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动物防疫现状与思考

2016-01-30 20:18阳廷朗崔大云卢光鲜刘道金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昭阳区昭通市兽医站

阳廷朗 崔大云 卢光鲜 刘道金 廖 勇

(1.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2.云南省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昭通 657000, 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动物防疫现状与思考

阳廷朗1崔大云1卢光鲜2刘道金3廖勇1

(1.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2.云南省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昭通657000, 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昭阳区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全区辖20个乡(镇)、办事处,157个村民委员会.2014年总人口8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万人,城市人口15万人,全区山地面积广,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2014年生猪存栏351 981头,牛存栏51 851头,羊存栏97 只,马骡存栏24 匹,家禽存栏804 只,出栏肥猪407 342头,出栏肉牛22 头,出栏羊57 只,出栏家禽103 只。

1 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1)机构设置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农业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农医发[2005)19号)精神,《云南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推进昭阳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能力建设,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结合昭阳区实际,昭阳区人民政府制定了《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昭区政办通【2008】54号."方案"规定,在区农业局加挂"昭阳区畜牧兽医局"牌子,下设畜牧渔业科和防检科,具体负责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兽医行政综合执法和渔业科技推广、执法等工作.将原有的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更名为昭阳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同时加挂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昭阳区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将现有的昭阳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和动物检疫检验所合并,组建昭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办事处)设畜牧兽医站并上划到区农业局,行政村设动物防疫员.2010年现在(办事处)畜牧兽医站下划乡镇(办事处)办事处管理.2013年6月,根据昭阳区政府批准,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尚未得到昭通市编办批准,工作中困难重重,不能在银行申请账号,财务往来账只能挂靠昭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由于机构不独立,不能申请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动物防疫队伍;由于机构不独立,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抽调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在定岗设位方面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

(2)动物防疫队伍薄弱: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断层"问题日趋严重.因受地方事业编制名额的限制,绝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已有很多年没有输入"新鲜血液",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去,加之基层工作条件较差,生活待遇低,留不住优秀专业人才.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力军,随着畜禽养殖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养殖户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相当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是自学成才或子承父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兽医专业学习和培训,对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治远远跟不上现代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其技术储备已不能有效解决养殖户遇到的新问题。

(3)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薄弱,冷链体系不完善:

昭阳区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虽然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03年列项冷链体系建设,投资60万元,建立了疫苗冷库.2009年列项第3批扩大内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根据《农业部关于2009年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函字〔2009〕48号及《昭通市农业局转发云南省农业厅关于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文件的通知》昭市农〔2009〕135号文件.下达给昭阳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251.58万元,完成区级兽医实验室改扩建200m2,购置28.77万元仪器设备,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兽医实验室建设1440m2,购置仪器设备46.8万元.2011年昭通市财政局下达了《2011年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基建支出预算的通知》,总投资85万元,完善17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冷链体系设备设施,增加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冰箱冰柜,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台冰箱,全区动物防疫冷链体系设施设备得到有效改善.但离工作要求尚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疫苗运输无专用冷藏运输车,疫苗运输达不到要求.现在运送疫苗是用普通货车运送.昭阳区最远的乡镇距市区120km,西凉山四乡镇一起送疫苗,单边路程200km,道路难行,加上疫苗装车,到各乡站分发疫苗等,难以在一天内把疫苗运送完毕,在无冷藏条件下放置疫苗,势必影响疫苗质量,进而影响免疫质量。

(4)兽医诊断技术落后:

由于资金限制,区乡两级兽医实验室器械设备配置尚不齐备,还不具备开展动物疫病诊断与检测技术手段.区级仅能开展简单细菌学、寄生虫显微镜检测和血清学检测.20个乡(镇)办事处兽医实验室均未能开展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就只有一个出诊箱,几把钳子,几个注射器,几只体温表,诊断方法落后,极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要求。

(5)各级各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个别乡镇"动物防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未得到真正落实,"政府保密度"措施不力.从而导致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发动不力,组织落实不到位,人员、经费、物质等相关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由于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在疫情暴发时才显其特殊作用,加上传统意识的影响,各级都有重发展轻防疫的思想,认为防疫是业务部门的事。

(6)"条块分离",体制不顺:

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业务技术归区农业局管,人事及工资乡政府管,这种状态,造成区农业局对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管理力度下降,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搞动物防疫的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把兽医人员调去搞其他所谓的中心工作,削弱了动物防疫工作力量.乡站兽医人员也因为长期参加"中心工作"而荒废兽医业务工作,技术人员行政化,一些乡镇兽医人员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从未提过注射器打过一次针,很难做到全面、有效的指导辖区内畜禽疾病的诊治及防疫工作。

(7)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差,拒绝免疫、逃避防疫等违法行为频繁发生;个别工作人员不遵守动物免疫操作规程,或注射部位不准,或过深过浅,甚至不按要求稀释生物药品,导致免疫注射剂量不足,免疫效果差,影响了农民防疫积极性。

(8)动物疫病错综复杂,一种疫苗只能防止一种动物疫病,有的养殖户注射一种疫苗后,一旦发生另外一种疫病而死亡,则认为防疫没用,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接受防疫注射,甚至还煽动周围农户不防疫.也有部分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重养轻防,轻防重治"的思想严重,认为防不防无所谓,畜禽发病后来得及治,甚至认为生病与否靠运气,防不防疫也是自愿,根本意识不到动物防疫的重要性和疫病的危害性,导致动物防疫相当被动,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的密度和质量。

(9)各级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项动物免疫反应死亡补助经费及相应的补助标准.部分疫苗免疫应激反应大,反应死亡高,因免疫应激反应诱发的疾病治疗困难,导致防疫反应治疗费、反应死亡补偿等问题无法解决,各级畜牧兽医人员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心有余悸,严重影响防疫工作;防疫注射过程中,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或死亡时,由于所补偿经费与动物实际价值悬殊较大,加之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按有关规定给予受损养殖户足额的补偿,从而导致养殖户对防疫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个别防疫员因害怕过敏反应而打假针或者偷工减料,于是防疫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免疫密度和质量也难以保证。

(10)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报酬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区政府从困难的区财政中每年拨出115.2万元,每人每月补助500.00元,中央基层动物防疫补助人均100元/月,合计人均600元/月.根据昭阳区目前畜禽免疫量计算,每季防疫达250万针(次),每次集中防疫时间以50d计算,全区192个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天要注射260针(次),而劳动报酬仅为20元/d.山区地广人稀和交通的限制,工作面宽量大,加之强制免疫病种增加,不能一次性免疫结束,为了保证疫苗效价,常常需要2-3轮免疫注射,于是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防疫任务.工作强度大,收入成反比,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思想波动大,工作积极性不高。

2 对搞好昭阳区动物防疫工作思考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家畜(禽)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和其他畜牧业方式的改变、人类和动物及其产品的频繁流动,动物疫病频繁发生,使畜牧业生产发展乃至人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兽医公共卫生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单列《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其职能职责势在必行.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以及《云南省兽医体制改革方案》要求,完成区、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任务,始终把机构编制和经费保障问题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切实解决兽医工作机构人员编制问题,完善动物防疫经费的保障机制.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独立建制,做到五有,即有编制、有人员、有牌子、有房子、有设备;要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增加人员,至少恢复到合并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前的编制.昭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和人员达到20人,乡镇畜牧兽医每个乡镇编制和人员达到4~6人。

(2)坚持区政府《动物防疫考核办法》,严格落实防疫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是事关社会全局的大事,切实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中来,乡镇要严格执行"政府与村委、畜牧部门与防疫员"之间分线签订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真正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分解到位,目标考核到位.把"政府保密度,部门包质量"真正落到实处,区乡两级政府不能简单地将目标责任书签到下级就算完事,而应切实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实施全程跟踪督查力度.以确保免疫质量,降低疫病发生风险,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3)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基层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将乡镇站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兽医工作室和无害化处理场所等公共事业纳入财政全额预算,推进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夯实动物防疫工作基础.另一方面要制定免疫应激反应治疗及死亡补助标准,加大免疫应激反应治疗及死亡补助和无害化处理经费投入.建议上级应足额安排免疫副反应和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以便发生副反应时,能及时兑现给养殖户,从而消除养殖户与防疫员之间的矛盾.养殖户自然就不会随意乱扔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才会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最后,应加大村级防疫员工作经费投入.从村级防疫员使用性质来看,根据上级要求,防疫工作必须实行"春秋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再加上疫情报告、畜牧统计、协助产地检疫等工作任务,无形之中又变成了常年用工.建议国家出台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明确其工作性质,妥善解决其劳务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问题,以便防止基层防疫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4)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防疫水平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每年应组织乡村兽医、执业兽医、养殖专业大户等集中举行1~2次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畜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检疫技能、畜牧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不断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开展.采取多种形式加速推广适用动物防疫科技措施,宣传普及疫病防治知识,提高动物疫病预防、诊断、治疗、监测和处置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5)提高科学防疫能力.一是畜牧兽医部门不能把动物防疫简单的定位于只打预防针,需将消毒、驱虫和规范化管理等纳入动物防疫范畴.二是实施以检促防,强化各乡镇的调进调出检疫工作,从而达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目的,促进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减少输入性疫情的发生.三是加快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以规模养猪场及生猪调出大县建设项目为契机,推广养殖小区和养殖示范区建设.从而转变养殖户的养殖观念,培养养殖户的防疫观念,实行"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四是要不断研究防疫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6)增加投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设施设备.动物疫病流行性病学调查和疫病监测是检验动物防疫质量的好坏的重要环节,是提供科学动物免疫措施和方法的基础,从而达到密度和免疫质量双达标的要求,从而有效保证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应立项建设区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病检测楼,解决办公用房和实验室严重不足的问题;购置疫苗运输专用车一辆,保证疫苗在运输环节中处于规定的储藏温度,确保疫苗质量。

猜你喜欢
昭阳区昭通市兽医站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浅谈乡镇畜牧兽医站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
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昭阳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管理方式调查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昭阳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气排球周末联赛初赛
昭阳区总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
亲人
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