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结合中医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1-29 15:16温战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1期
关键词:肛肠肛瘘探针

温战宇

(辽宁奉天中医院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6)

手术结合中医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分析

温战宇

(辽宁奉天中医院外科,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 探究手术与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在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肛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给予手术结合中医方法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91%,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手术与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在肛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肛门失禁的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手术;中医;肛瘘;临床效果

肛瘘是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肛肠科病灶,其临床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人体性激素过度旺盛分泌,加之肛门排泄不畅而导致发生的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疼痛、反复流脓以及瘙痒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肛瘘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避免发生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本研究中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手术与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在肛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肛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20~71岁,平均为(41.2±2.1)岁;病程为25 d~13年,平均为(7.4±1.8)年。而试验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22~72岁,平均为(41.6±2.2)岁;病程为22 d~12年,平均为(7.5±1.6)年。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性别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手术方法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患者保持侧卧位,采取碘伏对患者肛部位实施常规消毒,再实施骶管麻醉,完成麻醉后采取探针顺着肛门内包块做内部探查,再将探针穿过肛管直肠环,并通过探针远端在内口部位穿出,且顺着探针行走方向将肛瘘齿线下部管壁切开,其切口为V字形,最后在修剪完切口后将管壁部位的腐败组织剔除[2]。而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给予中医挂线方法治疗,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先采取常规肠道准备,实施腰麻处理,依据患者肛瘘位置合理的选择体位,主要包含截石位、左侧卧及右侧卧等,通过美蓝染色法或者探针探查确定肛瘘内口,并在肛瘘内口位置选择放射状切口。此外,用手进肛管法触诊,在外口置入探针后沿着内口探出,再切开探针下面的组织及皮肤,且剔除腐烂组织。然后绕过肛肠直肠环部位瘘道通过穿钳穿过且探入到瘘管顶部,且钝性穿破直肠黏膜,采取双股橡皮筋实施挂线处理,在内口处实施直肠黏膜包扎处理,待止血以后放置消炎栓,最终进行加压包扎处理。

1.3评价标准: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一般分成3个等级。其中,患者疼痛、瘙痒及流脓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完全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疼痛、瘙痒及流脓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患者疼痛、瘙痒及流脓等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患者人数+有效患者人数)/治疗患者总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对本组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选择统计学SPSS15.0实施分析,计量资料通过()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中,有20例(43.48%)获得痊愈,14例(30.43%)获得有效,12例(26.09%)获得无效,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3.91%;而试验组中,有24例(52.17%)获得痊愈,19例(41.31%)获得有效,3例(6.52%)获得无效,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包含2例肛门轻度水肿,1例疼痛明显,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而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包含4例肛门轻度水肿,3例疼痛明显,1例肛门失禁,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肛瘘还可以被称之为肛门直肠瘘,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肛肠科病灶,此疾病具备着较高的发病率。现阶段,肛瘘的临床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人体性激素过度旺盛分泌,加之肛门排泄不畅而导致发生的感染,还可以说肛瘘是肛周脓肿后遗症,脓肿在不断愈合期间形成迂曲腔道,因为长时间没有愈合而在腔道内出现瘢痕组织,从而形成肛瘘。在临床中,肛瘘的形式主要包含括约肌外肛瘘、括约肌上肛瘘、括约肌间肛瘘及经括约肌间肛瘘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括约肌间肛瘘,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疼痛、反复流脓以及瘙痒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3]。因此,临床中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肛瘘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医挂线疗法是缓慢切开患者瘘管的手术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橡皮筋产生的机械作用,促使患者结扎部位组织发生血运障碍,此外,医用橡皮筋还具有瘘管引流物的作用,确保患者瘘道内渗液可以顺利排出,由此有效避免发生感染。相关研究证实,手术与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在肛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肛门失禁的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此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73.91%,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手术与中医方法联合应用在肛瘘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肛门失禁的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确保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1]李峨.高位肛瘘多种手术方式及辅助治疗的探讨[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5, 15(11):60-62.

[2]宋炳文,杨凌洪,凌光烈.肛管癌的研究现况[A].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集萃[C].2014,12(11):102-104.

[3]韩丽君,任建国,董岩平,等.切开、挂线、开窗疗法结合中药“三联”治疗高位肛瘘239例临床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5(2):68-69.

[4]张桂茹.肛瘘的诊治体会[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4 (11)89-91.

[5]吕英春.肛瘘治疗临床体会[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7(2):73-74.

R657.1+6

B

1671-8194(2016)31-0055-02

猜你喜欢
肛肠肛瘘探针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马波斯探针标定原理及应用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基于“护场”理论探讨清热化瘀法促进肛肠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机制
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活血润肠汤治疗肛肠术后便秘40例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