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病虫害防治

2016-02-01 11:20贾国新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4期
关键词:松毛虫长约越冬

贾国新

(绥棱国有林场管理局病防站,黑龙江绥棱152200)



赤松病虫害防治

贾国新

(绥棱国有林场管理局病防站,黑龙江绥棱152200)

赤松是著名食用菌松口蘑(俗称松茸)的共生树种,十分珍贵。重点介绍了其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方法,为赤松生产和松口蘑的生产,提供参考。

赤松;特性;病虫害;防治

赤松(PinusdensifloraSieb. et Zucc.),木材纹理通直,质地坚硬,结构细密,耐腐蚀能力较强。是建筑、家具、工业的重要原料。树形优美,树干颜色赤红,抗风能力较强,园林绿化的优质树种,是著名的食用菌—松茸的共生树种,经济价值极高。

1 形态特征

乔木,最高可达35m,胸径可达1.6m。树皮赤红色。针叶2针1束,长6~13cm,直径大约1.2mm, 先端渐尖,有气孔线。雄球花淡红色,椭圆形,长约15mm,聚生,雌球花淡紫色,单生,或聚生,椭圆形,有短梗,种鳞薄,鳞盾扁菱形,通常扁平。种子椭圆形,长约8mm。花期5月,果期6~10月。

2 分布

主要分布我国东北地区,云南等省也有分布。俄罗斯、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3 生境

赤松为深根性喜光树种,抗风力极强,耐寒、耐贫瘠土壤。腐殖质肥沃的沙壤土生长良好。

4 病虫害防治

4.1虫害

4.1.1赤松梢斑螟。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江苏等地。主要危害赤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树干,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幼虫钻蛀松树球果及幼树梢头,主梢顶芽基部,严重影响赤松的正常生长。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6mm、翅展约30mm,触角密生淡褐色茸毛。前翅淡灰色,后翅灰白色。卵椭圆形,长约0.8mm,深红色。幼虫体长约20mm,深褐色。头深棕色。蛹椭圆形,长约 16mm,淡褐色。黑龙江1年1代,以幼虫进行越冬。4月开始活动,5月下旬幼虫老熟开始化蛹,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幼虫在瘤苞作茧越冬。

防治方法:1)加强林地管理。生产上造人工混交林,减少造人工纯林林,该虫性喜光,造林要提高林分的郁闭度,减少该虫的危害。2)选择春季对林地进行虫害调查,及时摘除越冬的虫茧,并集中烧毁。3)成虫具有趋光性,在虫害发生林地,集中布置黑光灯进行诱杀。并集中烧毁。3)一旦发现低龄的幼虫,及时喷施55%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或50%磷胶乳油1200倍液。几种药剂交叉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4.1.2赤松毛虫。赤松毛虫是危害严重的虫害。大发生时,造成植株死亡,生产上必需及时预防该虫的大发生。

危害特征:1年1代。以3~5龄幼虫在果翅皮下和落叶丛中越冬。早春对植株进行危害,取食当年生的针叶。6月幼虫老熟化蛹,7月成虫开始羽化产卵。8幼虫陆续孵化,1~2龄幼虫群集进行危害,啃食针叶,一直危害到植株休眠,3~5龄时即下树到落叶丛中越冬。

防治方法:1)生产上要营造混交林,避免营造人工纯林。2)保护灰喜鹊、大山雀等天敌,利用天敌对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3)利用松毛虫晚秋下树,早春上树危害的生理习性,在树木胸高1.2m处,用菊酯毒笔划环或绑毒绳喷聚酯类药环,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4)幼虫大发生时,及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85%的敌百虫1200倍液喷施。

5)秋季植株休眠期前,用苏云金杆菌喷施整株,控制幼虫越冬。6)利用其趋光性,林内布置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并集中烧毁。

4.2病害

4.2.1根腐病。是由真菌和线虫及细菌等引起的病害。通过土壤中的水分,地下害虫等媒介进行传播。主要危害青扦云杉的幼苗。发病较严重时,造成植株叶片萎蔫,叶片发黄,严重时叶片枯萎死亡,直至整个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1)生产上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增加植株的抗病性。 2)播种前种子用0.5%的粉锈宁拌种。3)使用多菌灵对苗床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4)发病较严重时,要及时用甲霜恶霉灵500倍液喷施,进行化学防治。5)由于主要是地下害虫传播,所以要防治地下害虫的危害。

4.2.2叶枯病。是青扦云杉常见的病害。该病在6~9月发生。植株下部叶片发病较重。叶缘和叶尖侵染时,有不规则状的病斑,深褐色,严重时病斑上产生深色的小粒点,致使叶片枯萎死亡。防治方法:1)秋季植株休眠期,要彻底清除圃地的病叶、枝等,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菌。2)加强田间管理,遇到雨季及时排水,遇到旱季,及时浇水。追施腐熟的农家肥,通风、透光。3)一旦发病,要及时喷施55%托布津700倍液,或35%甲霜恶霉灵500倍液,或60%代森锌600倍液等,多种农药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1]周彪 ,宋小双, 毛子军,等.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6(6):34-35.

[2]董金宝.赤松梢斑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 34-35.

[3]曾菊平, 戈峰 ,苏建伟,等.我国林业重大害虫松毛虫的灾害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10(3): 451-459.

[4]侯陶.中国松毛虫防治研究进展[J].森林病虫通讯,1993(2):1352-1356.

[5]孙绪艮, 韩瑞东.赤松毛虫越冬幼虫抗寒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15-320.

[6]温秀军 ,李文皋.赤松毛虫幼虫种群食叶量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4):41-48.

[7]张志金, 陈华盛.鸟类对赤松毛虫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1992(2): 34-39.

2016-05-28

S791.245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6.04.033

猜你喜欢
松毛虫长约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是谁吃了松毛虫
松毛虫家族覆灭记
蚂蚁大战松毛虫
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厘米和米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