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引发的思考

2016-01-31 11:38姚玲丽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源泉作文

姚玲丽

摘要: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大多围绕现实生活而展开,丰富的课外生活,特殊的生活场景,以及新鲜有趣的生活案例,极大地充实了中学生作文内容。探究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背后的意义,更多地揭示了促使中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重要性。要将写作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观察生活细节,提升作文内容的丰富性,为中学生作文取材提供源泉。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作文   取材   生活  源泉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48

社会生活千变万化,现实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我们的学习生活不可能置身事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生活,将现实生活当成“活的教材”,从现实生活中感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带给我们的思考,即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身。

一、作文取材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而展开

纵观传统教学模式对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写作脱离实际生活,往往追求“高大上”或者“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方面,中学生还不具备创作这类文章的较高素养,另一方面,远离大众生活的作文缺乏较强的可读性,对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而展开,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积极进行作文写作。为此。中学作文教学应突显“以生为本”的理念,将生活“课堂化”,将课堂“生活化”,打通作文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渠道,体现每个学生由生活环境各异而产生的差异化。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时,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文章。在课文《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每一个在农村生活过的中学生必然都是有过类似体验的,鲁迅先生将其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值得玩味。因此,学生在描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可着重选取其中的几个场景,如抓鱼、下田插秧等,并进行细致的描写,一定能打动读者。

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应进一步转变教学思维,彻底摆脱纯理论式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场景,善于提取现实生活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不断充实中学生写作内容,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深入挖掘社会生活背后的情感和哲理。中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增强对现实生活的悟性,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进一步感受自己生活场景之外的“风光”,拓展视野,深化对中学写作的认识。

二、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增强作文教学的丰富性

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对中学生作文教学具有启发性,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增强作文教学的丰富性。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是作文写作的落脚点和立足点。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切换不同生活场景,善于从不同渠道感知生活的酸甜苦辣,寻找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片段,进行艺术加工,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又体现出较高的作文艺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学语文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时,作者在描绘父亲翻越栏杆为自己买橘子的情景时,读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脑海中浮现出了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文中的父亲形象和农村中父亲的形象十分相近,作为一名生长在农村的中学生,自然拥有相似且更加美好的回忆。当教师布置学生创作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时,学生应联系现实生活中和父亲在一起的种种场景,将其串联起来,运用生动的笔触,自然而又娓娓道来。

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断充实写作素材

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以其自身的实际生活场景为源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也对中学作文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依托一定的技巧外,还要依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不少教师反映,中学生的作文内容单调乏味,缺乏一定的深度,见解平淡,言语拼凑,缺乏对事物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描写缺少真实感。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不断充实写作素材。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模范,不应墨守成规,应善于将作文教学的触角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善于从现实生活提炼作文养分。学生不仅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还应关注时事热点,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取讯息。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素材整理出来,比如,学生可以把所感所想写成随笔、日记等,或者就是摘抄本的形式,让学生有空的时候去温习一下,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素材。

四、挖掘现实生活场景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学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作文教学重点在于讲解各种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行文结构的设计等,而对于学生作文内容的选择却缺乏细致的解说。

教师应转移作文教学重点,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场景的内涵,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学生只有对生活有所了解,才能形成感情,才会具备爱这个世界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媒介去获取讯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聚焦热点时事的良好习惯,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现状,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形成全面的思维。学生通过了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激发内在的正义感和诉诸笔端的强烈愿望。例如,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自费远赴美国调查转基因食品,这是一例聚焦民生、具有积极社会影响的事件,学生应从中学会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生作文取材与其现实生活具有深刻的关联性,无论素材形式还是素材内容,都深深地刻上现实的烙印。农村中学生丰富而美好的生活成为其作文取材的源泉和资源库,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学生写作应紧密联系生活,只有取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并创设一系列逼真的生活场景,提升作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艳清.对小学语文习作的透视和反思[J].华夏教师,2014(12):84-85.

[2]汪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216.

[3]陈建生.因势利导、调动积累,提升学生作文的文化底蕴[J].大语文论坛,2011(53): 78-79.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源泉作文
我的快乐源泉——书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激活写作的源泉
大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