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

2016-01-29 18:42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人民卫生出版社畸形抗菌

临 床 路 径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

文章介绍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

下颌前突畸形;临床路径;诊断;治疗;出院标准;变异及原因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颌前突畸形(I Cd-1 0:K07.107),行下颌前突畸形矫治术(ICD-9-CM-3:76.62-76.6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①下颌向前突出,前牙反合,后牙近中关系(Angle Ⅲ类)。②面下1/3较长,软组织颏前点前移。③X线头影测量:颅底-上牙槽座角(∠SNA)正常,颅底-下牙槽座角(∠SNB)大于正常,上下牙槽座角(∠ANB)小于正常或为负角。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选择下颌前突畸形矫治术,其适应证为骨性Ⅲ类错合畸形、全身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

≤10d。

(五)进入路径标准

①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07.107下颌前突畸形疾病编码;②病人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3d。

必须检查的项目: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设计;术前正畸结束,符合手术要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部X线和心电图;X线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双侧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或锥形束CT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选择青霉素类或其他类抗菌素,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开始前30 min。

(八)手术日

入院第4天。麻醉方式: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内固定物:小型/微型钛板、钛钉。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抗菌药物和止血药。输血:视术中情况和出血量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

5~6d。

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线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双侧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或锥形束CT片。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止血、消肿类及镇痛类药物,用药时间3~5d。

(十)出院标准

①一般情况良好、可进流食、活动自如;面部肿胀逐渐消退。②上下牙列就位于咬合导板内,咬合关系稳定。③X线检查显示:无意外骨折,各骨段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各骨内固定物就位良好;髁突位置在正常范围。④手术创口在愈合中,无脓性分泌物;手术区无明显积液。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①若有影响手术的全身情况,需要进行相关会诊,除外手术禁忌证;②对极少数下颌前突畸形病人,应行神经外科会诊,以排除脑垂体瘤等病因,避免术后复发。

临 床 路 径

R782

A

1672-7185(2016)07-0021-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6.07.009

2015-12-21)

猜你喜欢
人民卫生出版社畸形抗菌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