94 mg/kg,速效磷为42.49 mg/kg,碱解氮86.31 mg/kg,pH为7.82,土壤为黄绵土。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如表1所示,2012年4月,将从国外引进的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进行小区试验,其中俄罗斯的19份、加拿大的7份和美国的5份。小区面积15 m2,条播,行距40 cm,播种量15 kg/hm2,重复3次。按照常规管理进行灌水和除草。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1物候期观测从播种第2年开始记载各个材料的返青期、分枝期、孕蕾期、现蕾期、开花期、结荚期、成熟期[24]。

1.3.2株高每份材料随机选取10株,于盛花期测自然高度,从地面量至植株生长的最高部位,取平均值,对于匍匐茎不能拉直。重复3次。

1.3.3分枝数初花期从最贴近地面处数每株分枝数,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重复3次,取均值。

1.3.4叶面积初花期选取各主茎第1枚花序处三出复叶的中部叶片,每份材料选10株,用叶面积仪测定,重复3次。

1.3.5节间数、节间长用测完株高的枝条数节间数,并测定每节节间长。重复3次。

1.3.6叶长、叶宽每株取上、中、下层叶片各10片,用量尺测定从叶基部到尖部的长度,从最宽处测其宽度。重复3次。

1.3.7花序长度各材料于盛花期随机选取花序10个,测定花序长度,重复3次。

1.3.8每花序小花数每份材料于盛花期随机采摘完整的新鲜花序10个,统计每花序的小花数。重复3次,取平均值。

1.3.9茎叶比在初花期测定草产量之前,称取红三叶鲜样500 g,将其茎、叶和花序分开,分别称量叶鲜重、茎鲜重,折算为茎叶比。花序归为茎的部分,红三叶的叶包括小叶、小叶柄及托叶,枯叶归为茎的部分。重复3次。

1.3.10鲜干比初花期测产时,取红三叶鲜样500 g置于65~70℃烘箱中7~8 h,称干重,计算鲜干比。重复3次。

1.3.11再生速度初花期刈割后,每小区随机取10株进行定株,隔10 d测定其再生枝条离地面的高度,除以所用天数为再生速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

表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3.12干草产量初花期每小区随机取3个1 m样段,留茬4~5 cm刈割,自然风干后再经 70℃烘48 h,称干重,生长至初花期再进行刈割,测下茬干重。根据2次刈割的1 m样段内的干草产量换算成每hm2干草产量。重复3次,计算平均值。

1.3.13千粒重每份材料随机数取1000粒测种子,进行称重,重复3次,求平均值。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引进红三叶种质在甘肃中部地区的物候期比较

不同红三叶种质物候期差异很大(表2)。其中3号和15号返青期最早,比其他材料提前7~14 d,但是其成熟期也较早,较其他材料提前25~30 d。返青最晚的是8号和11号,分别较3号晚25 d和21 d,其成熟期也最晚,较3号晚熟40 d和36 d。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中,生育期最长的材料是 1号和8号,为178 d,最短的是16号和25号,为144 d,相差34 d。

表2 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物候期比较

2.2 不同红三叶种质的形态特征分析

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表3)。叶面积变化范围为4.69~14.51 cm2,相差3.1倍;其中叶面积最大的是9号,其次为28号和31号,18号的叶面积最小。叶长和叶宽直接影响叶面积的大小,9号材料的叶面积最大,其叶长和叶宽也最大,其叶长除与24号、28号和31号无明显差异外,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其叶宽(3.76 cm)也是31份材料中最宽的。节间长的变幅也非常大,为8.28~15.07 cm,相差1.82倍。其中以31号种质为最长,其次为6号(14.97 cm)和27号(14.95 cm)。16号材料的节间最短。节间数以28号种质最多,为8.40个;12号最少,为4.60个,较28号减少了45.2%;花序长度的变化也比较大,花序最长的31号种质材料为3.44 cm,最短的14号只有2.3 cm,大多数都在2.5~2.7 cm之间。每花序的小花数变幅在84.20~131.00之间,其中27号种质的小花数最多,其次为16号和6号。形态指标的丰富变化是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的体现,为进一步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表3 不同红三叶种质材料的形态特征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below.

2.3 红三叶种质的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比较

产草量的高低是牧草种质评价和筛选的一个重要指标,株高、分枝数、再生速度等均会影响红三叶的干草产量。从表4可以看出,31份材料的株高差异非常显著。9号的株高最高,为88.67 cm,除与5号无明显差异外,均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株高最矮的是20号,只有42.03 cm。分枝数以4号为最多,每株24.50个,其次为5号、15号、19号、8号等;17号分枝数最少,只有4号的44.6%。再生速度对干草产量的影响甚至大于株高和分枝数。有的材料生长缓慢,再生速度低,在甘肃中部地区一年只能收获2茬,而再生速度快的品种可收获3茬。31份种质材料中,6号种质的再生速度最快,为2.62 cm/d,其次为31号(2.54 cm/d)、29号(2.46 cm/d)和7号(2.44 cm/d);4号的再生速度最低,为1.22 cm/d,不及6号的一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红三叶的干草产量变化也非常大。由表4可知,23号种质的干草产量最大,为16.17 t/hm2,其次为21号和27号;15号和25号的干草产量最低,分别为10.98和10.87 t/hm2。供试材料的千粒重变异也很大,其中31号种质的千粒重最高,为2.66 g,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大多数种质的千粒重在1.6~1.8 g之间。

表4 不同红三叶种质的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

茎叶比和鲜干比是衡量牧草品质的重要指标,茎叶比越大,茎秆所占的比重就越大,牧草品质就越差;鲜干比越大,牧草含水量越高,草质越嫩,适口性越好。27号种质的茎叶比最大,为4.28,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茎叶比最小的是20号(2.15)和25号(2.26)。与其他指标相比,供试材料的鲜干比变化更为剧烈,变幅为2.72~6.96,相差2.56倍,不过极端材料较少,大多数材料的鲜干比在5.0左右。

2.4 红三叶种质的综合评价

2.4.1各性状标准化处理由于供试材料的来源不同、基因型不同,其在形态特征和产量及品质指标上变化非常大,很难用一个或几个指标对其作出准确的评价。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进行综合评价。设株高、分枝数、干草产量、茎叶比、鲜干比、叶面积、叶长、叶宽、节间长、节间数、花序长度、每花序小花数、千粒重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标准化数据如表5所示。

表5 参试材料各性状标准化处理结果

2.4.2主成分分析为了更充分地反映红三叶种质材料各指标间起主导作用的综合指标,对14个主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特征值和贡献率(表6),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确定主成分为5个,累计贡献率为78.936%,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5.321%,贡献最大的是草产量、叶面积、茎叶比、叶长、叶宽、节间长和花序长度这7个性状, 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5.642%,株高、分枝数和节间数对主成分值的贡献率都较大,说明第2主成分高的种质植株比较高,分枝数比较多。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2.608%,鲜干比和每花序小花数对主成分值的贡献较大,说明第3主成分高的种质鲜干比大,小花数比较多。第4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069%,再生速度的贡献最大,说明第4主成分高的种质再生速度快。第5主成分的贡献率为7.296%,千粒重的贡献最大,说明第5主成分高的种质千粒质量较高。因此,前5个主成分基本上代表了供试材料评价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6 入选的5个主成分特征值及贡献率

因子载荷量表示每个原始变量对各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量的贡献率。5个主成分各因子的载荷矩阵见表7,即5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相应的系数。

表7 主要主成分各因子的载荷矩阵

2.4.3参试材料综合评价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相应的主成分表达式(综合评价函数)如下:

F1=0.169ZX1-0.013ZX2+0.342ZX3+0.204ZX4+0.303ZX5+0.137ZX6+0.423ZX7+0.386ZX8+0.416ZX9+0.274ZX10+0.204ZX11+0.240ZX12+0.063ZX13+0.138ZX14

F2=0.391ZX1+0.477ZX2+0.178ZX3-0.243ZX4+0.292ZX5+0.034ZX6-0.016ZX7-0.022ZX8-0.016ZX9-0.244ZX10+0.344ZX11-0.384ZX12-0.117ZX13-0.319ZX14

F3=-0.339ZX1-0.061ZX2+0.102ZX3-0.348ZX4+0.131ZX5+0.525ZX6-0.002ZX7-0.062ZX8-0.021ZX9-0.152ZX10+0.049ZX11+0.210ZX12+0.549ZX13-0.287ZX14

F4=0.313ZX1+0.496ZX2-0.100ZX3-0.234ZX4+0.008ZX5+0.093ZX6+0.018ZX7-0.260ZX8+0.141ZX9-0.169ZX10-0.465ZX11+0.118ZX12+0.261ZX13+0.409ZX14

F5=-0.107ZX1+0.073ZX2+0.295ZX3-0.395ZX4-0.428ZX5-0.030ZX6+0.021ZX7+0.125ZX8-0.018ZX9-0.034ZX10+0.342ZX11+0.175ZX12-0.144ZX13+0.508ZX14

F=(λ1/λ1+λ2+λ3+λ4+λ5) F1+(λ2/λ1+λ2+λ3+λ4+λ5) F2+(λ3/λ1+λ2+λ3+λ4+λ5) F3+(λ4/λ1+λ2+λ3+λ4+λ5) F4+(λ5/λ1+λ2+λ3+λ4+λ5) F5

=0.447F1+0.198F2+0.160F3+0.102F4+0.092F5

其中,λ1、λ2、λ3、λ4、λ5分别为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

根据综合评价函数,计算各种质材料的综合得分(表8),给予红三叶种质材料定量化的描述,综合得分越大,表明综合表现越好。由表8可知,9号种质材料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27号和28号;25号、18号的综合得分最低。

表8 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综合得分及排名

2.5 不同红三叶种质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来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很大,而系统聚类是在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本研究以各种质材料的5个主成分作为综合指标,将数据标准化后,用欧式距离和离差平方和法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见图1。从中可以看出,在欧氏距离为10处,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聚成4类。

图1 系统聚类Fig.1 Hierarchical cluster diagram

第Ⅰ类包括9份材料,分别是:1号、4号、5号、9号、10号、11号、13号、16号、19号,均为俄罗斯的种质。其整体特征为植株高大、分枝数多、鲜干比大;第Ⅱ类包含了来自俄罗斯的6号和7号、加拿大的23号和24号以及美国的27号、28号和30号等7份种质材料。这类的主要特征为草产量、再生速度、叶面积、叶长、叶宽、节间长、节间数、每花序小花数、花序长度、千粒重均表现良好;第Ⅲ类包含了来自俄罗斯的3号、12号、18号和加拿大的20号、21号、22号、25号、26号等8份种质材料。这类种质材料茎叶比整体表现最好;第Ⅳ类包括7份种质材料,分别是来自俄罗斯的2号、8号、14号、15号、17号和美国的29号、31号。这类种质材料整体表现适中,属于中间类型。

3讨论

丰富的种质资源是开展育种工作的基础[25]。一个新品种的育成,离不开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26]。鉴于我国红三叶资源较为缺乏,目前国内生产中利用红三叶几乎全为引进品种。俄罗斯拥有前苏联搜集的全部植物种质资源,但其在库存资源的繁殖更新和评价利用方面后劲不足。为此,我国农业部每年从俄罗斯引进部分牧草种质资源,在丰富我国牧草种质库的同时帮助俄罗斯进行繁殖更新。北美在红三叶的研究利用和生产方面居世界前列,育成了许多优良品种。本文对从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引进的红三叶种质材料进行适应性评价,旨在为下一步的品种选育提供原始材料。国外引进的种质,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不同,因此在形态特征、生产性能和品质等方面差异非常大。从本文实验结果来看,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都能在甘肃中部地区完成其整个生育过程。但不同种质在甘肃中部相同的气候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其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1号和8号的生育期最长(178 d),16号和25号的生育期最短(144 d)。

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鉴定植物不同特征的多样性能够较好地揭示其遗传本质[27]。形态学标记具有简便、直观、易行、快速的特点[28-29],是种质资源评价和优良种质筛选的一个重要手段。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在14个形态特征及产量品质性状上表现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既有叶片大、分枝数多的材料,如9号的叶面积最大(14.51 cm2),4号的分枝数最多(每株24.50个);又有节间长、再生速度快的材料,如6号(节间最长,15.07 cm;再生速度最快,2.62 cm/d);还有干草产量高、千粒重大的材料,如23号种质的干草产量最高(16.17 t/hm2),31号种质的千粒重最大(2.66 g)。这些具有不同特征特性的种质材料为红三叶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是品种选育的基础。

长期以来三叶草种质资源筛选主要依据表型性状[22-23,30],但由于红三叶形态性状复杂多样,加大了表型选择的难度。主成分分析已成功应用于多种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19-20],但在红三叶育种研究上应用较少。运用主成分分析能将红三叶种质多个表型性状转化为彼此互补相关的几个主成分[31],其中前5个主成分值的贡献率达到78%以上,其所表达的综合信息可以用来表达全部性状的信息,从而显著简化筛选评价中表型性状的数量,抓住主要矛盾,提高种质资源筛选评价的效率[32]。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来自俄罗斯的9号种质生育期较长(165 d)、叶面积最大(14.51 cm2)、植株高大(88.67 cm)、分枝数多(18.67)、再生速度也较快(1.90 cm/d)、干草产量较高(14.95 t/hm2)、千粒重较大(1.72),综合评价最优。来自美国的27号和28号种质仅次于9号,这些材料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25号和18号种质则恰恰相反,在甘肃中部地区综合表现最差,也没有个别突出的性状,利用价值较低。

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的聚类,可有效地剔除一些无关大局的因子,使结果更加精确,在种质资源分析及评价中应用效果较好[33-34]。聚类分析是研究资源分类和亲缘关系的常用方法之一[35-37]。本文借助于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依据14个性状对31个红三叶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把31个红三叶种质分成4类,使其性状相近的聚为一类。从而克服了仅以个别性状进行直观、经验性分类的弊端[3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综合表现相近的种质材料并未聚为一类,甚至部分来源于同一地域的种质材料也并未聚为同一类。这种现象在苜蓿(Medicagosativa)、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等异花授粉牧草的聚类分析中比较常见[20,22]。一方面这些材料在选育过程中大多采用综合品种的方法,亲本数多且来源差异大;另一方面异花授粉的特性也使得这类牧草非常容易接受外来基因,经常出现个体差异大于品种间差异的现象,也部分抵消了来源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量材料通过聚类分析可以突出同类的特点和不同类之间的差异,便于选择和利用。主成分分析减少了变量的数目,避免了多个指标因数值大小变幅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找到几个综合因子进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在揭示品种相似性和差异性上既有共性又有特异性,都能较好地对种质资源综合性状进行科学的评价,两者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种质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相似性和差异性。在红三叶育种和生产中,可以根据各类材料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减少育种和生产中的盲目性以及工作量。

若要深入了解这些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和利用价值,还需进一步进行品质分析、抗性鉴定,以及分子水平的研究,以作出更加全面而准确的判定。

4结论

1) 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间生育期差异显著,1号和8号最晚熟,生育期长达178 d;16号和25号最早熟,生育期144 d。

2) 不同来源的红三叶种质在形态指标上变异很大,来自美国的材料以叶片大、节间长、干草产量高、再生速度快、种子千粒重大为主要特点;俄罗斯的种质普遍分枝数多、叶片小、节间短、干草产量较低、种子也较小。

3) 31份供试材料中,有的种质单一性状特别突出。23号干草产量最高,达16.17 t/hm2;生长最快的是6号种质(2.62 cm/d);种子最大的是31号,千粒重达2.66 g;品质最佳的是20号(茎叶比2.15)。

4) 31份材料中综合表现最佳的是9号种质,其次为27号和28号;25号和18号种质综合表现最差。

5) 31份红三叶种质材料可聚为4类,不同类别之间差异明显。在红三叶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各类材料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以减少工作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References:

[1]Zhao N, Zhao G Q, Hu K J.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nutritive value comparison among red clover with different growth years.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1, 19(3): 468-472.

[2]Bowley S R, Taylor N L, Dougherty T. Physiology and morphology of red clover. Advances in Agronomy, 1984, 37: 317-347.

[3]Chen M J, Jia S X. Forage Crop Cultivation[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0: 64-655.

[4]Jia S X. Forage Floras of China[M].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 1987: 332-337.

[5]Qiu Y. Studies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Fertilizing Rates on Hay Yield and Isoflavone Content ofTrifoliumpretensecv. Minshan[D]. Lanzhou: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07: 4-10.

[6]Kong L H, Zhao G Q.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different red clover varieties to 4℃ chilling stress at seedling stages. G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2013, 35(3): 31-37.

[7]Fan J W.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n red clover. Grassland Science, 1994, 11(5): 10-14.

[8]Zhang H S, Liu Y, Wang F,etal.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eat tolerance of 18Trifoliumvarieties. Grassland Science, 2009, 26(7): 44-49.

[9]Zhao N, Zhao G Q, Liu H. The effect of genotypes on isoflavones content of red clover. Grassland and Turf, 2011, (1): 66-69.

[10]Kong L H, Zhao G Q.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t type structure and yield of red clover. Grassland and Turf, 2013, 33(3): 11-15.

[11]Shen Z B, Wang J L. Study on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d clover germplasm resources. Heilongjiang Agriculture Sciences, 2012, (3): 125-127.

[12]Liu N F, Xu Q G. Comparison of agronomic and nutritional characteristics among different clover cultivars. Crop Research, 2007, (2): 128-130.

[13]Zhu Y Q, Pang L Y, Lin C W,etal. The compared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red clover varieties in the middle of Sichuan.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2, 28(26): 24-27.

[14]Song C, Jin X L, Tian X H,etal. Adaptability evaluations on different red clover varieties in Lanzhou.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2, 20(4): 657-661.

[15]Rong L Y, Yao T, Ma W B,etal. The inoculant potential of 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strains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Trifoliumpretensecv. Minshan.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14, 23(5): 231-240.

[16]Zhang C Y, Chang W S, Xie L Q,etal. Cluster analysis of wheat breeding lines tes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nursery. Science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01, 2(4): 29-33.

[17]Li S H, Jing S L, Yang D P,etal. Classification of corn by cluster analysis. Agriculture & Technology, 2008, 28(5): 43-45.

[18]Zhang Y 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soybean varietie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Soybean Science, 2004, 23(3): 178-183.

[19]Shen H F, Li G Z.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clustering analysis for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s of adzuki bean.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e Science, 2012, 40(4): 310-313, 385.

[20]Wu Z N, Wei Z W, Lei Y F,etal. Main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elve alfalfa varieties. Grassland and Turf, 2011, 31(1): 50-53.

[21]Wang J L, Shen Z B. Study of the major quantitative character difference and theirs correlations among germplasm resources ofTrifoliumrepens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2, 28(26): 19-23.

[22]Wang Y X, Zhang B. Phenotypic variation ofTrifoliumrepensin Xingjiang.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2, 20(6): 1163-1168.

[23]Wang J L, Shen Z B.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germplasm resource ofTrifoliumpretense. Grassland and Turf, 2013, 33(2): 33-37.

[24]Chen B S. Forage Crop Cultivation[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01: 35-37.

[25]Guo L F, Zhang Y. Clustering analysis of safflower (CarthamustinctoriusL.)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markers.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e Science, 2013, 42(2): 41-45, 97.

[26]Liu Y A, Hou J H, Gao Z J,et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f maize introduced varieties.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2006, 14(2): 16-18.

[27]Miao J S, Liu C X. Clustering, correlation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in welsh onion (AlliumfistulosumL.) germplasm resources.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15(3): 41-49.

[28]Xie X M, Yun J F. Genetic diversity and detective methods of plant. Grassland of China, 2000, (6): 51-59.

[29]Sun H, Yu Y W, Ma X L,etal.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value of nine shrubs in the karst area of northwest Guizhou.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14, 23(5): 99-106.

[30]Zhang H S, Chen M X, Tian H,etal. A study on the variation in phenotypic characters of wild red clover. Acta Agricultur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2012, 34(1): 44-49.

[31]Stephanie K. Screening method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 us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solvent microextraction.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2, (2): 201-208.

[32]Zhang X Q, Liu J H, Qi B J,etal. Cluster diversity analysis of the main agronomic traits in oat germplasm.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2010, 11(2): 201-205.

[33]Xu K X. The Biomathematic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51-70.

[34]Tao A F, Qi J M. Cluster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lite kanaf germplas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8, 41(9): 2859-2867.

[35]Martynov S P, Dobrotvorskaya T V. 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diversity of Russian winter wheat cultivars (TriticumaestivumL.).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6, 53: 379-386.

[36]Masumbuko L I, Bryngelsson T.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analysis of diploid coffee species and cultivatedCoffeearabicaL. from Tanzania.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2006, 53: 357-366.

[37]Liu C Y, Sun X Y, Zhu T C,etal. Comparison of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ryegrass cultivars and screening of dominant varieties.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14, 23(4): 39-48.

[38]Mo H D, Gu S L. Cluster analysis for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barley varieties in Jiangsu-Zhejiang Shanghai area.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1987, 20(3): 28-38.

参考文献:

[1]赵娜, 赵桂琴, 胡凯军. 不同生长年限红三叶生产性能与营养价值比较. 草地学报, 2011, 19(3): 468-472.

[3]陈默君, 贾慎修.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64-655.

[4]贾慎修. 中国饲用植物志[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87: 332-337.

[5]丘燕. 不同生境和施肥量对岷山红三叶产量及黄酮含量影响的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7: 4-10.

[6]孔令慧, 赵桂琴. 不同品种红三叶苗期对4℃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中国草地学报, 2013, 35(3): 31-37.

[7]樊江文. 红三叶的研究和利用. 草业科学, 1994, 11(5): 10-14.

[8]张鹤山, 刘洋, 王凤, 等. 18个三叶草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 草业科学, 2009, 26(7): 44-49.

[9]赵娜, 赵桂琴, 刘欢. 基因型对红三叶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草原与草坪, 2011, (1): 66-69.

[10]孔令慧, 赵桂琴. 红三叶株型结构与草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草原与草坪, 2013, 33(3): 11-15.

[11]申忠宝, 王建丽. 不同红三叶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3): 125-127.

[13]朱永群, 庞良玉, 林超文, 等. 不同红三叶品种在川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6): 24-27.

[14]宋超, 靳晓丽, 田新会, 等. 不同红三叶品种在兰州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草地学报, 2012, 20(4): 657-661.

[15]荣良燕, 姚拓, 马文彬, 等. 岷山红三叶根际优良促生菌对其宿主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4, 23(5): 231-240.

[16]张彩英, 常文锁, 谢令琴, 等. 小麦高代新品系鉴定的聚类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2(4): 29-33.

[17]李淑华, 荆绍凌, 杨丹萍, 等. 聚类分析法在玉米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农业与技术, 2008, 28(5): 43-45.

[18]张玉革.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大豆品种生物学性状的比较研究. 大豆科学, 2004, 23(3): 178-183.

[19]申慧芳, 李国柱. 红小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40(4): 310-313, 385.

[20]武自念, 魏臻武, 雷艳芳, 等. 12份苜蓿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草原与草坪, 2011, 31(1): 50-53.

[21]王建丽, 申忠宝. 白三叶种质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6): 19-23.

[22]王玉祥, 张博. 新疆野生白三叶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草地学报, 2012, 20(6): 1163-1168.

[23]王建丽, 申忠宝. 红三叶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草原与草坪, 2013, 33(2): 33-37.

[24]陈宝书.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5-37.

[25]郭丽芬, 张跃. 地方红花种质资源的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42(2): 41-45, 97.

[26]刘玉爱, 侯建华, 高志军, 等. 玉米引种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玉米科学, 2006, 14(2): 16-18.

[27]苗锦山, 刘彩霞. 葱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5(3): 41-49.

[28]解新明, 云锦凤.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中国草地, 2000, (6): 51-59.

[29]孙红, 于应文, 马向丽, 等.黔西北岩溶区九种灌木综合营养价值评价. 草业学报, 2014, 23(5): 99-106.

[30]张鹤山, 陈明新, 田宏, 等. 野生红三叶种群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34(1): 44-49.

[32]张向前, 刘景辉, 齐冰洁, 等.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11(2): 201-205.

[33]徐克学. 生物数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51-70.

[34]陶爱芬, 祁建民. 红麻优异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9): 2859-2867.

[37]刘春英, 孙学映, 朱体超, 等. 不同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与优势品种筛选. 草业学报, 2014, 23(4): 39-48.

[38]莫惠栋, 顾世梁. 江浙沪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3): 28-38.

孟丽娟,赵桂琴.国外引进红三叶种质在甘肃中部地区的生长特性及生产性能初步评价. 草业学报, 2015, 24(9): 30-42.

MENG Li-Juan, ZHAO Gui-Qin. Evalua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of imported red clover germplasm in central Gansu.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2015, 24(9): 30-42.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zhaogq@gsau.edu.cn

作者简介:孟丽娟(1990-),女,甘肃镇原人,硕士。E-mail:menglijuan01180026@163.com

基金项目:农业部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2013014)和甘肃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009)资助。

收稿日期:2014-09-30;改回日期:2014-11-05

DOI:10.11686/cyxb2014406http://cyxb.lzu.edu.cn

猜你喜欢
种质资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大白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的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