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体育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测评

2016-01-29 09:46赵玉婷苏建军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旅游者景区设施

赵玉婷,苏建军

1 引言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和感受大自然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在愉悦游客身心方面有其他旅游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与观光和购物相比较,体育旅游很好地迎合了人们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旅游心理,而这种心理趋向正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本地区的地理旅游资源,开发登山、滑雪、漂流等体育旅游产业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鉴于此,笔者以永济五老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对游客在五老峰景区体育旅游活动的环境满意度进行测评,旨在了解五老峰景区旅游环境现状,为五老峰景区乃至国内其他旅游景区的体育旅游规划、开发决策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优美的自然风景资源是人们参与体育旅游的重要条件之一。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永济市东南方向20km的中条山上,距运城市40km。1992年获国家林业部“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1994年获国务院“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成为晋南地区唯一享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项荣誉的山岳型自然生态旅游区。五老峰风景区法定资源保护面积104km2,主景区面积30km2。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分布其间的寺庙观宫有64座、洞穴12个、源泉9处。经过多年市场化发展,五老峰景区内的各项配套设施已渐趋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方面除了住宿、餐饮和会议于一体的星级宾馆和度假别墅外,还提供户外帐蓬租赁业务;交通方面有快捷安全的“景区直通车”交通服务系统。由于五老峰自然资源受季节气候的影响较大,游客资源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也正是其游客的不稳定性才给其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经过多年宣传与建设,一些季节性节庆主题活动,例如五一黄金周的“全民健身登山活动”和农历七月的古庙会活动,已经成为全国及其周边省市地区盛名的品牌旅游产品。在景区体育旅游设施方面,轻松舒适的登山观光索道,在操作排车、安全控制等方面均采用电脑控制,并做到免受不良天气的影响;而广受游客青睐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以及近年新建开发的漂流、滑雪等体育休闲项目,更是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体育旅游的挑战性和刺激性。经过多年的保护开发,景区各项旅游设施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登高望远、健身休闲和陶冶情操的绝佳之地。笔者以五老峰景区体育旅游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景区文化、游客期望、游客体验、环境感知、游客反馈等维度建立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重点探讨提高五老峰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途径,以及提升五老峰景区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配套服务水平的策略。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与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著作和旅游环境测评方面的资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深度访谈法为了使该研究更具科学性与权威性,实地走访了山西永济五老峰旅游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运城和永济两市体育局、旅游局的相关人员。针对景区建设、服务管理体制和景区体育旅游设施、自然资源条件、体育旅游安全和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交流与沟通。

2.2.3问卷调查法编制了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体育旅游环境质量满意度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体育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调查;第二部分内容是关于体育旅游者对五老峰森林公园体育旅游环境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其分值依次赋予5、4、3、2、1。问卷调查时间为2014年10 月1日至2015年7月19日,调查对象是五老峰森林公园体育旅游者,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现场填写,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800 份,回收有效问卷740份,回收有效率为92.5%。采用SPSS20.0 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统计分析、一致性检验等。

2.2.4因子分析法根据所编制的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体育旅游环境质量满意度问卷(量表)。从自然资源禀赋、体育旅游设施、体育旅游服务和景区文化4个维度,设计了16项森林公园体育旅游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见表1),并对这16项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功能是找出影响观测变量的因子个数,以及各个因子和各个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试图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KMO值越大,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检验结果显示:满意度调查数据KMO值为0.866,大于0.8,且巴特勒检验值非常显著,显示研究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因子载荷和因子方差的贡献率等方面的统计与分析。

表1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体育旅游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受测者人口学特征

本次问卷调查的体育旅游者样本的人口学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被试人口学特征统计结果

由表2可知,此次调查的体育旅游者男女性别比分别为61.11%和38.89%,男性体育旅游者多于女性。体育旅游是一种消耗体力、磨练人意志的高强度体育旅游活动。从这一点看,调查结果比较符合体育旅游活动的实际。从旅游者的学历看,高中及本科学历占主体,二者之和高达81.12%,其中,本科及略高于高中学历。其次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其占比为13.89%,而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仅为5%。说明具有高中与本科学历的旅游者是体育旅游活动的主体。从收入情况来看,以中等收入游客为主,月平均收入1 000~2 500元和收入在2 500~4 000元之间的体育旅游者占比之和为67.22%,1 000元以下收入的游客,其占比为23.33%,而收入4 000元以上的游客占比不足10%。从旅游组织方式来看,以“与亲朋一起”为主要组织形式,占66.49%。从体育旅游者的年龄来看,31~45岁占比为41.67%,其次为19~30岁,占比为29.44%,而46~61岁及61岁以上占比分别为7.78%和5%。由此可知,体育旅游者主要以中青年游客为主。从职业类型来看,学生和公务员的占比最高,分别为25.44%和20.78%,其次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的占比最低,为7.35%。从家庭结构来看,核心家庭占主体地位,其占比高达85.56%,其他家庭结构占比为10%,而联合家庭占比最低,其比重仅为4.44%。

3.2 游客对景区体育旅游环境满意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旅游者对体育旅游环境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16项体育旅游环境质量满意度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满意度调查数据KMO值为0.866,且巴特勒检验值非常显著,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因子分析及t检验结果

注:*、**分别为0.05和0.01的置信水平。

由表3可知,提取出4个主要公因子,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377%,即公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71.377%。根据4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大小依次为“体育旅游设施”“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景区整体形象”和“旅游安全”。16项评价指标的因子载荷均在0.46以上。这表明各指标与其对应的因子关系较为密切。

在“体育旅游设施”因子所属的各项指标中,体育旅游者的满意度均值在3.0左右,其中,景区交通设施满意度均值最高,为3.60;其次是旅游休闲娱乐和旅游商品购物设施;运动和娱乐设施满意度均值最低,为2.96。这表明旅游景区在体育和娱乐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依然是今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景区自然资源条件”因子所含的各项指标中,空气质量指数的满意度均值最高,为4.11;其次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品质两项指标,其满意度均值分别为3.83和3.55;水体质量指数满意度均值最低,为2.72。表明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高植被覆盖率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体育旅游者提供了天然的“氧吧”,也为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游人满意度很高;但景区常年受缺水困扰,使游人不能领略到期望的风景,故对水体质量较为不满。从“景区整体形象”所属的各项指标满意度均值来看,除“道教文化氛围”指标外,其余指标的满意度均值都高于3.0。这说明五老峰景区对外整体形象的宣传比较到位。无论是景区管理方式,还是旅游营销手段和本地居民态度都赢得了体育旅游者的信任。同时也说明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道教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五老峰作为道教圣地的优良传统。在“旅游安全”所对应的各项指标中,笔者发现旅游安全设施与服务指标的满意度均值都较高。这表明作为山岳型森林公园,五老峰景区对于体育旅游者的安全保障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各种设施与服务满足体育旅游者的安全需要。

4 结论与建议

(1)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旅游者对五老峰体育旅游环境的关注度依次为“体育旅游设施”“景区自然资源条件”“景区整体形象”和“旅游安全”。

(2)体育旅游者对“体育旅游设施”因子所属的各项指标总体满意度均值在3.0左右。其中,景区交通设施满意度最高;其次为旅游商品和购物;运动和娱乐设施的满意度最低。体育旅游者对“景区自然资源条件”因子所含的各项指标中,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最高;其次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品质;对水体质量满意度最低。从“景区整体形象”所属的各项指标满意度来看,除“道教文化氛围”外,其余指标的满意度均高于3.0。在“旅游安全”所对应的各项指标中,旅游安全设施与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3)针对游客满意度较低的“运动和娱乐设施”和“旅游安全咨询服务”指标,景区在这些方面进行相应改善,能更好地提高体育旅游者的参与信心和重游概率。如在“运动和娱乐设施”的完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体育游客的特征和景区资源承载能力,适当增设游客参与性强、产品创新较快的体验型运动项目与设施。除现有的滑索、漂流、滑雪等娱乐设施外,还可以考虑增添跑马场、滑翔伞、定向探险等设施与项目。在景区自然美景的基础上,增加景区的参与互动性,让游客体验更多神秘惊险的游乐项目。而作为五老峰体育旅游生命线的“旅游安全”,景区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旅游安全咨询人员”“建立旅游安全咨询渗透网络”“进行旅游安全风险评估”等一系列手段来增强体育游客的安全意识与行为,真正提高此方面的服务质量。

尽管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法客观分析了五老峰体育旅游者对体育旅游环境满意度的评价,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设计了评价指标,但还是遗漏某些重要因素,如治安、社会规范等;第二,未能充分体现体育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完善。

[1] Lee C, Taylor T.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of a Mega-Event: The Case of 2002 FIFA World Cup[J].Tourism Management,2005(4):595~603.

[2] Kim SS, Chun H, Petrick JF. Positioning Analysis of Overseas Golf Tour Destinations by Korean Golf 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2005(6):905~917.

[3] Chen P.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port Event Tourists: A Qualit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0(2):277~290.

[4] Daniels MJ.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Sport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2):332~347.

[5] Rodriguez S. Impact of the Ski Industry on the Rio Hondo Watershe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88~103.

[6] Pyo S, Cook R, Howell RL. Summer Olympic Tourist Market- Learning from the Past[J].Tourism Management,1988(2): 137~144.

[7] Singh N, Hu C. Understanding Strategic Alignment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the 2004 Athens Olympic Games: Implications from Extracted Tacit Knowledge[J].Tourism Management,2008(5):929~939.

[8] 刘庆余.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4):39~44.

[9] Green BC. Leveraging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to Promote Sport Events[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01(1):1~19.

[10] Roehl WS, Ditton RB, Holland SM, et al. Developing New Tourism Products: Sport Fishing in the South-East United States[J].Tourism Management,1993(4):279~288.

[11] Shaw MT, Leggat PA, Borwein S. Travelling to China for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and Paralympics Games[J].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7(6):365~373.

[12] Heggie TW. Traveling to Canada for the Vancouver 2010 Winter Olympic and Paralympics Games[J].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9(4):207~211.

[13] Page SJ, Bentley T, Walker L. Tourist Safety in New Zealand and Scotlan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1):150~166.

[14] Hinch T, Higham J. Sport Tourism Development[M].Clevedon United Kingdom: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4.

[15] Gibson HJ. Sport Tourism: A Cri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1998(1):45~76.

[16] 柳伯力,陶于平.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7] 吴峰山.山西省体育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751~752.

[18] 吴宝宏.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研究[J].黑龙江龙垦师专学报,2003(3):34~36.

[19] 刘天虎,海龙,吴佩钦,等.等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2):100~102.

[20] 肖琴.当前我国登山旅游营销的瓶颈与前瞻[J].中国商贸,2011(5):155~156.

[21] 苏金豹,姚丽敏,王元玉,等.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游客行为调查分析[J].森林工程,2008(5):10~13.

[22] 赵媛.山西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产品定位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旅游者景区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机电设施非正常损坏理赔修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