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新蛔虫病及其防治

2016-01-29 18:15杨保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蛔虫病保平每千克

杨保平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山丹 734113)



犊牛新蛔虫病及其防治

杨保平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山丹 734113)

犊新蛔虫病是弓首科、新蛔属的犊新蛔虫寄生于初生犊牛(奶牛、黄牛)的小肠内,引起肠炎、下泻,腹部膨大和腹痛等症状的寄生虫病。初生犊牛大量感染时可引起死亡,对养牛业危害甚大。

1 病原

牛新蛔虫的成虫虫体粗大,呈淡黄色,虫体体表角质层较薄,故虫体较柔软,且透明易破裂。虫体前端有3个唇片,食道呈圆柱形,后端有一个小胃与肠管相接。雄虫长15~25 cm,尾部呈圆锥形,弯向腹面;雌虫较雄虫为大,长22~30 cm,生殖孔开口于虫体前1/8,到1/16处,尾直。虫卵近乎球形,短圆,大小为70~80 μm,60~66 μm,壳较厚,外层呈蜂窝状,新鲜虫卵淡黄色,内含单一卵细胞。

生活在犊牛体内的成虫发育成熟后,雌雄交配,雌虫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经3~4周发育为含有第二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母牛吃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青草或饮水后,虫卵内幼虫在小肠内逸出穿过肠壁,移行至肝、肺、肾等器官,变为第三期幼虫,并潜伏在这些组织中,当母牛怀孕8.5个月左右时,幼虫便移行至子宫,进入胎盘,随着胎盘的蠕动,被胎牛吞入肠中发育,待小牛出生后一个月左右发育力成虫,成虫在犊牛体内生存2~5个月,以后逐渐从宿主排出体外。牛新蛔虫卵对药物的抵抗力较强,2%福尔马林对该虫卵无影响;29 ℃时,虫卵可在2%辽克林或2%来苏儿中存活20 h。但该虫对阳光直射的抵抗力较弱,虫卵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4 h全部死亡。温湿度对虫卵的发育影响也较大,虫卵发育较适宜的温度为20~30 ℃,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虫卵的发育和生存,当相对湿度低于80%时,感染性虫卵的生存和发育即受到严重影响。

2 症状

病牛开始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愿行动,继而消化失调,食欲不佳并腹泻;继而并发细菌感染时则出现肠炎、血便、且带有特殊的臭味。后期病牛臀部肌肉弛缓,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当虫体大量寄生时可能导致肠阻塞或肠穿孔,引起死亡。

3 诊断

该病的临床诊断需结合症状(主要表现腹泻并混有血液、有特殊恶臭、病牛软弱无力等)与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确诊尚需在粪便中检查出虫卵或虫体。

4 防治方法

对犊牛进行预防性驱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15~30日龄的犊牛,因犊牛此时感染达到高峰,且有许多犊牛是带虫不显症状者,但其排出的虫卵可以污染环境,导致母牛感染。治疗时可选用以下几种药物:①敌百虫,按每千克体重40~50 mg,一次口服;②丙硫咪唑,按每千克体重10~20 mg,一次口服;③伊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 mg,一次皮下注射。

2016-05-10

2016-05-20

杨保平(1959-),男,兽医师,主要从事牛的畜牧兽医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6)05-0093-01

猜你喜欢
蛔虫病保平每千克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猪蛔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猪蛔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好人范保平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曹保平:拍电影,终极是拍一种氛围
卖 葱
活鱼当成死鱼卖
大苹果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