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师生思维互动

2016-01-31 23:44王玉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改中学数学

王玉玲

摘要: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束缚。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如何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本文中笔者主要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起师生的思维互动,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达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并在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和边总结改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探索适合于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改  中学数学  思维互动  探究生成  思维互动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1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实际变化而不断调整教学,要能多视角、多维度地创设学生思维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使学生通过交流、沟通、互动、碰撞,自己建构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起活生生的思维互动呢?

一、探究生成,展示学生思维过程

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生成的教学场所。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得在平常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生成,应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推陈出新、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构建等思维过程,使得学生自己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认知方法,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师可对探究活动进行变式、深化和拓展,把数学学习活动引向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高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重要环节。

(一)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二)自主探索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二、多点切入,优化学生思维

所谓多点切入,优化学生的思维,就是要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认知冲突,产生新问题;而高于学生的思维,则是指让学生在与原先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自己纠正或完善先前的想法,进一步揭示知识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这种方法的尝试,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更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分析转换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以独立思考,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开讨论,在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求给学生正确的思维导向,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意识。我想,这种效果不是简单的动手所能产生的。

例如,已知数列{}的第一项 =1,且

试归纳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①探索: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

②活动:“千里走单骑”——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③活动:“圆桌会议” —— 鼓励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自主探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能力。

一点心得:在“千里走单骑”和“圆桌会议”的探究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面带微笑,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能力提高拓展:已知数列的{}前四项

猜想{}的通项公式.

①思考:怎么求?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寻找规律。

②归纳:由学生讨论,归纳技巧,得到技巧②和③。

技巧②:有整数和分数时,往往将整数化为分数。

技巧③:当分子分母都在变化时,往往统一分子(或分母),再寻找另一部分的变化规律。

三、思维的互动是一种体悟

学生学习和体悟的过程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从学习结果看,不仅仅是理解、领会了存在于学生个体之外的文本知识及其内含的情感、价值观,而是通过体悟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只有在学生发挥了自主能动性的情形下才可能发生。可以说,体悟本身不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无自主性的问题,关注的是自主性的程度及如何发挥,因为它自觉地对学生的地位进行了内在的规定,那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但是,那种为追求热闹而“经历过程”,为获得某个结果而“经历过程”的教学现象常常充斥我们的数学课堂。有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需补充一句:“心中悟出始知深。”一句话,学生唯有“悟”,才能把握知识的真谛。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互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是建立在有效的思维互动的基础之上。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独巨匠心的思维活动的设计,没有有效地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就不可能有学生认知的冲突、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就不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扎根于课堂,心系学生,潜心构建灵动的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育新课程下的思辨课堂,精心演绎数学课堂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教师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刘再平.重视知识生成,展示思维过程,开拓学生思维[J].中学数学研究,2012(10).

[2]戴艳萍.适当延迟评价拓展思维空间[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3(6).

[3]李庆林.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形式与策略[J].广西教育,2007(Z5).

[4]康卫华.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3(18).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课改中学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化课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