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脉析义*

2016-01-31 06:29陈慧娟袁开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脉象胃气内经

陈慧娟,袁开惠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

《黄帝内经》阴阳脉析义*

陈慧娟,袁开惠△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1203)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脉学渊薮,它在分析脉理、阐述脉法、分类脉象时多征引阴阳,书中述及阴阳脉处颇多。为了解阴阳脉涵义,故结合后世注疏梳理如下:“阳”指阳和之胃气,“阴”指真脏之阴脉;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浮取为阳,沉取为阴;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太过为阳,不及为阴;阴阳为脉象分类纲领。《内经》所述阴阳之脉在不同语境中涵义有所不同,后世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脉理及具体情况加以辨析。

《黄帝内经》;脉诊;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阐释人体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的基本纲领。明·张景岳曾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内经》作为中医脉学渊薮,其在分析脉理、阐述脉法、分类脉象时多征引阴阳,确立以阴阳为纲的论脉总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察色按脉,先别阴阳。[1]”《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自阴阳始。[1]”《内经》多处论及阴阳之脉,然其内涵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诚如朱丹溪所云:“阴阳二字,固以对待而言,所指无定在。”本文概括《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类经》等注疏,将《内经》阴阳脉的涵义总结分析如下。

1 “阳”指阳和之胃气,“阴”指真脏之阴脉

《素问·阴阳别论》云:“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所谓阴者,真脏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1]”吴昆注:“所谓阳脉者,胃气之阳和也。盖至阳之脉,谓之有胃气,有胃气谓之阳和也”;“至不和者谓之阴,与阳和之脉正相反,所谓真脏之脉也”[2]。《类经·脉色类》将“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解释为:“能别阳和之胃气,则一有不和,便可知疾病之所;能别纯阴之正脏,则凡遇生克,便可知死生之期也”[3]。可知,此处“阳”系指阳和之胃气,即有胃气之脉;“阴”指真脏脉。

《内经》将脉来从容和缓视为有胃气之象。《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1]”《灵枢·终始》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4]”五脏之弦、钩、软、毛、石五脉若兼有阳和之气(即带从容和缓之象),即为五脏平脉。若刚硬弦劲,坚搏弹手,脉来急促皆为无胃气之脉,为五脏精气衰微、胃气衰败之真脏脉,提示预后不良。张景岳云:“阴者,无阳之谓。无阳者,即无阳和之胃气,而五脏之阴脉独现,如但弦但钩之类,是为正脏,胃气败也。[3]”

2 寸脉为阳,尺脉为阴

《素问·阴阳别论》谓:“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辟死。[1]”此处“阴阳”系指尺脉、寸脉而言。王冰注:“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与寸口殊别则为有壬之兆。[5]”马莳注:“‘阴搏’者,尺为阴,其脉搏击于指,而与寸脉不同也…… ‘阴阳虚’者,尺寸俱虚也。[6]”寸关尺之名初见于《难经》。《难经·二难》云:“脉有尺寸,何谓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7]”寸关尺的划分是以关部为准,关前为寸属阳,关后为尺属阴。清·徐灵胎解释说:“关以下为尺,主肾肝之沉,故属阴……关上为寸口,主心肺而浮,故属阳。[8]”“寸阳”、“尺阴”在《伤寒论》中应用较多,如少阴病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意为寸脉较微,尺脉浮盛,提示邪气轻浅,阳气得复,故为欲愈之兆[9]。

3 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素问·阴阳别论》云:“阴虚阳搏谓之崩。[1]”此处“阴阳”虽有注家从寸阳尺阴或阴虚阳动病机解释,但未与脉理、文理尽合。明·张景岳注曰:“阴虚者,沉取不足;阳搏者,浮取有余。阳实阴虚,故为内崩失血之证。[3]”“阴虚阳搏”类于芤脉。《濒湖脉学》载:“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中空外实,状如慈葱。[10]”芤脉举之有余,按之中空,正符合“阴虚阳搏”特点。芤为失血主脉,因脉道不充,故按之中空;阴血亏虚,不能敛阳,虚阳趋于外,则脉位表浅、脉形虚大而应指略坚。《伤寒论》多以阴阳论脉浮沉之候。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9]。“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9]等,其所涉阴阳均指脉之沉取、浮取而言。

4 左手为阳,右手为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1]”对“人迎”、“寸口”一般解释为足阳明经之动脉和手太阴经之动脉。前者位于结喉旁,后者位于鱼际下。王叔和、李东垣等则将人迎、寸口理解为左右手之脉。认为左手关前为人迎,主候手足三阳经;右手关前为寸口,主候手足三阴经。《脉经》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11]”明·吴昆注解《素问六节藏象论》言:“此家脉法,法象阳左阴右……左手关上为人迎,若脉一盛少阳有余,二盛太阳有余……右手关上为寸口,若脉一盛厥阴有余,二盛少阴有余。[2]”吴昆注《脉要精微论》,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诸细而沉者皆在阴”,解释为“‘浮’,阳脉也,其脉在左手人迎谓之在阳,是重阳也……细而沉,阴脉也,其脉在右手寸口谓之在阴,是重阴也[2]”,明确提出“左阳”“右阴”之说。清·魏荔彤在解释《金匮要略》时说:“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时即引用此说,认为“阳微”指左手脉微小,“阴弦”指右手脉弦急。“以左右阴阳言,阳微必左手也,阴弦必右手也”[12]。

5 太过为阳,不及为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1]”明示阴阳为中医诊断的纲领,无论望色、诊脉都应辨清阴阳。对脉之阴阳,一般理解为脉象的阴阳属性。明·吴昆则将其释“脉之阴阳,太过为阳,不及为阴也[2]”,即以太过、不及区分脉象,太过之脉为阳,不及之脉属阴。脉分太过、不及,源出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讨论四时平脉、病脉时提及:“春脉者肝也……故其气来,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1]”意为肝之平脉为弦,弦之太过、不及皆属病态。

《内经》以太过、不及论脉,开后世之先河。《难经·三难》云:“脉有太过,有不及。[7]”张仲景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指出:“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13]”《金匮要略·胸痹》也明确提及“夫脉当取太过不及”,表明张仲景临床辨脉以太过、不及为基本纲领。就临床而言,病理脉象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从平脉而论无非太过、不及两类。较平脉在脉率、脉位、脉力、脉势等方面有余者为太过,较平脉在上述方面不足者为不及。相对而言,浮、数、滑、大、长等属太过之脉,沉、迟、涩、小、短等属不及之脉。

6 以阴阳归类脉象属性

脉象属性主要指脉的位、数、形、势而言,是构成脉象的基本要素。由于阴阳所表征的是事物的相对属性。脉象之有力无力、来去疾徐、部位浮沉等皆是相对因素,故可用阴阳反映其属性。《内经》及后世多以阴阳归类脉象。如《素问·阴阳别论》云:“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1]”《素问·决死生论》云:“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躁盛喘数者为阳。[1]”《内经》不仅以阴阳归类脉象,而且规定了脉之来去、动静、至数等阴阳属性,为后世以阴阳归类脉象确立了准则。明·吴昆注解《素问·阴阳别论》时,将“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解释为“脉来有力为阳,无力为阴”[2]。

《内经》以降,医家在认识脉象时多遵从阴阳之辨。如《难经·四难》云:“脉有阴阳之法……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7]”《伤寒论》云:“脉有阴阳何谓也……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13]”《中藏经》云:“短涩沉迟伏皆属阴,数滑长浮紧皆属阳。[14]”《濒湖脉学》将27种病脉按阴阳分类,其中浮、数、实、长、洪、紧、动、促归为阳,沉、迟、涩、虚、短、微、缓、濡、弱、细、伏、结、代归为阴。可见,阴阳反映的是具有相对属性或趋势的两类脉象,凡具有亢盛、有余、运动、向外等特点的归为阳脉,凡具有抑制、不足、静止、向内等特征的归为阴脉,亦有阳中阴类如滑、芤、弦、革、散及阳中阴类如牢脉等[10]。

综上,《内经》所述阴阳之脉在不同语境涵义下有所差别,后世注家对其理解亦不尽相同。本文仅结合诸家之说以汇之,力求呈其全貌,使读者全面了解脉之阴阳的各种涵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脉理及具体情况加以辨析和理解。

[1]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

[2]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6.

[3]张介宾.类经(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256.

[4]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

[5]黄帝内经素问[M].王冰,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6.

[6]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马莳,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6.

[7]南京中医学院校释.难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

[8]难经经释[M].徐大椿,注,王自强,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

[9]苏庆民,李浩.伤寒论阐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56.

[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频湖脉学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64.

[11]脉经[M].张帆,点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

[12]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M].善本图书.清雍正二年.57.

[13]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伤寒论[M].钱超尘,郝万山,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

[14]中藏经[M].谭春雨,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R241.1

A

1006-3250(2016)11-1453-02

2016-04-16

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4Ys026)-《黄帝内经》脉象名实考

陈慧娟(1970-),女(蒙古族),包头人,副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文献研究。

△通讯作者:袁开惠,Tel:15900748671,E-mail:ykh1980@ 126.com。

猜你喜欢
脉象胃气内经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胃气足 活百岁(上)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