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2016-02-02 02:16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多汗砂仁参苓

徐 丹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510130)



参苓白术散儿科临床应用举隅

徐 丹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510130)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受到恣意溺爱,喂养不当,营养失衡,会使小儿的脾胃较容易受到损害,加之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从而使小儿易出现脾虚夹湿的临床证候。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夹湿证,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荨麻疹

患儿,男,9岁。因“反复皮疹半月余”为主诉于2012年12月9日就诊。患儿半月前食用海鲜后出现皮疹,当时外院对症处理后瘙痒减轻,皮疹消退。但病情反复,以风团样皮疹为主,瘙痒,接受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瘙痒缓解,但皮疹未完全消退,以肘窝、腘窝、腹股沟处明显,搔抓后抓痕明显。现症见:肘窝、腘窝、腹股沟处风团样皮疹,略瘙痒,无发热,纳呆,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辨证为脾虚夹湿,治以健脾祛湿、祛风止痒为法。药用:太子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白扁豆、山药、蒺藜、白鲜皮、茵陈各10 g,苦参8 g,砂仁、蝉蜕、甘草各5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12月13日二诊:瘙痒皮疹均明显减轻,减苦参,加山楂、神曲各5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

12月16日三诊:皮疹基本消退,胃口较前好转,减蒺藜、白鲜皮、蝉蜕、薏苡仁,加麦芽、稻芽各10 g。

12月20日四诊:守三诊方5剂。服后病愈。

多汗

患儿,男,4岁。因“多汗,活动后明显半月”为主诉于2013年10月14日就诊。患儿1个月前曾因肺炎在外院住院治疗2周,治愈出院后家长发现其较以往容易出汗。症见:多汗,活动后明显,胃纳可,大便偏溏(冲厕时难冲洗干净),每日1次。舌淡红,苔白,脉细。辨证为气虚夹湿,治疗当以益气健脾、祛湿敛汗为法。药用:茯苓、白术、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藿香各10 g,莲子、砂仁、桔梗、甘草各5 g,糯稻根、麻黄根各15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10月19日二诊:诉出汗情况较前减轻,大便仍偏溏,但无冲厕不净,原方减藿香,加煅龙骨、煅牡蛎(先煎)各20 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10月23日三诊:多汗明显改善,减煅龙骨、煅牡蛎,继服2周后症状基本消失。

餐后困倦

患儿,女,13岁。因“困倦乏力月余”为主诉于2014年12月22日就诊。患儿诉近期无明显诱因出现困倦乏力明显,三餐后一定要小憩一下才有精力学习,夜晚睡觉时有头晕头重感觉。症见:困倦乏力,餐后明显,夜卧头身困重,胃纳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厚,脉缓。辨证为脾虚湿困,治以健脾祛湿、醒脑开窍。药用:党参、茯苓、白术、莲子、白芷、佩兰各10 g,石菖蒲、薏苡仁、山药各15 g,砂仁、甘草各5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12月28日二诊:诉夜卧头身困重消失,仍易困倦,减白芷、佩兰。6剂,水煎服,每日1剂。

1月3日三诊:餐后困倦情况好转,续服中成药参苓白术散1周,病愈。

讨论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主证为脾虚湿盛泄泻[1]。小儿生理具有“脾常虚”的特点,南方地区潮湿多雨,小儿在病理方面很容易出现脾虚湿困的各种临床症状。在临床上,辨证准确,对症用药,定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1]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49.

2016-02-15)

猜你喜欢
多汗砂仁参苓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打嗝不止嚼砂仁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红楼梦》中的人为何饭后喜嚼砂仁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阳春春砂仁年产值超16亿元
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