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官员及其手中的权力

2016-01-31 21:16王国忠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科联副主席
创造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才从政级别

文/王国忠(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省社科联副主席)

谈谈官员及其手中的权力

文/王国忠(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省社科联副主席)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无论大小都是人民赋予的,无一例外都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从政为官当领导的人,历史上叫官吏,现在叫法比较多样化,军队里叫首长,企业里叫老板,社会上还有人叫“头”,现在比较规范和正规的称谓应该是领导干部。在这些叫法中,最通行也最通俗的称谓,应该是“官员”。

一、官员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成为官员,主要有这样六个途径:一是靠自己。通过自己的刻苦读书学习,参加科举,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层层过关,金榜题名,从政为官。在古人看来,读书获取功名,这是最正规、最正式、最有意义的谋求官位的方法和途径,也是人生成功的最大标志,古人把“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当作人生的两大幸事。在中国古人看来,人生的成功莫过于通过读书学习获取功名,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古代有很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认为读书至上的说法。二是靠父母。这里说的靠父母主要是靠父亲,因为在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女人一般不从政,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太绝对的话,在古代不仅有从政为官的女人,而且做的官还很大,中国的武则天、慈禧太后,外国的叶卡捷琳娜、维多利亚等女人,不仅从政,而且都是实际上的中央政府一把手。因为父母从政为官,儿女得以照顾,甚至直接继承,也成了官员。三是靠弟兄。因为自己的弟兄从政为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弟兄姊妹也成为官员。四是靠姐妹。自己的姐姐妹妹长得好看,甚至长得花容月貌、沉鱼落雁、避月羞花,嫁了高官,甚至嫁了皇帝,自己也因裙带关系成了高官的姻亲,甚至成为皇亲国戚,自然也就从政为官。五是靠金钱。用钱买官做,花多大的钱做多大的官,古人给这种用钱买官的做法取了一个很好的名,叫“捐官”。第六是靠造反。先造反,再做官。先杀人放火,再接受招安,然后从政为官。小说《水浒传》里写的宋江就是这样成为宋朝的官员的。

无论是从理论方针政策上讲,还是从具体的规章制度上看,我们共产党的官员,既不能靠父母、弟兄、姐妹得来,也不能靠金钱买来,更不能靠造反抢来,而只能通过自己的德才素质和真实政绩获取。我们中国共产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也只有一条,就是任人唯贤。这个标准是非常科学的,这个路线也是非常英明的,但是,再好的标准,不能很好地执行;再好的路线,不能很好地坚持,就等于一纸空文,甚至还不如一纸空文,因为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会更快更多地失去人心。因此,我们应该不折不扣地执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要求,把那些政治上真正靠得住、作风上真正过得硬、人民群众真正信得过、工作上真正有本事的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让他们从政为官当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无论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部门,政治生态对选拔任用干部影响极大。个人的德才、工作的实绩、群众的口碑、领导的看法、背后的靠山、经营的人脉,都会影响干部的升迁。所不同的是:在政治生态好的地方,德才素质、工作实绩、群众口碑等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政治生态不好的地方,领导的看法、背后的靠山、经营的人脉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气、求真实效,切实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否则,就无法培养、选拔、任用党和人民真正需要和满意的好干部。

二、官员的大小

古今中外,官员都是分大小的,有高级官员,也有中级官员,还有低级官员。我们共产党的官员,无一例外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还是有职务和级别的区别。

中国古代官员一般分九级,九级以外的小官,就叫流外。魏文帝曹丕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把官员分成九级。首先,把官员分成“上中下”三等,再把“上中下”三等分成“上中下”三等,结果就形成了九等,也就是所谓的九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我们党在领导进行农村土改和家庭成分划分时,也曾部分借鉴过这种划分方法。比如,把“中农”分成“下中农”和“上中农”,还有“贫下中农”,最穷的叫“贫农”。

现在我们不讲“九品制”,执行的是公务员制度,首先把公务员分成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股所级六级,其中的每一级又分成正副两级,这样就形成了12级——既正国家级、副国家级,正省级、副省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正股级、副股级。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俗话说得很有道理。之所以说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是因为这句话,揭示了两个规律,一是自然规律——水往低处流;二是社会规律——人往高处走。这两条都是千古不易的铁律。世界上,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肯定不会有往高处流的水,水往高处肯定是“喷”,绝对不会是“流”;同样,世界上的人,只要是正常的,没有严重的精神性疾病,都想往上走,助教想成为讲师,讲师想成为副教授,副教授想成为教授,这是人之常情,这是正常现象,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与此相反,如果出现教授想成为副教授、副教授想成为讲师、讲师想成为助教的情况,那倒非常不正常,非常不合情理。同样,从政为官的人也一样,科员想成为副科长,副科长想成为科长,科长想成为副处长,副处长想成为处长,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与此相反,如果出现处长想成为副处长、科长想成为副科长、副科长想成为科员的情况,那就极端不正常。我们有些人把正常的说成不正常,把不正常的说成正常。一言以蔽之,小官想变成大官,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出现大官要千方百计变成小官,倒是有问题了。

从政为官之人,在职务上想晋升,在级别上想进步,都是正常现象。问题不在于想晋升,而在于求晋升想要干什么。想当更大的官,想有更大的权,然后想谋更多的私利,那就大错特错了;想当更大的官,想有更大的权,在更大的平台上,更多更好更实在地为党工作、为民造福,没有什么错。当然,“当官是为了做事,而非做事是为了当官”,不过事物都是唯物辩证地存在,我们也不要形而上学地看问题。虽说“当官是为了做事,而非做事是为了当官”,但是,有些时候,没有相应的平台和权力也不太好做事,正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把米,连鸡都叫不住”。

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无论级别大小、职务高低,无一例外都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级别的大小和职务的高低必须反映德才素质的高低、工作实绩的大小、群众口碑的好坏。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职务越高、级别越大的,德才素质应该越高,工作实绩应该越大,群众口碑应该越好,而不应该相反,甚至倒挂。在党的十八大以前,有些政治生态被搞得乌烟瘴气的地方和部门,确实出现了很多“德才好不如关系好、工作实不如后台硬、口碑好不如跑送勤”等“劣币驱逐良币”的颓势和乱象,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的扭转,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改变原来的乱象,任重道远,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

三、官员的权力

为什么很多人都想做官员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官员手里拥有公共权力。所谓官员,说得简单直接一点,就是掌权用权之人,官员的工作主要也就是掌权用权。官员手中的权,主要包括四种:一为人权,二为财权,三为物权,四为事权。

至于官员手中权力的大小, 一般来讲,职务越高,权力应该越大,也就是说官越大,权力也就越大。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岗位级别很高,但是没有多少实际权力的情况也是有的,而另有一些岗位级别不高,权力却不小。秦皇岛北戴河城管局的副调研员,职务和级别都不算高,而且是个非领导职务,但是权力很大,家里竟然搜出了上亿的违规资金和几十个房产证。

无论什么官员,都要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因为官员手中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是一束罂粟花,是一面放大镜。官员手中的权力首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就可以成就自己、造福人民、报效国家;如果用得不好,就会毁灭自己、危害百姓、殃及国家。

官员手中的权力同时又是一束罂粟花,从政为官当领导,手中有权,就像罂粟花,风风光光很好看,弄好了可以成为治病救人的药品,弄不好也会变成害人害己的毒品。

官员手中的权力还是一面放大镜,权力越大放大效应越大。作为官员,无论是积极的行为,还是消极的举动,都会被权力所放大。一个普通群众的言行和一个官员的言行,社会影响肯定不一样,官员的言行的社会影响肯定更大,因为被权力所放大。一个科长所说的话、所作的事与一个厅长所说的话、所作的事,社会影响也肯定不一样,厅长的影响肯定更大,因为厅长的职位更高、权力更大、行使权力的范围更广。

我们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无论大小都是人民赋予的,无一例外都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严用权、慎用权、用好权。我们严以用权,必须做到“五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为民为党用权,不能为己为私用权;二是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用权,不能胡乱违法用权;三是始终坚持民主科学用权,不能主观武断用权;四是始终坚持阳光公开用权,不能偷鸡摸狗用权;五是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用权,不能随意任性用权。尤其不能以权谋私,以权谋私的后果都很严重,一不道德,二不合法,三不安全。

猜你喜欢
德才从政级别
画家 孙德才
孙德才·美术作品欣赏
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级别分明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躬耕教苑 德才双馨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你是什么级别的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