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漏乳的中医治疗

2016-02-02 02:16郑文宾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肝胃乌梅舌质

郑文宾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213300)



产后漏乳的中医治疗

郑文宾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213300)

产后漏乳是指产妇在哺乳期间,不经乳儿吸吮,乳汁自然流出或随泌随溢,乳汁不足以哺养乳儿。据统计,本病发病率占产妇的20%左右,严重影响了母乳喂养的质量。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功能性障碍或精神因素有关,治疗上没有有效方法。而中医可以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常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气虚失摄型

妇女产后耗伤气血,或产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以致中气不足,固摄无权,故而乳汁自溢。主证:乳头未经乳儿吸吮,乳汁自然流出,或随化随出,乳房柔软不胀,乳汁清稀,精神疲乏,气短乏力,纳谷不香,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治拟补益中气,佐以固摄。方选补中益气丸加减。常用药为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升麻、柴胡、芡实、五味子。偏于气阴不足者可加麦冬、乌梅、炙甘草。偏于阳气不足者加川续断、肉桂、干姜。

肝胃郁热型

产后情怀不畅,精神抑郁,或素体精神忧郁,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伤乳络,可迫乳外出。主证:产后漏乳,质地黏稠,色黄白相间,乳房轻度胀痛,头晕胁痛,口干口苦,精神抑郁烦躁,舌质暗红。苔薄,脉弦或滑数。治拟清肝和胃泄热,佐以固摄。方选化肝煎。药用青皮、栀子、陈皮、泽泻、枳壳、浙贝母、白术、白芍、蒲公英、牡丹皮。乳汁夹有少量血液可加白茅根、仙鹤草。头痛者可加白蒺藜、钩藤。

肝肾不足型

产后耗气伤血,血去阴伤,阴液不足,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迫乳外溢。主证:产后乳汁自出,质黏量少,乳房柔软,口干欲饮,手足心热,寐差梦多,腰酸,舌质偏红,苔薄少,脉细数。治拟滋阴养血,清热疏肝。方选滋水清肝饮。常用药为当归、熟地黄、白术、白芍 、山萸肉、煅龙骨、煅牡蛎、山药、牡丹皮、栀子、柴胡、泽泻。伴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莲子心;汗多者加碧桃干、浮小麦。

肝郁脾虚型

产后气血耗伤,产妇既有中气不足,失于固摄的一面,又有肝血不足,化火生热的一面。主证:产后漏乳,乳房胀痛,情绪抑郁烦躁,口干口苦,神疲食少,脘腹饱胀,大便偏溏,舌质淡红,苔薄,脉虚弦。方选丹栀逍遥散合四君丸加减。常用药为牡丹皮、栀子、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苓、薄荷、党参、煅龙骨、煅牡蛎、乌梅。如脾虚食少便溏者去当归加炒山药、砂仁;气郁化火出现口苦、头痛、烦躁者,加川黄连、香附。

体会

产后乳汁自出,主要是由于产后气血耗损所致。临床上以气虚失摄型为主。然而临证时气虚失摄型单纯出现的比较少见,往往与其他三种类型兼夹出现。脾胃气虚的同时又兼有血虚化火生热、肝肾不足等表现。本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固摄药,如中气不足型加芡实、五味子;肝胃郁热、肝肾不足型加煅龙骨、煅牡蛎、乌梅,避开麦芽、焦山楂、神曲等回乳药。治疗肝郁脾虚型用芡实、五味子、乌梅。肝胃郁热、肝肾不足型避免使用过于寒凉之药,以免耗伤脾胃之气。肝胃郁热日久也可伤阴,造成肝肾不足。故治疗中应注意不可过用香燥之品,以防耗伤阴血,多用佛手、合欢皮、香橼等理气而不伤阴之药。

2016-02-29)

猜你喜欢
肝胃乌梅舌质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木蝴蝶
乌梅水泡脚治足跟痛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老拉肚子,喝乌梅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