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016-01-29 01:00马海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介素功能性功能障碍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马海艳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3000)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认知功能障碍

第一作者:马海艳(1981-),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疾病研究。

2型糖尿病(T2DM)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位列第三〔1〕。研究表明〔2〕,老年T2DM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病导致患者日后发生痴呆的概率约为正常人的1.6倍。本研究旨在分析T2DM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β因子水平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40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1岁,平均(62.1±3.4)岁。另选取性别、年龄、职业与对照组均相近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3岁,平均(62.2±4.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对老年T2DM患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脑梗死、脑外伤、严重低血糖病史的患者;②有精神病史,并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③有中枢神经损伤病史的患者;④继发性糖尿病的患者。

1.3观察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IL-1β、CRP、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TC)。

1.4检测方法将抗人CRP单抗包被于酶标板上,同时加入标本、标准品和生物素化的抗人CRP抗体,标本、标准品中的CRP与加入于孔中的生物素化抗人CRP抗体及包被于酶标板上的单抗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游离的成分被洗去;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合素,亲合素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游离的成分被洗去。加入显色底物(显色剂),若反应孔中有CRP,辣根过氧化物酶会使无色的显色剂变蓝,加终止液变黄。在450 nm处测OD值,CRP浓度与OD 450 nm值之间呈正相关,可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本中CRP浓度。应用竞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于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将血清分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于清晨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将血清分离,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HbA1c、空腹血糖则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测定。

1.5认知功能评价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由专业医师在完全安静且无各种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打分,且评分前夜睡眠情况正常,近期未服用过安眠药。最高得分为30分,分数在27~30分为正常,分数<27为认知功能障碍。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两组血液、血脂情况的比较两组血压、血脂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BMI、WHR、HbA1c、MMSE评分的对比观察组BMI、WHR、HbA1c、CRP、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观察组MMSE评分与WHR、HbA1c、CRP、IL-1β相关性WHR、HbA1c、CRP、IL-1β与MMSE评分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713,P=0.007;r=-0.806,P=0.000;r=-0.895,P=0.000;r=-0.702,P=0.045)。

表1 两组血压、血脂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BMI、WHR、HbA1c、MMSE

3讨论

多项研究表明〔3,4〕,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联系,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大约为正常人的1.5倍,可能导致患者痴呆的概率更是普通人的1.6倍,老年T2DM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许多炎性因子在T2DM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5〕,T2DM患者CRP、IL-1β的水平较正常患者显著上升,对于T2DM患者病情的判断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炎症可能是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的凋亡而导致T2DM。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急性期蛋白,当患者发生组织损伤或者感染时,体内CRP的含量会急剧上升〔6〕。CRP作为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其参与人体多种炎症的发展,有研究表明〔7〕,老年痴呆患者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缠结中可以检测到CRP的异常高表达。IL-1β则是细胞内与细胞外周体液中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是人体内作用最强的炎性因子之一〔8〕。而老年T2DM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而IL-1β正是导致患者胰岛β细胞受损的主要炎症细胞因子〔9〕。IL-1β对β细胞的作用具有多效性,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导致β细胞的功能失常并使之凋亡。此外,IL-1β还可能是导致痴呆症状发生的最为关键的细胞因子〔10〕。老年T2DM患者炎性因子异常高水平表达可能是通过以下机制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增高可能促使Tau蛋白发生磷酸化;还可能与纤维性Aβ沉积及营养不良的神经突形成有关。

4参考文献

1姬文燕,薛彦萍,王中良,等.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0;5(2):183-4.

2程海霞.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胶囊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1(28):250-1.

3刘克地,刘勇,吴军,等.复方消化酶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2):106-7.

4汪自然,张蔚,林汉生,等.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差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3):278-9.

5吕林,黄穗平,唐旭东,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从脾论治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13;14(5):383-5.

6何峰,覃岭.四逆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4;12(3):148-50.

7王诗怡,黄争,范一宏,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小肠动力学检测及临床意义研究〔J〕.浙江医学,2014;21(17):1468-71.

8刘英超,钟继红,孙静,等.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肝气郁结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4;17(4):627-8.

9邓莉,柯美云,姚树坤,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不同亚型的近端胃功能评估〔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6):374-8.

10徐长辉,田谧,原宁,等.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30(17):62-3.

〔2014-07-19修回〕

(编辑苑云杰)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2-6592-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135

猜你喜欢
介素功能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