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情感

2016-01-31 22:56吴琼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诗眼形象

吴琼

摘要:诗歌是最具文学底蕴的一种文学体裁,但高中学生却兴趣不大,而且觉得很难。如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呢?本文中笔者从诗歌情感鉴赏入手,介绍了几种体悟诗歌情感的技巧,通过知人论世、关注题目、把握形象和揣摩语言来降低高中生分析诗歌情感的难度,从而减小高中生和诗歌鉴赏中的障碍,让学生在感悟诗歌情感的过程中,享受美,提升个人素养。

关键词:诗歌情感   形象   诗眼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62

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国人三千多年的智慧结晶。诗歌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向我们展示着众多杰出诗人的多彩生活和情感世界。每首诗歌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体味,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高中生感悟诗歌情感的过程,无疑就是享受美、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诗歌、品味诗歌情感对高中生情商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显而易见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高中阶段诗歌鉴赏却始终是个难点,教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已经越来越浅淡。早些年的高中生对喜欢的古诗词句反复地背诵,还会有个别学生把诗句自然而然地用于平时的练笔里,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只有调动各种方法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诗歌的情感,并在体会情感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诗歌乃至古典文化的兴趣。根据之前教学的一些经验,除了让学生在早读和课下多读诗歌培养语感之外,在如何分析高中语文诗歌中的情感上,我还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经历对体悟诗人的不同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是诗人有感而发,而“感”肯定又和诗人的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想要读懂诗词就先要了解作者。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只要知人论世,便可以了解到白居易有着“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却因为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对于心怀抱负、关心民间疾苦的白居易,可想而知,当时失落、悲伤的情绪自然充斥着整个胸臆,诗人也只能依靠《琵琶行》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知道了白居易的经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歌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又例如,李清照,她的生活经历以南宋为界,诗歌情感也因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多写少女、少妇时期的欢乐美满和相思的愁苦,清丽明快,如《点绛唇》《一剪梅》;后期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具有爱国主义和讽政色彩,如《武陵春》《夏日绝句》。所以在鉴赏李清照诗歌情感时,只要知道属于哪个时期写的,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很容易体悟了。

二、关注题目

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往往透露着诗歌情感方面的信息。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是诗歌情感的窗户,我们可以通过“题目”这个窗户来观察、透视诗歌的情感。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是很典型的例子,其中的“归”字很有意味。即使没有读诗,也可以大致猜到情感主线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分析完诗歌的内容后,的确也是如此。题目还暗示着题材,诗歌题材大致分为:羁旅思乡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边塞诗、咏物言志诗等。能初步断定诗歌的题材,情感也就更好把握了。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属于怀古诗,而怀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无非就是昔盛今衰的感慨,壮志难酬的苦闷,年华流逝的感伤,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统治者的劝谏等内容。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很容易就发现《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诗歌的情感就是其中的两个,即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年华流逝的感伤。

三、把握形象

形象往往是诗歌情感的载体,鉴赏形象到位了,情感也就迎刃而解了。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从形象的定义中便可看出,形象和诗歌情感的密不可分。如朱敦儒的《好事近·渔父词》,诗中的渔父是分析这首诗歌情感的突破口。如果能分析出诗人塑造的是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诗人借这个形象所要表达的坚决放弃官场生活、追求恬淡自适的隐居生活的心志就自然而然地浮现于眼前了。再如杜甫的《登高》,诗歌前两联塑造了特定的景色,即一幅苍凉凄清的秋景图。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形象的塑造正是为了渲染氛围,烘托情感。苍凉凄清的秋景烘托出诗人孤独漂泊、年老多病的悲苦之感。形象中还有一些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比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树,以折柳表惜别等。

四、揣摩语言,推敲诗眼

“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所以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比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最精炼传神的字就是“怨恨”,这两个字正点明了这首诗的情感。接下来再分析“谁怨恨”“怨恨什么”又“为什么怨恨”,便能顺藤摸瓜,体悟出诗人想要借王昭君表达出的羁旅漂泊、功业无成的悲愤了。再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这两首诗的诗眼都是“愁”,只要抓住这个“愁”字,弄明白“愁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愁”“诗人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愁的”,就能分析出《醉花阴》表达的情感是独处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声声慢》表达的情感则是亡国之痛、家破之恨、夫死之悲、孀居之苦。

综上所述,鉴赏诗歌情感也都是有技巧的。掌握好这些技巧,学生感悟诗歌情感就不会再毫无头绪、云里雾里了。当然,鉴赏诗歌并不一定只从上文提到的单一方面来体悟,最好以其中一个为重点,同时结合其他的角度来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感悟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刘勰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诗歌还是要多诵读、多阅览、多感悟,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诗眼形象
紧扣诗眼,历练思维
——以《古诗两首》为例
终究有一枚诗眼
诗眼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