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谒饮冰室

2016-01-31 11:57胡秋萍
阳光 2016年2期
关键词:饮冰近代史租界

胡秋萍

生命的奇妙在于其偶然,偶然的巧合在于其不可求。随着生命的延伸,你会发现许多事情是不可求的,但冥冥中你却在等待。

此次津门之行没想到能有机缘拜谒心仪已久的“饮冰室”。本计划秋天要来天津的,但阴差阳错地拖到了立冬以后才成行。11月10日这天,气温急剧降至零下六摄氏度,阴霾的天空断断续续地飘起了今冬第一场雪花。也许是冰冷的天气更能让人体味饮冰室主人取“饮冰”两字的用意吧。“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梁启超以此来表达对祖国命运的惶恐忧虑。在日本流亡时,他曾用“哀时”作为斋号写了很多时政论文,抒发了他对民族存亡的焦虑和关切。如此看来按时人调侃的说法,梁启超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愤青”了。但是,在国家兴亡之际,正是有了这样一批真正把祖国命运放在心上作为己任的热血青年,中国才不致灭亡,才会由弱而强地走向世界。

走在曾经的意大利租界,两边全是排列有序的一座座意大利式独立洋楼,楼两边的树枝在寒风中轻轻地摇曳着,古老建筑的木质门窗透着岁月沧桑的斑驳,不太宽的马路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格,并给人以干净整洁的感觉。环境建筑所透出的西方文化感使你仿佛置身在异国他乡。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种屈辱的痛楚也浮上心头。清末,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天津曾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必经的门户,他们从海洋的彼岸由此处登岸,强占我国的领土还冠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可是谁让我们落后呢?落后必将挨打,衰弱必遭掠夺。历史的记忆不仅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上和身体上,也烙在了城市的经络深处,这就是城市留给后代的记忆……百年不倒的洋楼,百年难忘的耻辱。是我们心里难以泯灭和抹去的痛。

梁启超故居和右边的饮冰室就坐落在这片意大利租界的西马路上,现在叫民族路,位于市中心。想必是它的主人为了人身安全才建于租界的吧。梁启超的塑像是后人根据他亲友提供的照片用青铜材料塑成的。塑像安放在故居和饮冰室两座楼的中间。塑像年龄大约是先生的中年,他左手拿着文稿,右手抚着膝盖,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注视着纷扰的红尘,严肃的目光里透着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焦灼。方正的脸庞和挺直的胸膛显示着铮铮铁骨和谦谦君子的浩然正气。

熟知梁启超是二十多年前在读近代史和近代文学时的事情。那时,内心即充满了对先生做人气节、人格魅力、精深学问的无限敬仰,尤其在戊戌变法和晚清启蒙思想的宣传中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以及他许多气贯长虹的文论和极富感召力的演讲,不知感动了多少爱国学子。最令人感佩的是,那篇著名的讨袁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被袁世凯预出20万大洋高价收买,在饮冰室遭到主人的断然拒绝,其作为学者思想的高标和名士的风范气节令人高山仰止。袁世凯为此文开价之高,竟高出雇人暗杀近代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的赏金一倍。

历经八十多个春秋的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虽然经历了战乱和岁月的沧桑,至今仍完好无损。两栋小楼都是按意大利风格修建的,上面两层半下面有地下室。墙壁高大且厚,冬暖夏凉。一楼大厅,左边悬挂着一幅一米左右的蔡锷将军肖像。他身着北洋政府时代的军服,满脸英气、端庄、威严。蔡锷将军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但是他由于劳累过度不幸英年早逝,让梁启超非常痛惜,以至在自己家里一直挂着这幅珍贵的蔡锷肖像。可见他们师生情意之厚重。我脚踏着先生曾经生活的空间,悉心留意室内的陈设,历史的动荡、岁月的风雨和战争的烽烟使得故居和饮冰室只剩下楼的空壳,当年生活的景象和主人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人去物散楼空。我在寒冷的、空空的饮冰室踱着步子,仰望着房顶几块玻璃拼接的圆形天窗,仿佛楼顶上空正回荡着梁启超对袁世凯高价收买的拒绝断喝,还有他与胡适、梁漱溟、严复、徐志摩等学者的谈笑风生。这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头曾发生过多少让后人叹为观止的故事,这里曾聚集过怎样的一批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仁人志士。我伫立在饮冰室二楼的书房,望着仿照原来书柜样式做的四周靠墙的书柜,体会着这位国学大师嗜书如命的心情。他在生命的最后14年,弃政从文,潜心著书。他留给后人的一部1400万字的《饮冰室合集》,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等很多方面。在这些字字珠玑的文章里渗透着他于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国学修养和人格操守以及作为知识分子对当下动荡时局勇敢的批判精神。梁启超晚年虽然身体欠佳,但仍然坚持演讲、著书,热衷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他以“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台”的勤勉执著精神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无法治愈,英年早逝,享年56岁。一代学界泰斗,一个为国家民族而勇往直前的斗士,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和遗憾无奈匆匆地走了。

我漫步在初冬的寒风中,感受着2009年的第一场雪花和令人瑟缩的寒气,我的思绪也随着雪花飞舞。脚踏着曾是意大利占领的租界的柏油马路,心情也像阴霾的天空一样阴沉。天津在落后的中国刚刚打开门户面向海洋文明时,这里曾是一个沟通世界往来的重镇,它是我们通向西方的重要门户,每一个研究近代史的学者要想亲身感知近代历史动荡的轨迹不能不到天津来亲历考察。这里遗留着许多国家曾经的租界,租界里曾经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故事,租界里更有你随处可见的镌刻有异国人文情调的历史印记,这印记记载着中国人的痛。租界里还居住着中国近代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一个又一个诸如袁世凯、李叔同、曹琨、曹禺等等不同政治色彩、不同人文理想和不同精神追求的人物。天津是中国近代史的实物见证和文化重镇,只是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拓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开辟了更加先进的航天领域,天津才渐渐显得不那么重要和热闹了。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必将越来越向社会各个阶层和民间渗透,随着天津新港口的修建,天津将成为新的通向世界的口岸。梁启超先生若有灵在天,看到他梦想的维新社会和中国新民,一定会含笑九泉,不枉他饮冰一世的忧患茹苦。

冰天谒饮冰室更能深切体会梁启超为了祖国而甘愿饮冰的苦衷和一代学子祈望民族兴旺急于用世的焦灼之情。饮冰的精神和情结在冰天漫步着的女子心中深深温暖着、融化着、渗透着、滋养着并坚守着……

猜你喜欢
饮冰近代史租界
名家的书斋
张锡良
中国古代“饮冰”史
品读《中国近代史》背后的“近代史”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三)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二)
近代史上的几个问题
LAviva乐维饮冰果茶全线上市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