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中软土地基的设计探讨

2016-01-28 03:36刘跃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设计要求实例分析设计方法

刘跃勇

(贵州省交通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路设计中软土地基的设计探讨

刘跃勇

(贵州省交通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简要论述了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设计要求、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应用方法,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软土地基;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实例分析

1软土地基设计分析

据研究,软土地基中淤泥的成本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也就使得土体的黏性不够,从而不利于工程施工。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在河滩、海湖周边较为常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应重视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首先做好地质勘测,根据实际勘测结果进行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在软土施工中,必须先进行小范围的施工试验,若是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方可继续施工。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若是出现问题,则需及时上报并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案。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一般步骤

当前,根据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沉降处理;二是稳定处理,其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沉降处理方案。在进行软土地基设计的过程中,沉降处理的主要目的主要包含以下两点:一是加快地基固结沉降的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剩余沉降量。二是有效得减少地基总沉降量,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2)稳定处理方案。在进行软土地基设计的过程中,稳定处理的主要目的主要包含以下四点:一是有效地控制好地基的剪切变形,从而确保周边地基不会因为路堤荷载而出现隆起现象;二是阻止地基强度下降,避免其因为受到路堤荷载的作用,则使得软基强度过低,不利于后期施工;三是有效增强软基强度,从而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标;四是有效提高抗滑阻力,通过换填部分地基、变换路堤形状等措施,实现路基抗滑阻力的大幅度增加。

2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及技术应用

在进行公路建设时,由于原土自身的土质十分复杂,常规测量仪器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很好,这也就导致软土地基的设计难度较大。目前,就国内而言,常见的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种:冲填土、杂填土、淤泥质土以及其余的高压缩性土层。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其技术难度更大、技术要求也更高,一旦设计不够合理,即会导致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公路安全。因此,在进行地基设计时,为提高地基的支承能力,设计人员可通过充分利用敷垫材料的拉抗或抗剪力,进而确保施工机械的通行,并且均匀地减少地基局部沉降、支承填土荷载、和侧向变位。目前,在公路软土地基中,较为常见的敷垫材料为:土工布、化纤无纺布以及玻璃纤维格栅等等。

在软土地基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其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差等地质特点,然后再考虑加强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并且如何才能有效增强其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公路施工软土地基的设计中,应采用先进的地质分析仪器与计算软件,从而掌握工程实际地质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与确定工作。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必须重视软土地基中的的“裂、沉、倾”现象,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此外,因为公路工程建设具有工期的限定,因此必须做好软土地基设计工作,提高其科学性与适宜性,特别是在处理和统计部分参数和关键数据时,确保计算过程和结构的准确性。为保证设计方案中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流程能够科学实施,土建工程设计人员在软土地基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全面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流。

对于软土地基而言,若是其采用的是机械施工的方案,则必须在确定砂垫层厚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施工机械的重量、轮胎的压力等等因素。特别是在进行极软地基施工时,往往需要用非常厚的砂垫层来保证大型施工机械顺利通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砂垫层厚度的增加,无疑为使得施工成本大幅提高,对此,可在地基设计时,可将砂垫层和表层排水等合在一起使用。由于排水距离长且填土面积大,若仅仅只用山砂作砂垫层,当出现有多处地下水渗出时,得不到满意的排水效果,对此必须布设一定的盲沟,并且保证砂垫层排水距离合理。

如上文所述,软土地基地质条件特殊、技术要求较高,设计人员一定要坚持科学、严谨的设计工作态度,并且要实事求是,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有可能出现的相关技术问题。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相关设计人员必须灵活掌握国内外各种科学、先进的软土地及其设计方法。

3工程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该高速公路工程某路段存在软土地基,其主要是由冲海积所导致的。根据勘察发现,该软土地基上层为1.5~2.5m厚的粉质粘土,下层为 1.0~24.5m厚的淤泥质软土,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由于该软土地基长达12.579km,是总线路长的80.6%,因此做好其处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3.2 设计方案

根据施工要求,本工程填土预压工期为8个月,但是平均填土高度高达1.7m,因此工期十分紧,做好地基沉降计算与处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路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具体如下表1所示。

3.3 施工效果分析

该路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后,有效地控制了沉降,确保公路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了行车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中,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若不能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处理,就会产生较大的危害,甚至威胁到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表1 本路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曾庆芳.公路设计中软土地基的设计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299.

[2]张新安.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设计[J].科技视界,2012,(9):175-176.

[3]何宁,高凯,王国利.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方法探讨[J].现代交通技术,2010,(6):18-21.

收稿日期:2014-12-28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5)08-0041-01

猜你喜欢
设计要求实例分析设计方法
点支式玻璃幕墙
中职数学“前置性作业”的类型及其设计要求
依托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引导性设计在公共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
多种地质找矿手段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以实例分析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民用飞机外部标记分类和设计要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