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关的心灵叩问

2016-01-30 18:47张志初
湘潮(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洪家元帅贺龙

张志初



洪家关的心灵叩问

张志初

2016年3月22日,是贺龙元帅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天,我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来到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洪家关,缅怀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论述,不禁产生了关于“铁一般信仰”的心灵叩问。

叩问之一,何为铁一般信仰?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如同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而“铁一般”,就是坚如钢铁,硬如磐石。贺龙信仰的是共产主义。他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矢志不渝,从未动摇。1927年,贺龙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的军长。风云变幻之际,蒋介石、汪精卫都想将他纳入麾下。蒋介石甚至想用500万光洋和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外加一个汉阳兵工厂来“拉拢”他。这些高官厚禄,也没能让贺龙动心,因为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定海神针”,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他的胸膛。此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在革命最危急的时刻坚定地与共产党站在一起,毅然把队伍拉到南昌,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叩问之二,铁一般信仰是怎样铸成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回我一年等,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一首桑植民歌唱出了湘西红军家属的忠诚与痴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湘文化的滋养,炼就了贺龙执着的个性品质。20岁时,贺龙就用“两把菜刀起风雷”追寻正义,他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也参加过北伐。寻寻觅觅中,他发现那些道路根本走不通,都不能救中国。跌跌撞撞之后,他找到了《共产党宣言》里的那个“幽灵”。从此,在一面锤子镰刀旗帜的引领下,在长期的血与火的磨砺中,锻造出了铁一般信仰。洪湖水的拍打,雪山草地的磨练,更让这种信仰熠熠生辉。

叩问之三,为了铁一般信仰能付出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贺龙为了铁一般信仰,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仅舍弃了高官厚禄,还献出了众多亲人的生命。姐姐贺英率领洪湖赤卫队,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15岁的弟弟贺文掌,被敌人活活蒸死。妹妹贺满姑,1928年连同她的二子一女被捕,被五马分尸。长征途中,刚出生18天的女儿贺捷生,被装进小背篓,与红军一道爬雪山过草地……为了铁一般信仰,什么都可以付出,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骨和气节。

叩问之四,铁一般信仰能迸发出怎样磅礴的力量?“有了信仰,石头在水上也能漂流。”贺龙身上铁一般信仰,让我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在迷雾面前的洞察力,在风浪面前的把持力,在艰困面前的意志力,在诱惑面前的免疫力。正是有铁一般信仰,他在长征途中一下子就洞察到张国焘动机不纯,并与之斗智斗勇;正是有铁一般信仰,他在听到苏联军界要员污蔑中国领袖时,当场对其进行严厉驳斥,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尊严;正是有铁一般信仰,他无论是面对战争危难,还是身处“文革”逆境,都依然相信党中央,相信毛主席,相信共产主义。

历史的天空,群星闪烁。贺龙元帅虽然已离开我们40多年了,但他那铁一般的信仰,犹如一座洪钟,回答了我的心灵叩问;更似一座灯塔,照亮并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猜你喜欢
洪家元帅贺龙
洪家滩游记
贺龙的《告全体官兵书》
贺龙与川藏公路的修建
贺龙两救警卫员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贺龙:『把敌人多背点过来』
洪家光
富有西方建筑魅力的济南洪家楼教堂
记叶剑英元帅的一次垂钓
元帅与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