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在手风琴作品中的运用
——以《小河淌水》为例

2016-02-02 19:18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手风琴小河民歌

王 艳(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民歌在手风琴作品中的运用
——以《小河淌水》为例

王 艳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由姜杰将其改编为手风琴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对手风琴作品《小河淌水》的音乐进行分析,来了解中国的民歌在手风琴作品中的创作风格以及演奏技法。通过这首作品来看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风格手风琴作品的发展现状。

手风琴;创作风格;演奏技法

手风琴作为一种键盘乐器,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的发明创造是借鉴我国古代乐器----笙的发音原理,经过不断地改良和创造,直到1859年它的基本结构和性能才逐渐完善并基本定型,发展为与现代手风琴比较接近的早期手风琴。手风琴自传入中国已超过100年,自手风琴传入到现在,手风琴结构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其基本性能及结构都得到较大提升,音乐表现力极强,因此这种乐器吸引众多音乐人关注,很多音乐人使用手风琴作为创作引子。由于手风琴具有固定音高且其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等许多特点,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调动全身的感官,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艺术综合素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接纳。手风琴虽是舶来品,但是结合本民族的音乐风格,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作品《小河淌水》就是一首拥有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的音乐作品,本文就以《小河淌水》为例进行分析。

一、《小河淌水》简介

《小河淌水》源自云南。云南弥渡地区是一个音乐底蕴较强的地区,《小河淌水》是一首汉族山歌,又可称之为调子,诞生于1947年春。追根溯源,《小河淌水》改编自当地民歌《放羊调》,改编者为尹宜公,并发表于《教学唱》第二期上,与家喻户晓的《茉莉花》齐名。《小河淌水》旋律优美,是典型中国文化歌曲,通过六十多年的沉淀仍旧挺立在音乐森林中,经久不衰,由此可见其文化底蕴之强。很多音乐人都对《小河淌水》进行改编,制作为具有较强现代意义的歌曲,并结合舞蹈、交响乐、民乐等形式表现出来。《小河淌水》在音乐艺术上不断升华,表现形式不断丰富,充分展示了人们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憧憬。

《小河淌水》通过声音与自然有效结合,展现了超自然人性美。音乐无国界,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人们对音乐存在共鸣。世界各地人们都对《小河淌水》喜爱有加,西方人亲切的将其称之为“东方小夜曲”。基于云南弥渡这片土地的人文情怀使《小河淌水》带有一定神秘感。弥渡人同《小河淌水》有不解之缘,虽然从诞生至今已经超过六十年,但其优美的歌词依旧萦绕在人们耳边。弥渡人更是将《小河淌水》作为世代传唱的歌曲,走在弥渡不经意间就能够听见《小河淌水》的旋律。通过吟唱《小河淌水》,弥渡人不断抒发对美好的追求,阐述世世代代的梦。从歌词来看,《小河淌水》讲述淳朴自然的情怀,富有想象力,从旋律中能够听出美丽少女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亦是一首优美的民歌。在音乐的长河中,众多知名音乐人都翻唱过《小河淌水》,例如彭丽媛、黄虹、谭晶、龚琳娜等著名歌星都演唱过该歌曲。凭借其优美的旋律,轻松、抒情、浪漫的艺术特点,动情的歌声使不分国籍和年龄的人们都产生了对爱情、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美的感受,使人在听歌过程中充满诗情画意,音乐带动听歌人思绪,遨游在联想中。

二、手风琴版曲《小河淌水》的创作风格

《小河淌水》一直以来都是云南人民的骄傲和自豪的资本,目前小桥流水已经通过各种乐器展现出来并广为流传,传唱度经久不衰,已经成为印刻在云南人民心中的音乐字符。《小河淌水》不再只是一首歌曲,更能代表当地精神文化。通过《小河淌水》不难发现只有同民族文化相结合才能够保持艺术持久性,并同该民族一同屹立于时间长河中。《小河淌水》手风琴曲改编主要通过将西方音乐技巧同中国民歌演唱手法相结合,因此通过手风琴表达出来不仅具有明显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还兼具西方音乐风格,手风琴更是通过《小河淌水》将其独特演奏手法充分表现出来。本曲旋律朴实自然、清新优美,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乐曲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思念之情。全曲旋律采用的是民族五声羽调式,围绕五个乐句的主题音乐进行发展变化。仔细聆听能够感受到其悠扬自然的旋律,地域特色明显,充分反映云南当地文化。从形式上而言,云南民歌不仅种类丰富,且具备明显的当地特色。云南民歌中最为著名的是其山歌和与之相呼应的舞蹈。云南民歌清新脱俗,豁达开朗,表达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扬。云南民歌注重将歌词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在民歌形态运用上极力展现自我特征,例如在音阶形式上采用无伴音五声音阶的徽调式和羽调式。通常来说,羽调式旋律表现形式主要为la、do、la、mi为骨干和以la、do、re、mi形式展开。在旋律上具有明显非均分律动,云南当地民歌均通过此种形式展开。《小河淌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向外传达我国劳动人民具有的无穷智慧,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弘扬,群众精神文明得到极大丰富。《小河淌水》在各种场合通过个人独唱、二胡结合人声、音乐独奏、乐器合奏、合唱等众多形式进行表演,《小河淌水》的艺术性得到极大发挥,在各种表演形式中《小河淌水》生命力不断增强,更为其自身增加一丝迷人色彩。

三、《小河淌水》的演奏技法分析

手风琴曲《小河淌水》是由手风琴演奏家姜杰改编,这首乐曲为降b小调,作者在演奏技法中“通过增加手指在琴键上的运动频率发展出各种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起到提升《小河淌水》音乐风格作用,还能够提升演奏者手法熟练度,一举两得,并促进《小河淌水》乐曲别具一番风格。” 经过重新定义改编后可将手风琴分为引子、主题呈示段、对比性中段、动力再现段落以及尾声几个部分。结合《小河淌水》歌词原本蕴意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结合手风琴独特描述手法,将《小河淌水》结合云南弥渡当地人文特色营造出吸引听众的唯美意境。

《小河淌水》的创作是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加上西方的作曲理论技法结合而成的。在和声上,中、西文化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和声的运用也有所不同,手风琴并非中国传统乐器,在文化上有一定差别,因此通过手风琴将中国风式歌曲的灵动性表达出来并不容易,因此在手风琴曲改编中国歌曲时采用特殊手法扬长避短,发挥手风琴乐器特色。如在手风琴版《小河淌水》的乐谱中可以看到,乐曲中多数地方都采用复调织体表现形式,发挥手风琴自身特色并避免其不足的出现。和声的效果、震颤风箱的运用以及对于水波的模仿,将手风琴演奏同《小河淌水》充分融合起来。下面对乐曲进行分析:

(一)引子部分的演奏由弱奏渐渐开始,首先将装饰音加音程长音结合,再此基础上融入中国古典乐器琵琶,链接为三度颤音,颤音的演奏注意手指的灵活、轻巧,颤音的运用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给人一种宁静感,使人仿佛置身情景之中。

(二)主题音乐:主要描写天上皎洁的明月,地上潺潺流淌的小河,右手旋律声部的演奏音色一定要清晰、优美,富于形象感,描绘出阿妹思念阿哥,有感而发通过乐曲形式表现出来。对左手部分旋律表达形式主要通过贝司大和弦演奏,通过音和弦的有效结合,营造出朦胧混沌之感,给人营造出月光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意境,从阿妹角度来看如同阿哥在远方同阿妹互相传情,仿佛身临其境。

(三)再现主题旋律: 强有力的主和弦结束后,主旋律适时出来。跟主旋律第一次出来时不同,其存在意义并非随意、优美,而是起到呼应作用。通过手风琴技巧中的连奏形式来表现音乐的歌唱性,在演唱基础上结合复调织体写作音乐的手法,描绘出男女二人互诉衷肠的感人场景。呈示部分结束后,随之具有强烈对比意义的中间环节。这部分在节奏上不断加快,节奏同云南弥渡当地舞蹈节奏相似,将歌曲传达的情绪由自由悠扬过渡到热情高昂,犹如火把节那种热烈和高亢,让人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一起舞动。例如在最后部分的演奏方式为左右手交替演奏形式,如同热恋中的男女当面对唱一样,通过旋律传达出恋人们随着音乐的起伏踏歌而舞的情景,以及积极的生活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期盼。

(四)高潮加结尾部分:八个小节上行十六分音符由弱渐强,将乐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部分,激发了人们的感情,宣泄了情绪,所有的情感一触即发。接着,经过比段落和再现段落的铺垫,音乐笔锋一转,对人物感情的刻画更加细腻,在写作手法上采用的是复调织体写法,旋律的线条起伏较大,歌唱性很强,通过歌唱性的旋律来渐渐平复高潮后热烈的情绪,这时候乐曲对人类情感拿捏恰到好处,便显出唯美意境,在需要时变换气氛,这就是精品之作的独到之处。

四、结语

五千年的历史渊源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受传统文化的长期耳濡目染,使我们对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感受。民族音乐根植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与民族文化息息相通。“若要手风琴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创作出更多具备吸引力、风格独特、层次分明、品味独特的中国特色手风琴作品。”手风琴作为一件西洋乐器在中国的发展及演变能够促进中国相关作品不断创新,中国拥有一大批手风琴爱好者,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将其不断地传承下去、发展下去、创新下去。许多作曲家能够从音乐的形态分析入手,以其所表现的民族特色为视点,分别从创作风格、演奏技法、创作思想、审美观点等不同角度来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创新,力求实现中国手风琴融入中国本土音乐风格,促进其本土化、民族化,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乐曲的精品——《小河淌水》这一手风琴作品,将作为我国歌曲艺术的珍品,保存在我国的音乐宝库中,将为后人经久演奏,不断传承,真正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广泛性和生命力。

[1]李锐.《小河淌水》的音乐创作与演奏技法解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12):177.

[2]朱春铃.《手风琴演奏与技法分析》[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62.

王艳,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手风琴教学与少数民族音乐方向。

猜你喜欢
手风琴小河民歌
贪吃的小河马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张之远问鼎第70届手风琴世界锦标赛
清澈的小河
Evalu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patic Injury by Traditional Drugs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手风琴音乐在室内乐实践中的研究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中国手风琴发展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