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古城郭建置论略

2016-02-03 08:03张循罗自强
广西地方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京华城门柳州市

张循,罗自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柳州古城郭建置论略

张循,罗自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007年10月柳州市政府扩修雅儒路,发现一块立于解放初期的文物保护标志碑,碑文标明此处为修建于明洪武四年(1372)的破城门遗址。结合有关史料,梳理出柳州内、外城郭建置史,并澄清了有关柳州城郭建置记述中的其他一些问题。

柳州;城郭;建置

2007年10月,柳州市政府决定对雅儒路进行扩修,以改善该路段的交通环境,缓解市中心一带的交通压力。施工排查过程中,在雅儒新居C栋正前方3.9米处发现一块立碑,经勘查,该碑原是1964年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竖立的一块文物保护标志碑,碑体下半部深埋路基之下,碑文仅显露一半左右,但是字迹清晰,后经发掘,辨识碑文全文如下:

此处是柳州市文物古迹破城门遗址,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2),天启三年二月十六日重修栅楼,公元一九六四年八月卅一日因修马路拆除。

经过走访常住该地段的老人,一致指认此处确实有一个破城门,年代比较久远,解放初因雅儒道路维修拆掉了,由于外形破旧,附近居民习惯以“破城门”称之,约定俗成,反而淡忘了它的原名。柳州市艺术馆练日贵先生在2006年“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征文活动中曾经写有《柳州有个破城门》一稿,经过比对,记的就是这一处古迹。又蒙练日贵先生捐赠解放初关于破城门的一副水彩画,更直观地呈现了该处文物古迹的旧貌。柳州市博物馆馆长刘文指出,此处破城门原是柳州外城郭的西端城楼,更接近于破城门的原始真相。《柳北文史》1992年七、八辑刊载了黄惠的《柳州待苏楼与王拯〈待苏楼记〉》一文,以王拯《待苏楼记》为发端,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柳州外城郭的沿革情况。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问题予以考证,并由此涉及柳州城郭记述史的其他问题,以便更全面地揭示柳州城郭的建置情况。

一、柳州城郭史述

柳州城郭肇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明洪武初,将元朝设置的诸路先后改为府,加上正统四年(1439)设置的思恩府和嘉靖七年(1528)设置的田宁府,今广西境内先后设置17个府(含土府),柳州府即是其中之一。清袭明制,在今广西境内设置13个府级政区,柳州府仍是其中之一。有关柳州城池的记载,详见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修讫的《柳州府志》。乾隆《柳州府志》卷13《城池(马平县附郭)》记载:

府城唐宋时俱系土城,至元祐间知柳州毕君卿重筑,在江北旧治。咸淳初徙州治于龙江南今柳城县地,迄元俱无城郭。明洪武元年迁府治于马平。四年,县丞唐叔达始筑土城。十二年,指挥苏铨等拓之,易以砖。东西三里,南北二里,高一丈八尺,周围七百四十八丈。窝铺四十五间。垛口九百三十七个。为门五:东门、西门、镇南门、靖南门、北门。城外环水如带。明嘉靖二十四年,总制张襄惠公平五都蛮,乃以余饷奏筑外罗城。起西环北东,首尾皆际江。长五百九十丈,高一丈四尺。为三门:东曰宾曦,正北曰拱辰,西曰照临。明末圮。[1](清)王锦.柳州府志卷13城池·马平县附郭[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178.

清代柳州府“府治在省城西南,附郭曰马平县”[2](清)王锦.柳州府志卷2地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37.,“马平县为附郭首邑”[3](清)王锦.柳州府志卷2地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38.,《后汉书·郡国志》指出:“凡县名先书者,郡所治也。”清代马平县为柳州府治之所在,故称“附郭首邑”。因此,上文所载马平县城郭,即为柳州府城郭无疑。只是明洪武四年所筑城为土城,至洪武十二年(1379)才改为砖墙,即保存至今的东门城楼城墙及曙光中路城基部分。清康熙五年(1666)、康熙五十三年(1714)、雍正三年(1725)和乾隆三年(1738)地方官吏屡次修葺[4](清)王锦.柳州府志卷13城池·马平县附郭[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178.,因此今日地面留存可见的柳州古城楼和城墙呈现出明清两代建筑的特点。比乾隆《柳州府志》稍晚修讫的乾隆《马平县志》,基本上袭用《柳州府志》的记载,在史料上无甚增益。

苏铨是明初柳州筑城的重要人物,据乾隆《柳州府志》记载:“洪武初为柳州卫指挥佥事,谋略过人,创公署,整军实。”[5](清)王锦.柳州府志卷24名宦[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99.其“整军实”应包括用砖加固柳州城墙的政绩。又:“苏铨,本卫指挥,明初柳郡向无城郭,洪武四年,县丞唐叔达始筑土城。十二年,诏易以砖。工程浩大,同官相互推诿。上命铨董其役。铨慨然独任,不辞劳,不惜费,未及两载,工竣。其墉屹屹,固如金汤。”[6](清)王锦.柳州府志卷40杂志[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727.柳州城墙以砖易土,看来是明朝中央政府的命令,而苏铨以个人的魄力实行之。柳州为明代广西的重镇,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咏柳州城戍守》诗,诗云:“城居边徼垒遐荒,烟瘴盈眸疠气忙。旦暮海风摇屋树,春秋溪水泛篱墙。思军久戍炎蒸地,重镇还劳绥辑肠。但愿昊穷舒造化,洗清郁结离同乡。”[7]刘汉忠辑.柳州诗文征[M].香港:新世纪国际金融文化出版社,2000:27.柳州虽然地处边疆,却是明朝边徼重镇,明太祖明知其地环境恶劣,也不得不派军戍守,由此有慰藉驻军的诗咏。清代汪森编辑的《粤西文载》记载明代苏濬论柳州云:“乃其形势,东北连昭、桂,西南接黔、邕,控扼番落,封疆不啻千里。众流逶迤与牂牁会,边于夜郎,为骆粤要害,足以控制诸蛮云。”[8](清)王锦.柳州府志卷2地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37.足见明朝政府对柳州府的重视。乾隆《柳州府志》云:“柳郡虽僻处荒服……然内杂苗、獞,外连楚、黔,近则三都、五都,远则古州、通道,皆昔日之凭恃险阻以梗化者。”[9](清)王锦.柳州府志卷2地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37.何丽指出,由于古代广西所处的宏观区域中复杂的民族、军事关系,民族矛盾贯穿了粤西少数民族接受汉儒文化的整个历史,中央王朝在解决一次次的民族矛盾中,逐步部署、完善广西区域城市的军事防御体系,先后建立桂林、柳州、南宁、梧州这四个地方军事据点,以控制来自云、贵、桂西北“蛮夷”、交趾以及粤东的地方反抗。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在省会之外的要地设置按察分司,逐渐演变为分巡道。洪武二十九年(1396),在柳州设置右江分巡道,道治柳州府马平县,下辖庆远、柳州二府,合称“柳庆”。分巡道设置的起因虽为防治贪腐,但广西右江道却带有明显的军事防御目的。该地区主要防御弹压桂西北的“獞猺”叛民,稍微“开化”的庆远府是这个联合防区的前哨,更为“向化”的柳州府是其后援。明朝将右江道治设在柳州,确立了柳州在此地区防御体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10]何丽.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3,98.。此时北方的城池早已用砖石瓮筑,柳州府独为土城,因此明朝中央下令柳州府城“易以砖”。明柳州城的修建始于洪武十二年(1379),成于洪武十四年(1381)。柳州古城至民国初年尚有修葺,保存完好。民国十六年(1927),因修建环城道路,悉数被拆毁,惟留残痕而已。

二、柳州外城郭史述略

有关柳州外城郭的文献记载不多,但却较为明晰。明万历《苍梧总督军门志》卷4载有柳州府地图,反映了“明嘉靖二十四年,总制张襄惠公平五都蛮,乃以余饷奏筑外罗城。起西环北东,首尾皆际江。长五百九十丈,高一丈四尺。为三门:东曰宾曦,正北曰拱辰,西曰照临”的史实。与嘉靖十年(1531)成书的《广西通志》相比,反映了五十年间柳州地名及城池的沿革变化,是比较准确和有价值的文献记载。乾隆《柳州府志》所附《马平县疆域图》赫然绘有柳州府外郭图,外郭呈环形,东首为东台山,西眺鹅山,两端直抵江边,与环江拱卫内城,气势雄伟。而与张岳同时代的柳州乡贤佘勉学,在其所著《柳州北郭碑记》中,更是详细记述了柳州外城郭的修筑过程,是可信度极高的文献资料。

佘勉学,字行甫,号东台,生卒年不详,明柳州府马平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官三十余年,为著名乡贤。其《柳州北郭碑记》记载“:柳郡城当五岭西南,牂牁水自西北来会,绕郡城三隅,周旋东注,虽非汉广,亦可谓天堑矣。独直北一面,通途数道,无封域之限、山溪之阻,我固可往,彼亦可来。”嘉靖二十四年九月,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张岳前来平定五都的叛乱,有感于柳州府“无崇冈巨阜为之殿,恐扶舆清淑之气无以萃,且觊觎者易逞”,正好与郡邑诸生“欲城北郭以饬外蔽者”的想法相吻合,于是“召工师裒材伐石,诹日肇绪,距北厢阛阓五百步许外为外郭”[1](清)王锦.柳州府志卷32艺文[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524;525.。佘氏对当时外郭的规模描述如下:

郭之长凡五百七十九丈,高丈有四尺,基视高省三之二。起自西江,迄于东冲,因势立基,前却委蛇,甃以陶甓,实屏涂泥,故不必隐以金锤,而丰坊袤址,巩固如磐石焉。即郭之中为谯门,凡三:正北曰拱辰,心王室,思藩屏也;东曰宾曦,崇阳德,布和惠也;西曰留照,存阳明,烛幽昧也。门之上,拱辰以冒楼,宾曦、留照以平屋冒,各三间,干盾备焉。沿郭曲折为敌台十,台有舍,旗帜列焉。为军营三,营有庐,楚戍卒居焉。[2](清)王锦.柳州府志卷32艺文[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524;525.

这是关于柳州城外郭最详细的记载。据乾隆《柳州府志》所载,外郭在“明末圮”,那么今日雅儒路所立文物保护标志碑上所记“公元一九六四年八月卅一日因修马路拆除”的城楼应为另外的建筑,而不是明代所修筑的城郭。清代王拯在其《龙壁山房文集》的《待苏楼记》一文中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史料线索。

王拯(1815—1876),原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累官至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其《待苏楼记》关于柳州府北城郭的描述,在黄惠《柳州待苏楼与王拯〈待苏楼记〉》一文中已有详细分析,兹不赘述,只是黄惠撮钞《待苏楼记》与京华影印版《龙壁山房文集》中的该文稍异,现据影印本抄录,以供参照:

吾柳之为郡,自唐宋时皆土城,在旧州治。咸淳初定今治,迄元未有城郭。明洪武四年,县丞唐叔达筑土城,厥后指挥苏铨等拓之,而易以砖。嘉靖二十有四年,总制张襄惠公岳平五都蛮,复筑外城,东西环北面五百九十余丈,而为门三:北拱辰,东宾曦,西留照。明末圮焉。历年三百余,至道光三十年间,粤盗四起,郡城重葺,乡人以其余力,于东西江路兴筑炮台,为守御计。乃循襄惠旧基,浚濠为垒,于三门所筑楼如营门状,而仍旧名,独拱辰尤伟观,郡太守哈君问梅题额曰待苏楼,盖仿于宋州守许公中考。许公建楼在州署后,以杜子美诗有“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之句。[3](清)王拯.龙壁山房文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258.

该段北城墙在清同治《广西全省地舆图说》“柳州府马平县图”中还有留存[1]何丽.柳州古城池图经及建设考[J].山西建筑,2013(4).。从何丽根据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柳州军事志》插图所绘“清—民国时期马平城民间信仰坛庙、商业会馆的分布示意图”中[2]何丽.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74.,可见北面外城郭的形状。自此之后,未见柳州外城郭的兴筑情况,至解放初外城城墙已然不存。

三、“破城门”非城门

清末以降,柳州城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拆墙过程:1917拆除了一小段城墙,并在拆除之处改建成一座城门(正南门);1927年拆除了东城脚至公园口一段城墙;第三次拆墙活动发生在1928年,因新桂系将领谋划将柳州建设成广西省会,遂兴起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及工农实业建设,其中多个企业因建材短缺而从明清城墙取砖,此次所拆城墙包括了老城西门城墙到北门城墙这一段,共拆取20万块火砖。然而所拆部分都是柳州城墙,而非张岳所建而“明末圮焉”、后于道光三十年“循襄惠旧基”复建的外城。

1928年拆除城墙规模较大,加上该年柳州特大火灾烧毁“半边城”,所有城墙基本被拆取殆尽,只留下西南城垣一段。以至于1928年《柳州市火灾难民向广西省政府请愿书》中指出:“现在城已拆完,而所谓环城马路者,兴筑无期。惟有卸泥断砖堆积遍地。火起之时,各街消防之水车因此不能通过,一任火势燎原而已。倘筹备市政者稍顺舆情,暂留西南城垣勿拆,则有女墙可以避身,施救自易为力,决不至蔓延如此之广。历年沙街火患,均未殃及城内者,是其明证也。”北面外城郭城墙或许也是在此次浪潮中被毁坏,但因市民请愿而得以保留其城楼,其中“拱辰门”因其“尤伟观”而得以独存,或未可知,惜无明证而已。

笔者认为,道光三十年(1850)所修筑的城楼,即佘勉学和王拯所谓的“拱辰”门,以空间方位而言,证诸柳州城域图,当即为1964年所拆除的城门,俗谓之“城门”,其实不是“城门”,而是一座规模较大的“谯楼”。另外,柳州市胡志明纪念馆存有旧照一张,称为摄于解放初的“谯楼”旧照,可略见其规制。

道光三十年至1964年,历经一个多世纪,“拱辰”门已经破烂不堪,但是依然屹立不倒,附近居民为方便起见,直呼为“破城门”,遂成惯例,反而淹没了原名。柳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64年树立的文物保护标志碑称“此处是柳州市文物古迹破城门遗址”,或审之未详,或据以实录,已经难以确认。而谓此城门“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2)”却是一个错误,“天启三年二月十六日重修栅楼”则未见于相关记载,或许当时有人证实亦未可知,存疑待考。

K291/297

B

1003-434X(2016)03-0035-04

猜你喜欢
京华城门柳州市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红色京华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京华清明记忆
北城门的记忆
扬州城的城门考古
张京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