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分析

2016-01-28 06:16马庆林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腭咽悬雍垂软腭

马庆林

(安阳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分析

马庆林

(安阳市人民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8例,均采取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6.6%,术后12个月时患者头痛、嗜睡、憋气、鼻阻等症状均消失,4例仍有轻度打鼾;58例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出血、腭咽关闭不全、喉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例有咽部不适、异物感,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显著治疗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生理功能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并发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常见而相对复杂的疾病,患者在睡眠中容易发生呼吸调节不规律、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1],可造成低氧高碳酸血症,导致患者心肺及体内其他重要器官出现严重并发症[2],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3]。安阳市人民医院在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时,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32~63(46.2±3.5)岁。病程5个月~6 a,平均(2.1±0.3)a;根据杭州会议(2002年)中相应标准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划分,其中轻度18例,中度32例,重度8例;患者呼吸紊乱指数(AHI)为(62.3±3.4);患者有白天嗜睡、憋气、打鼾、头痛、鼻阻、呼吸暂停等临床症状,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分析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判断标准相符。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全麻处理,以倒“U”型将悬雍垂两侧软腭口腔面黏膜切开,按照患者实际病情确定软腭最高点位置,其中轻度及重度患者最高点位于软硬腭中线与上颌后磨牙平行向内连线上、下15~30度,中度为软硬腭中线与上颌后磨牙平行向内连线上,将双侧扁桃体常规切除,对舌咽腭弓黏膜予以保留,以免造成扁桃体后间隙肌层损伤后引发出血;对腭帆间隙进行解剖并将黏膜下脂肪组织切除,将肌肉组织向咽侧行钝性分离,对腭帆张肌和提肌加以保留,顺悬雍垂两侧将软腭咽面黏膜切开,将软腭与咽侧壁连接处多余黏膜切除并保留完整的悬雍垂黏膜和周围肌肉组织,对腭舌、腭咽弓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软腭和悬雍垂前后黏膜展开依次缝合。

1.3疗效判断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根据Nishimura相应判断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显效:患者AHI降至10%以下,或有75%及以上降低;有效:患者AHI降低程度为25%~74%;无效:患者AHI未见下降,或降低程度不足25%。以显效与有效例数为治疗总有效例数。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术后12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2结果

2.1治疗效果分析58例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术后1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6.6%(见表1)。在术后12个月时,患者头痛、嗜睡、憋气、鼻阻等临床症状均彻底消失,均无明显的呼吸暂停现象,4例患者有睡眠中轻度打鼾。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5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无呼吸困难、出血、腭咽关闭不全、喉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发生咽部不适、异物感,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在术后2~3个月内,悬雍垂均回缩到正常水平。

表1 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疗效分析[n=58,n(%)]

3讨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相关调查显示该病在所有睡眠相关性疾病中占比为1/3-1/2[4],该病发病率较高,具有一定潜在危险性,且与诸多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之间有密切联系[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致病原因为上气道狭窄、堵塞及呼吸控制功能失调,常需通过外科手术方法予以治疗。

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治疗中,传统方式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和误咽等严重并发症[6],故而传统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现阶段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有效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要求术中不可造成悬雍垂肌、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损伤,可将患者悬雍垂予以完整保留,同时可保留咽腔基本的解剖结构,术后患者悬雍垂可在悬雍垂肌、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协调运动及软腭两侧愈合产生的向外向上的牵拉作用下逐渐回缩,最终可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同时,该术式将悬雍垂功能及软腭形态予以保留,可有效减少术后发生咽部干燥、鼻咽反流、咽部异物感等,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本次研究中58例患者均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出血、腭咽关闭不全、喉水肿等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发生咽部不适、异物感,未经处理均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在术后2~3个月内,悬雍垂均回缩到正常水平。经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6.6%,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十分显著。在术后12个月时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发现除4例患者仍有轻度打鼾外,其余患者头痛、嗜睡、憋气、鼻阻等症状均完全消失。

综上所述,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显著治疗效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生理功能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赖晓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景慧,吴红敏.同期鼻腔扩容术联合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12):642-644.

[3]俞晓松,付琴,陈晓玲,等.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0):905-906.

[4]怀德,张亚龙,徐敏,等.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加选择性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江苏医药,2011,7(24):2 943-2 945.

[5]熊优娟,万小丽,肖二秀.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5):102-103.

[6]吴春玲.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65-868.

[责任编校:蔡秀连]

[中图分类号]R 76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276(2015)01-0011-02

作者简介:马庆林(1972-),男,河南省安阳市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4-06-06

猜你喜欢
腭咽悬雍垂软腭
犬软腭过长矫正术初探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疗效比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软腭形态的动态磁共振研究
以腭舌肌解剖定位的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中重度OSAHS临床研究
鼻腔扩容加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75例OSAHS患者疗效分析
胎儿软腭超声三切面在产前超声筛查单纯软腭裂中的价值
腭裂整复术中肌肉功能性重建的研究进展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出血并急性脑梗死1例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