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2-03 07:40赵培明
黄河之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课题

赵培明

(河南省民权县第一初级中学,河南 民权 476800)



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赵培明

(河南省民权县第一初级中学,河南 民权 476800)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体态律动是一种音乐教学的方法,由二十世纪初瑞士作曲家、音乐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1865-1950)提出,它源于希腊语(Eurhythics)它的意思是,当人们听到或者感受到音乐的同时,身体便会油然而生、敏捷地、自然地、有节奏地用动作或姿势表现出来。

二、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必修课的音乐课程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体态律动,我们觉得是研究的一个方向,这种教学模式新颖多样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给他们一个想象的发展空间,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因此我们在2015年4月申报了本课题。现将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进展总结汇报如下:

1.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由赵培明任组长,耿钰、唐萌、刘忠英、吴娜、刘彬为课题组成员,成员之间互相配合,而且分工又明确,各负其职。

2.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我们的课题研究是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哪个阶段该进行什么,一目了然,为了把课题研究进行的有声有色,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逐步使课题研究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

3.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依据课题《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的档案资料、有会议记录、学习资料、活动资料、成果资料、改活动资料等档案。也就是说,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凭空想象的,有依据的。

4.学习了教育理论及研究方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体系,学习了课题研究的方法,明确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进行课题的研究。

5.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意见。为了更好地研究课题,我们要进行调查研究,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他们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作品等。

(1)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精心设计导入方式。例如我们在学习歌曲《送别》时,可以创设一个离别的场景,这样就加强了学习的直观性,营造出了一个浓厚的音乐课堂气氛。也就是说,想上好一节,必须找好切入点,而且还要恰如其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应多采取听唱法、律动法等进行教学,让学生一定要把节奏学好,音准掌握好,然后再加上肢体语言,让学生动起来,突出音乐这门课的特色、这样就能够把音乐表现的更加淋漓极致,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2)有了感情就会有想象,以至于形成创造性思维。按照歌曲的主题,鼓励学生自编自导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另外在把握歌曲的同时,那么情感世界也受到了感染和熏陶,进而激发了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三、阶段性成果

1.学习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体系,检索、研读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书籍、杂志、古今中外关于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文献资料等等,撰写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2.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中学生体态律动的状况,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3.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撰写笔记。

4.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案例

四、主要创新点

通过对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奥尔夫教学体系等先进教学系统的研究学习,在律动辅助节奏教学的基础之上,借鉴两套体系的精髓,将体态律动教学运用在中学阶段演唱教学、欣赏表演教学中,进行体态律动教学本土化尝试,并提出有效运用体态律动辅助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五、存在问题

我们在对体态律动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实验进行实践研究的同时,深深感受到这一教学理念是音乐教学非常精髓之处,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遗憾:第一,能够实际用于实践的时间比较少,这就给实践的深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二,参加实践的人数比较多,笔者无法深入的关注每一个进行实践的学生。第三,教师缺乏外出培训的机会,艺术教育领域的交流活动同语数英学科相比,少之又少,因此,我们更多的是在组内进行集体教研,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与同行的交流比较欠缺,教师的实践反思有了,但距离深刻的反思还有一定的距离,教科研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

对于体态律动,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进行广泛的研究,作为老师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深入钻研,不能存在于形式,而是要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下一步计划

1.下一步研究要充分利用时间,用于教学实践,尽可能的深入研究。

2.将实践人数分组,实行结对教学,并邀请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实验教学,争取在教学过程中能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3.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比如与外校教师联系并交流经验;到外校听课;网上听取教授讲座等等。

七、可预期成果

1.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要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撰写笔记,贯穿整个课题研究过程。

2.记录典型教育的案例,直至课题研究结束。

3.总结研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体态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JCJYC151414132)
book=18,ebook=20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课题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