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
[摘 要]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派出大量间谍来华,从事窃取中国情报的工作。为了获得中国的情报,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日本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将着重对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方式进行探究,以使人们对日本的间谍活动有所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甲午战争;间谍活动;方式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090 — 02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日本野心急剧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称霸亚洲、进而征服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为了侵略中国,保证战争胜利,日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间谍人员,通过多种方式肆意搜集中国的情报。
一、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军事绘测
在战场上,地图被誉为“军队的眼睛”,是组织指挥作战不可或缺之物。敌对双方都会千方百计地获取对方地图,以期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把握战争的主导权。
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德川幕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与中国、荷兰进行一定程度的贸易,即便如此,日本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仍然知之甚少。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中国很快成为日本侵略扩张的主要对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为了能够战胜中国,不遗余力地获取中国地图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满足战争需要,日本中央情报机构早在1871年就设立了专门的测绘部门——间谍队,负责侦察地理和测绘编辑地图,并在1889年正式成立了陆地测量部。虽然受客观条件限制,测绘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参谋本部派往中国的间谍仍收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日本设立测绘部门“间谍队”后不久就开始了对华军事绘测。1873年6月,日本间谍福岛九成花费数月时间绘测台湾,为第二年日本侵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此后直至甲午战争前,日本派往中国进行军事绘测的人员不断增多:比如岛弘毅、石川浩太、青木宣纯(化名广瀬次郎)、小泽得平等人,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国东北、京津等地。海军武官井上敏夫按照参谋本部指示,“亲临渤海湾航道、大连湾、旅顺要塞、威海卫要塞、天津、塘沽等地,对地理水文数据和设防情况进行了详细侦查。〔1〕(P179)”他们的工作极为详尽:“从渤海直到山东下来的海岸线,硬是用铅垂线测量一遍,画了海图。他们的情报,详细到每个村庄有多少人、几口水井。”〔2〕(P64)甲午战争爆发后,为了能够顺利攻下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日军派出大量间谍在战略要地测绘地图,比如1889年,派遣木村丑德绘测山东;1895年2月,派人以金州为核心,绘测整个辽东半岛。“在山东半岛战役后,从烟台到威海卫、荣成、胶州湾一带的地形路况尽在掌握。”〔2〕(P65)
二、创办间谍组织
(一)玄洋社和乐善堂
甲午战争前,最早在中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的组织,是由日本浪人于1881年成立的“玄洋社”,这是日本陆军特务机关,是日本在隐秘战线上的主力军,其成员主要有山崎羔三郎、钟崎三郎、藤崎秀等。在甲午战争期间,他们行踪诡秘,四处打探情报,一般隐藏于日本侨民之中,一旦被清军抓获就自我了断以报效国家。
玄洋社的核心间谍之一是岸田吟香,他接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赫本研制的水溶性眼药配方,取名为“精锜水”,在中国开办上海乐善堂进行贩卖。他经营的上海乐善堂还涵盖出版业务,面向中下级阶层普及文化。当时中国人接受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孔孟儒家之道,主流书籍仍然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卷帙浩繁难懂。岸田吟香采用日本“文库本”形式由大化小出版,比如将《海国图志》拆分为《筹海篇》、《英吉利国志》、《俄罗斯国志》等袖珍本,由于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书籍颇受中国人欢迎,他本人也借此跻身于中国文人之列。为了便于从事间谍活动,他还在上海创办了“玉兰吟社”。岸田吟香曾向荒尾精建议:“最好化装成商人,在汉口设立乐善堂支店,可分头派人赴中国各地,既可掩人耳目,又可供调查费用。”〔2〕(P71)
日本在华谍报的中枢机构是1886年在汉口成立的乐善堂,它其实是兼药房和出版社于一体的上海乐善堂分号。汉口乐善堂主要由荒尾精负责,他野心勃勃,在刚从陆军教导团毕业时,就梦想“略取中国,然后施仁政,以图复兴亚细亚”〔2〕(P71),因而深受陆军大臣大山岩赏识。其他成员包括宗方小太郎、井深彦三郎、山内岩等。
汉口乐善堂有相当严密的组织系统:内部自称“我党”,谍报人员分为“内员”和“外员”两类,“内员”负责资料收集汇总和经营管理等,“外员”则多为一线间谍,要求从军事、经济角度进行实地调查,调查项目细分为土地、人口、阵营、运输、兵制等。汉口乐善堂间谍在外出行动时多以售卖眼药水和书籍为掩护,边走边卖以减少活动开支,他们收集的情报范围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
(二)日清贸易研究所
1890年9月成立的日清贸易研究所,是继汉口乐善堂之后又一家谍报机构,它位于上海英租界大马路泥城桥畔,由荒尾精、宗方小太郎等人创办。在创办日清贸易研究所的过程中曾得到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和大藏相松方正义的支持。
日清贸易研究所由荒尾精任所长(1890年11月以后由根津一代理),由于经费短缺,最后只招收了原计划招生人数的一半。日清贸易研究所学制为四年,其中一年为实地调查。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英语和中日问题等,目的是培养全面了解中国的“支那通”。
在甲午战争期间,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引起清政府注意,间谍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制定了周密的暗语系统,如“上等品”代表“旅顺口附近兵”;“中等品”指“大连湾附近之兵”;“谷类”代表“步兵练勇”;“杂货”指“炮兵”等。〔3〕
日清贸易研究所成立后一直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荒尾精等人可谓绞尽脑汁。藤岛武彦甚至返回家乡鹿儿岛,兴办纸草制造所。尽管如此,时隔三年的1893年6月,日清贸易研究所因资金困难不得不停办,所属学生大多留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志愿担当翻译、军事侦探等特殊任务。比如此前提到的藤岛武彦返回上海后,奉命扮成和尚到普陀山,会合潜伏在法雨寺的间谍高见武夫,结果双双被捕。正如上海地方当局截获的一份情报中所称:“倭人在沪设有日清贸易研究所,约七八十人,五月以前陆续散去,闻多改做华侨及僧服者,分赴京、津、烟、江、浙、蜀、鄂、闽、台各处。”〔2〕(P68)
三、利用其他身份作掩护套取情报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在华的日本间谍数目众多,但年龄不大,平均年龄仅19岁。他们大多在中国居住三年有余,对中国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为了配合日军征服中国,他们蓄发留辫、学习汉语;他们或以旅游观光为掩护,或装扮成书商、药商、渔民甚至乞丐四处侦查,足迹遍布中国所有的战略要地乃至滇、藏等边远之地。
1893年4月,日本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一行数人从东京出发,以旅游观光为名到烟台、天津等战略要地进行“实地考察”,以此来窥探清政府的整体实力和备战情况。清政府对此毫无防备,反而为其在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李鸿章等各级官员甚至以“上宾之礼待之”,陪同其“参观天津机器局;走访武备学堂;观摩步兵战术操练;登上北塘炮台观看炮兵操演;还对天津周边地形进行了观察。”〔1〕(P175)川上操六借此探知清政府战争准备不足,更加坚定了对清作战的决心。
在日本潜伏在中国的众多间谍中,宗方小太郎、山崎羔三郎比较引人注目。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宗方小太郎已在中国活动十年有余,有“中国通”之称。为了便于刺探清政府情报,他化名“北平”,在北京街头摆地摊卖书。甲午战争爆发后,为了掌握北洋舰队的动态,他奉命潜伏在烟台,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冒充中国人在威海进行探测活动,终于探得北洋舰队开往朝鲜的准确日期,并将这一重要情报经上海报告给大本营。日本联合舰队遂得以在9月15日部署于朝鲜黄海道大东沟附近,以逸待劳重创北洋舰队。明治天皇获悉他的特殊功绩后,命其穿着刺探情报时的中国服装,在广岛大本营破格接见他以示表彰。
山崎羔三郎,化名常致诚,字子恙,是日本谍报部门特训精通汉语的间谍翻译官,是“东方政策”的坚定信仰者。为了方便刺探情报,他努力学习南京官话,留发蓄辫,身穿马褂,将自己打扮成卖药商人;他风餐露宿、不辞辛苦,往返于云贵、两广等地。在清军进驻朝鲜牙山后,他自称华侨药商经常在兵营附近四处走动,详细了解到清军兵力、防御工事所在等。日军能够攻占牙山,山崎羔三郎可谓功不可没。在日清宣战当天,天皇接受了他和向野坚一等人的拜谒,这令他觉得“沐浴着无上的荣光,立誓舍身报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2〕(P76)后来他和钟崎三郎、藤崎秀在执行刺探金州军情任务时不慎落入清军之手并被清军处决,他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泷川具和在甲午战争期间为日军第二军成功登陆花园口作出了巨大贡献。他1892年被派往中国刺探情报,在天津法租界化名堤虎吉。他在华期间详细侦查了直隶海岸,烟台、旅顺等地的要塞炮台,辽东半岛黄海海岸一带,为日军第二军的顺利登陆铺平了道路。
四、其他盗取情报方式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式外,日本间谍人员还勾结中国的土匪恶霸,利用金钱、美色收买清廷官员,甚至悬挂他国军舰旗帜盗窃中国情报。
1888年,汉口乐善堂间谍藤岛武彦在赴新疆“考察”途中与水匪赵某结为厚交。赵某后来被清朝地方官府逮捕处死,并暴尸街头示众,藤岛武彦冒死将其尸体盗走埋葬,此举使赵某部下对他感激涕零,死心塌地为藤岛武彦搜罗情报。
被日本陆军誉为“三大中国通”之一的日本驻北京公使馆武官神尾光臣,自1882年从事对华情报工作以来,曾用金钱买通清朝军机处官员为自己提供机密情报,进而转呈日本参谋本部,为日本制定对华政策提供依据。神尾光臣还用同样的方式成功收买了李鸿章的亲信,对其进行严密监视,使刘鸿章的一举一动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1894年,潜伏在天津的日本间谍石川伍一通过清军低级军官汪开甲结识了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书办刘棻,利用金钱和美色满足其贪欲和色欲,使刘棻不断为自己提供军事情报,日本大本营根据石川伍一提供的情报及时调整兵力部署,在这年7月的丰岛海面成功偷袭了清军赴朝运兵船,使清军千余人全部葬身大海。
日本海军军令部曾编纂了一部《二十七八年海战秘史》。该书披露日本军舰曾靠冒挂他国舰旗,浑水摸鱼往来于黄海海域盗窃情报:“为不使敌人觉察我们的侦查行动,特悬挂外国军舰旗帜。”〔3〕(P60)
五、余论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与日本一衣带水的近邻中国成为日本首先侵略的目标。为了侵华战争,日本派出大量间谍人员来华,从事窃取中国情报的工作。为达目的,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军事绘测;二是创办玄洋社和乐善堂、日清贸易研究所等间谍组织搜集情报;三是装扮成游客、书商、药商等套取情报;四是勾结土匪恶霸,利用金钱、美色进行收买等方式盗窃中国情报。日本将窃取的情报通过电报源源不断地传给日本参谋本部,为其制定侵华战争政策提供依据,其结果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获胜,一跃成为亚洲强国。
〔参 考 文 献〕
〔1〕宗泽亚.清日战争〔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蒋丰.甲午战争的千条细节〔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3〕洲汇.大清国遭遇日本间谍群〔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