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贤才则天下治

2016-02-01 11:24侯建良
月读 2016年2期
关键词:贤才魏徵太宗

侯建良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新兴政权建立后,都面临治理问题。有的治理得比较好,出现治世、盛世;有的治理得较差,或者很差,从一开始就乱象丛生,不长时间就走向灭亡。这里面有什么规律没有?古人的回答是:有规律。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说:“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兄弟也说:“天下之治,由得贤也;天下不治,由失贤也。”

中国历史上有几代有名的治世盛世,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这些治世盛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时期政治比较清明,有一批贤才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从而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治世的领导者都有很强的用贤致治的自觉意识和视才为宝的爱才情怀。

唐太宗:用贤才而天下治

唐太宗是一位头脑清醒、重视用人、从谏如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家。据《贞观政要·择官》载: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大臣讲:“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十三年(639),唐太宗又对身旁的大臣们说:“朕闻太平之后有大乱,大乱之后必有太平。承大乱之后,即是太平之运也。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这段话简洁而有深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讲规律,认为大乱之后必有太平,继隋末动乱之后,唐朝应是太平之运。表明唐太宗求治心切,同时也对实现治世充满信心。二是讲实现太平的办法,“惟在用得贤才”。这里说“惟在”,是强调唯一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唐太宗爱惜人才、求贤若渴、重视发挥贤才作用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活跃在太宗周围的大臣们,有的是早就追随左右的旧臣,有的原来是为敌对势力效力的谋臣武将。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唐太宗都一视同仁,一律重用,并做到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他身边已罗致了一大批人才,却仍然批评宰相们不注意抓求贤这件大事。只要一发现人才,他就要分秒必争地把他们拉到自己身边。贞观三年(629),有一个出身贫苦的平民,名叫马周,他到了京城长安,做了中郎将常何的家客。正赶上唐太宗令百官上书论治国得失,常何胸无点墨,提不出什么建议,便让马周代笔。马周替他写了二十余条。太宗拿到常何的上书后,大吃一惊,因他对大臣们的才能了如指掌,他认为常何写不出这样高水平的东西,便追问常何,常何老实承认是马周写的。唐太宗马上召见马周,在通知马周来见而马周尚未到达的这段时间里,唐太宗先后四次派人去催促。太宗见到马周后,谈得非常投机,当即任命马周为监察御史,以后又升任中书舍人,最后马周担任中书令一职,还代理吏部尚书。

魏徵原来是李世民之兄李建成属下的官员,他曾经劝说李建成及早除掉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他了解魏徵的为人和才能,因而非但没有杀魏徵,还加以重用。魏徵为人正直,敢于直言,所谏事项,前后达二百多件,受到太宗的嘉许。

《资治通鉴》有这么一段记载:魏徵状貌不过中等,而胆识过人,善于劝说皇帝回心转意,经常是犯颜直谏,有时碰上皇帝大怒,魏徵仍神色自若,最后皇帝也只好收威息怒。有一次,魏徵从城外办事回来,对太宗说:“听说陛下您要到南山游玩,外头车马都准备好了,而最后没去,这是为什么?”太宗笑着说:“当初确实想去玩来着,由于怕你责怪,所以终止啦。”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特别好的鹞鹰,非常喜欢,将鹞鹰架在胳膊上,玩得很开心,突然望见魏徵向这边走来,急忙将鹞鹰藏于怀中。魏徵故作不知,跟太宗没完没了地说事。由于时间过长,鹞鹰竟被憋死在太宗的怀中。a按说,偶尔出外游玩一次,玩一下自己喜欢的宠物也没有什么,但他担心魏徵批评他玩物丧志,所以主动中止了出外游玩和逗弄宠物的活动。

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贤惠的女人。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深明大义,经常在唐太宗面前说忠臣贤才的好话。为了表彰魏徵的忠直,她给魏徵赏赐钱和绢匹,并让人传话说:“听说您正直,所以给您赏赐,您要保持这种正直品行,千万不要改变。”

有一次太宗下朝,气冲冲地说:“早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问跟谁生气,太宗说:“魏徵经常在朝堂上反驳我,让我下不了台。”皇后听后便退出去,换了朝服回到庭上。按照规定,只有在受册封、祭祀、朝会等隆重场合,皇后才穿朝服正装。所以,唐太宗很吃惊地问其原因。皇后说:“我听说‘主明臣直’。现在魏徵这么‘直’,肯定是由于陛下您的‘明’才这样啊,我敢不祝贺吗?”唐太宗听后转怒为喜。b

唐太宗的爱才不是装点门面,博取名声,而是真爱、真用,而且真动感情。魏徵去世后,“太宗亲临恸哭”,并亲自为魏徵写了碑文,又亲自书写到碑石上。他对旁边的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现在魏徵去世,就失去了一面镜子!”一边说一边哭,“泣下久之”,哭了很久才止住。a

由于唐太宗的爱才、揽才、用才、护才,他的周围逐渐聚拢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唐太宗命人为其中最优秀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二十四位功臣在凌烟阁画像,以示表彰。当时的唐王朝,可以说是贤才济济,群星灿烂,这也正是出现贞观之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视贤才为治国之宝

朱元璋在用贤治国方面也有着很强的自觉意识。他虽然在争夺天下时已笼络了一批优秀人才,但他明白,胜利之后,要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些人才还远远不够。打天下需要贤才,治天下同样需要贤才,而且需要各类贤才。朱元璋在做皇帝前夕,就派人带着钱和帛“求贤于四方”。即位后,“洪武元年征天下贤才至京,授以守令(地方长官)”。同年冬天,又派一些官员“分行天下,访求贤才”。几年后,又设置许多科目,令有关部门“察举贤才”,不论出身贵贱,“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b。

朱元璋之所以如此重视用贤治国,是因为他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到位,指导思想比较明确。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对中书省的大臣说:“今天下已定,致治之道在于任贤。”c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又下诏说:“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所以能飞得又高又远,是因为它有羽翼啊;蛟龙之所以能够翻腾跳跃,是因为它有鳞甲啊;君主之所以能使国家实现大治,是因为有贤人辅佐他。如今在野人士中有德才优秀者,有关地方和部门要进行举荐,以礼相待,护送到京,我要任用他们,目的是实现国家大治。”a

朱元璋之所以对用贤治国的认识如此深刻,一方面是由于他在“打天下”中对招贤用贤的重要性有切身体会,另一方面是他认真总结了元朝由兴而亡的历史教训。在即位前夕(1364),他对朝廷大臣说:“(元朝)建国之初,辅佐朝政的大臣们都是贤达之士,由他们举荐的人也都是品德优秀的君子,治国政绩很像个样子。但到了后来,小人擅权,奸邪竞进,他们任用自己的亲朋故旧,结党营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贪婪无耻,从此国家法度日益松懈,朝纲不振,以至于土崩瓦解,最终不可救药。”b正是元朝兴亡的教训使朱元璋深刻认识到:用贤才则天下治,失贤才则天下乱。

朱元璋的皇后姓马,也是一位贤内助,史称马皇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朱元璋经常在群臣面前夸她贤惠“同于唐长孙皇后”。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后,命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他们攻下元朝都城后,将搜获的传国玉玺送到南京,朱元璋非常高兴。马皇后却说:“元朝有此宝物而不能保住天下,这说明帝王应当拥有自己真正的宝物。”朱元璋说:“我明白你说的意思是‘得贤为宝’。”皇后拜谢说:“确实就如陛下所说,希望陛下能得到贤人共同治理天下。”朱元璋听后感叹不已,称赞道:“你说的真是至理名言啊!”a

应该说,在朱元璋的頭脑里早已有了得贤为宝的概念,马皇后的提醒无疑又加深了他的认识,使他的认识更加明确和坚定。朱元璋在多种场合都强调了贤才即是国宝的观点。洪武六年(1373),他在一道诏书里说:“贤才,国之宝也。”b洪武十二年(1379),他对礼部大臣说:“管理国家,不是一个人所能独自办到的,必须选用贤才而后才能实现天下大治。所以,为国得宝,不如荐贤。”c可以说,朱元璋这些关于用贤致治的论述和视贤为宝的观念,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用人思想,给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贤才魏徵太宗
肱骨良臣魏玄成
五张羊皮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唐太宗何以怒砸魏徵墓碑
以诚相待
太宗纳谏
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敢于说真话的王珪
英武太宗亦多情
王贤才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