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2016-02-01 02:20刘鸿斌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古建筑长春云南省

刘鸿斌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 昆明 650000)

试论地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刘鸿斌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 昆明 650000)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也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并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掌握,这也是保护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地域文化;云南省;中国古建筑;文化内涵;影响

云南省作为我国古建筑现存较多的区域之一,其拥有的古建筑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形式上,都处于国内先列,并在某些层面上代表着我国古建筑的特点,与此同时,它也在长期的历史变革中,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类型。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冲击下,给我国的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等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让国内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被逐渐弱化。所以,为了确保云南省的地域文化能有效地保留下来,就必须要从保护当地的历史建筑入手,正视地域文化对古建筑的影响,从而向世人展示云南省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地域文化,通俗点讲就是指每一区域因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文化。与此同时,这些区域都有它特有的传统文化以及历史风貌,而这种独特性正是由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决定的。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指的是该地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历史遗留、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些正是人们了解当地民俗以及文化等内容的重要依据。另外,地域文化还包括一个区域的宗教信仰、艺术水平、社会行为准则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中,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离不开时间以及空间的共同作用,而这种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传承性

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并传承至今,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地域文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会在某一个特定领域里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从而进一步为其添加浓郁的地域色彩,彰显它的独特性以及传承性。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也让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所不同,进而形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文化特征。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以及存在,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以及历史传承密切相关。

(二)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通过长期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每创造出的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性以及地域性。每一区域的文化都是它独有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地域性是在某一个特定范围内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积淀而成,当地的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都充分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性。

(三)地域文化的边缘性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变革过程中,地域文化一直是一种边缘性的存在,也没有引起当地政府以及人民的重视以及保护。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地域文化也受到来自各方的文化渗透,使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巨大冲击以及碰撞,有些地区甚至还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卑心理。因此,地域文化被赋予了一种边缘性的特殊文化特征,并挣扎在边缘地带。

二、云南省的地域文化

(一)多元性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老挝、越南以及缅甸三国接壤,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数据表明,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有25个之多,且少数民族人口占整个云南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云南省的地域文化会体现出多元化趋势:第一,生活在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地理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聚居地由于人口较为集中且历史悠久,也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语言文字、歌舞工艺以及风俗习惯等较为完善的文化表达体系,而这正是鉴定以及区分不同民族的标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彝族的“阿细跳月”等;第二,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很多民族在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时会相互协作,而他们在共同克服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同时,彼此之间也会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取长补短,不仅培养了各民族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同时也为各自的民族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

(二)融合性

云南文化处于混合区域带,各类文化都在此汇集,这使得云南省的地域文化融合性较强。

1.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

地处云南省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尽管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以及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但是在生产生活中仍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并在相互借鉴以及相互吸收的同时,促进当地的民族融合。打个比方来说,在云南省的彝族与汉族的杂居地区,当地彝族的少数民族同胞受汉族文化影响,也开始过春节,而有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过冬节的习俗。另外,有些少数民族还在本民族原有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元素等,来发展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举例来说,彝族同胞在本民族的歌舞以及音乐等艺术形式基础上,积极吸收以及借鉴滇剧以及汉族花灯等内容,形成以及发展了彝族特有的“彝剧”。

2.与周边国家文化的融合

在过去,云南省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通道,在这里我国实现了与东南亚以及南亚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中原文化以及青藏高原文化等都在这里汇集,另外,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中有16个跨境民族,这也让当地的民族建筑受周边国家影响很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云南当地的宗教建筑受东南亚以及中亚等地的建筑文化影响较大,从结构以及形式上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3.与中原文化的融合

在云南当地,中原文化从伦理道德以及生活习惯上都影响着当地少数民族,并在无形中带动了当地的健康发展。研究历史文献可以发现,各朝各代的君王在统治云南少数民族时,采取的往往都是文化渗透的策略,具体来说就是将汉族居民移居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并设立学堂来宣传儒家思想,另外,通过与少数民族的贸易往来,也加深了他们与汉族之间的联系,并在长期历史演变中,使中原文化逐渐取代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云南文化的主体。尽管在中原文化的渗透下,少数民族文化有所削弱,但是却不能真正改变民族文化由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特色,使云南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格局得以保留。

三、云南地域文化对历史建筑的影响

想要了解云南地域文化对当地古建筑的影响,首先要对云南古建筑的特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具体如下。

(一)木结构体系

与其他国家的建筑形式相比,我国古建筑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的承重以及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各种荷载从屋顶通过斗拱、柱以及梁等传到基座,在这里,门窗以及围护不会承受任何荷载,仅仅起着分隔以及围护的作用,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很多木结构的建筑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而这也被灵活地运用于现代建筑的结构设计中。云南省境内的很多地区都属于地震高发区,而这也是当地古建筑多采取木结构体系的主要原因,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震引起的震动,减少损失。

(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云南当地的古建筑受传统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思想影响深远,而儒家思想中推崇的“天人合一”、道家思想提倡的“自然无为”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云南当地少数民族“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极其相似。云南省多山地,使这里的少数民族大多为山地民族,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附大自然,而对于给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山、水、土地以及树木等自然资源,他们也有着特殊的认识。他们崇拜山、崇拜水、崇拜一切自然物以及自然力,并将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在民族文化中充分体现出来,举例来说,在云南众多的古建筑中,很多都是依山而建,就势而修,充分体现出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特性。

(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

生活在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多达25个,其中有些民族甚至是云南省独有的,比如白族、佤族、纳西族以及景颇族等,而正是这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云南古建筑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举例来说,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的傣族同胞信奉的南传佛教也深刻影响着这里的建筑。特别是建于公元1204年的曼飞龙塔,它那如一串串小葫芦似的外形,与当地傣族女子的帽子极其相似,同时,在塔基座的外围有八个佛龛,中圈有八个小塔,诸塔拥立,在傣语中被称作“塔诺”,也就是雨后初生的竹笋,从外观上看极其挺拔秀丽。

(四)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以及融合性

在云南很多古建筑中,不仅体现了当地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还在古建筑中融入了许多外来文化,使两种或以上的文化相互交融又相互促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古建筑群落。比如西双版纳的曼阁佛寺,从建筑形式上来看,是比较典型的傣族村寨,总体布局也极具傣族特色。但是通过对其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佛殿选用的木料粗壮结实,殿内的装饰也很华丽,像柱身、天花板、屋架以及梁枋等部位均为大红色,并贴金花,在梁下又是汉族常用的雀替,同时在佛殿的屋顶以及四周的墙壁上,除了绘有傣族人民喜爱的吉祥鸟——孔雀以外,还绘有彩色的白象、金龙、仙女等图案,这也充分表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综上所述,云南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想要对这一课题有一个深入研究,可以从实际案例中入手,下面我们就从云南省古建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巍宝山长春洞古建筑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这里的古建筑不仅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与此同时,巍山的历史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有别于其他古建筑。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巍山虽然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但是它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早,当地的建筑也在某些方面体现出汉文化的内涵。其中,地域文化对巍宝山长春洞古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宗教文化的影响

巍宝山是南诏文化的发祥地,而当地的彝族祖先有着自己的原始宗教文化,当道教传入到巍宝山时,与当地的原始宗教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呈现出道佛交融的景象。其中,巍宝山的原始宗教主要包含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自然崇拜三个方面,当地的彝族同胞还将南诏文化的创始人细奴逻作为他们的先祖,并将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作为祭祖的日子,举行打歌祭祖等宗教活动;而巍宝山的鬼神崇拜主要体现在对山神、土神、雷神以及火神的崇拜上,在长春洞就供奉着雷神以及土神;另外,由于巍宝山地处风景秀丽的地区,处处都彰显着大自然的壮丽风光,人们依山而居,并从大自然中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源,所以巍宝山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会崇拜山川、植被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以及自然力。在长春洞古建筑上的雕刻中就充分体现出了彝族的原始宗教文化,特别是在自然崇拜方面,比如在长春洞大殿门中央乾坤窗的雕刻上,就涵盖了动植物、龙凤以及日月等丰富多样的内容,这也是地域文化对长春洞古建筑影响的典型代表。

2.民族建筑的影响

长春洞不管是在布局、体量还是结构上,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建筑方法以及建筑格局,同时也将道教的理念以及价值观等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此同时,由于巍宝山长春洞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使这里的建筑不仅有传统道教建筑的风格,还大量使用了当地彝族以及白族等民族的建筑形式、装饰形式,使其充分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性,这也是我国道教建筑中最具民族性以及独特性的案例之一。具体来说,白族的建筑包括民居,都需要大量的雕刻以及壁画做装饰,而长春洞也很好的借鉴了这一点,在古建筑中存在众多涉及到动植物图案的雕刻。而从彝族的角度出发,他们在建造时也会把天地人、老中青或者人与物等有机的安排在一起,这种安排也与道家推崇的“天人合一”以及“长幼有序”等伦理思想相符。另外,长春洞的布局艺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具体来说,长春洞除了大门瓦檐裙板以及门楣花饰部分运用了木结构之外,其他的都以砖瓦结构为主。并且木结构与砖瓦结构相互交融、错落有致,在楼面还用大理石屏、石刻、彩花、木雕以及泥塑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而在山墙以及前后檐下也绘有动物以及花卉等图案,以上内容都是彝族以及白族同胞应用较为普遍的装饰手法之一,正是由于长春洞古建筑融合了这两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长春洞在众多道家建筑中脱颖而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长期历史变革中,形成并发扬了独具本国特色的地域文化,而云南省的地域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古建筑。想要正确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应该从云南省地域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探讨云南古建筑的特性,并以实际古建筑为例,比如巍宝山长春洞古建筑,对巍宝山原始宗教文化带给长春洞古建筑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得出,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会在结构、布局、装饰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影响到当地的古建筑形式,这也为我国今后古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1]孔舒婷.地域文化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以儒家文化对曲阜孔庙的影响为例[D].青岛理工大学,2013.

[2]王瑞红,钱家先.会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16-21.

[3]龚舒颖,王梅.景观设计视野中的地域文化——云南西山旅游风景区设计[J].北方文学:下,2011(12):197-198.

[4]乌达玛.老挝传统居民与云南傣族传统居民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

[5]孙旭.藏族民居的”滇式”风情及其保护价值——基于香格里拉市的田野调查[J].科学导报,2015(10):116.

[6]方洁,杨大禹.云南傣族传统民居的地域审美文化特征[J].南方建筑,2011(3):79-82.

[7]童蒹,冯亚梅.传承与创新传统民居与地域文化——阿昌族民居的地域文化与建筑特色分析暨阿昌现代新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C].//第十九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TU-05

A

猜你喜欢
古建筑长春云南省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初夏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
印语长春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