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暴发急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2016-02-03 13:04丁玉春林保忠李大军付利芝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40240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荣昌40240养猪科学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荣昌40240农业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荣昌40240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荣昌4024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海淀0093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荣昌嗜血猪群

丁玉春,林保忠,吴 梦,李大军,付利芝,4,5,丁 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40240;2.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荣昌40240;3.养猪科学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荣昌40240;4.农业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荣昌40240;5.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荣昌4024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海淀0093)



育肥猪暴发急性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丁玉春1,2,3,林保忠1,2,4,吴梦1,5,李大军1,付利芝1,4,5,丁曦6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荣昌402460;2.农业部西南设施养殖工程科学观测实验站,重庆荣昌402460;3.养猪科学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荣昌402460;4.农业部养猪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荣昌402460;5.重庆市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荣昌402460;6.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海淀100193)

10月下旬以来,在重庆、四川等地的技术服务中,我们多次治疗了规模化猪场出现的以急性为特点的育肥猪急性死亡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细菌分离结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常发于5~8周龄仔猪,育肥猪发病较为少见。目前,该病已给养猪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报告如下。

1 发病死亡情况

四川某规模化猪场内一栋存栏450头70~85 kg杜长大(DLY)三元杂交育肥猪发病并出现大量死亡现象,病猪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体温41℃~42℃、有轻微呼吸急促或轻微腹式呼吸症状、瘫痪,临死猪腹部皮肤发绀。

2014年11月3日,笔者实地了解猪场情况:据饲养员反映,10月25日,猪场内有明显的咳嗽现象,驻场兽医用支原净200 g/t饲料(四川省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双头孢1 kg/t饲料(广东养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混合拌料给药,从10月28日起,在猪群集中投保健药期间,猪舍个体大、膘情较好的育肥猪陆续出现突然停食、很快出现无明显特征死亡,至11月2日已死亡33头。临床观察了解,发现猪停食到死亡集中在36 h内,死亡猪呈现侧卧姿势,发病猪死亡率90%,现该栋猪舍内45头猪发病:体况好,倒地,出现神经症状,后肢无力,无其他特征性可见临床表现。

2 剖检病变

剖检5头发病倒地或急性死亡猪,腹股沟淋巴结水肿并出血;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无任何异常,胃肠等消化器官也无明显病变,胃内有大量的未消化的饲料;肠道间粘连并出现大量纤维素物渗出,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腹膜炎、有的呈现胶胨样物(见前插彩版图1);心包严重积水,呈浅黄色,胸腔内有淡黄色及纤维素性渗出物(见前插彩版图2);呈现“绒毛心”(见前插彩版图3);肺与胸腔壁粘连,粘连物呈胶胨、半透明状物(见前插彩版图4)。

3 实验室检验

3.1无菌取剖杀病猪和剖检病死猪心包积液和肺接种于含0.025%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鲜血平板,在37℃培养观察,48 h后在两种平板上可见边缘整齐、圆形透明、针尖大小的菌落,没有溶血现象,挑取针尖大小、无色透明、露珠样菌落继续分离培养。

3.2将疑似HPS进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大小、形态特征及染色结果,可见到革兰阴性菌体,有球状、杆状、长丝状,但以纤细杆状者居多,美蓝染色呈两极着色。

3.3笔者总结在集约化猪场技术服务工作中,认为选取未经用药治疗的病猪或急性发病濒死猪的心血、心包液、肺脏中进行采样,细菌分离率较高。

结合发病情况、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4 处理治疗

4.1根据猪群发病死亡情况和剖检病变,笔者怀疑猪群感染急性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病料采集和送检。

4.2针对该猪群的发病情况,分析原因并制定方案,当天落实。

4.2.1猪群正处于疾病发生期以及猪饲喂方式是自由采食的,因此,治疗期间适当降低发病猪舍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

4.2.2由于此病有较强传染性,因此在饲料中对全场投药,而对发病的猪舍采用饲料和饮水同时投药:饲料按照氟苯尼考粉200 g/t饲料+盐酸多西环素粉(强力霉素粉)300 g/t饲料+多康-21粉(广东养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 kg/t饲料添加,连用5~7 d;发病舍饮水给药量减半投喂,在投药桶中白天须保证猪饮水中为药水。

4.2.3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和单独护理,采用颈部肌肉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10~15 mL/头,1次/d,连用4 d,肌苷、辅酶A和三磷酸腺苷二钠辅助治疗。

4.2.4做好与驻场兽医、饲养员电话回访。

4.2.5对全场用过氧乙酸(20%)(1∶200),1次/2 d进行带猪消毒。

3 d后,病猪已明显好转,死亡头数减少,猪群采食量明显增加,5 d后再未出现新发病例。

5 体会

5.1笔者治疗过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例猪场多是以50 kg体重以下的猪群多发;而多个猪场的育肥猪群出现类似病例,病猪的年龄较大,体重80 kg左右,副猪嗜血杆菌病也能在成年猪发病流行,驻场兽医对育肥猪防治的方案与应急预案不能忽视该病。

5.2通过对该场发病猪的有效治疗,发现此猪场的细菌耐药性严重,因此,兽医在进行科学地选药与药物配伍,并选用可靠的药物进行处理,在治疗和控制疾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议驻场兽医选用药敏试验中筛选的敏感药物时,要将药物的更替、用药方法考虑在来年的保健计划里。

5.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菌为副猪嗜血杆菌(HPS),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血清型至少为15种,各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力较差,临床典型特征为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因此,当外界环境和猪舍内环境条件改变时,引起猪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导致猪群出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急性和慢性发作,成为猪场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疫苗免疫对猪群免疫效果不确实和在经过免疫的猪群中发生该病。

5.4养猪工作中应重视“七分养三分治”管理理念,而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性细菌病,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II型及猪伪狂犬病等的继发感染原因。因此,猪场制订和落实猪场疫病防控方案中要加强猪场日常管理工作和猪病的综合防治,减少该病给猪场带来的损失。

中图分类号:S852.6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0529- 6005(2016)03- 0055- 02

收稿日期:2014-12-08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4AA021602);重庆科技研发基地建设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CSTC2013gjhz80002);重庆市重大基础前沿项目(CSTC2013jcyj-C80001);重庆市科委农发资金项目(13413);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12402)

作者简介:丁玉春(1971-),男,高级兽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兽医临床研究与猪场技术服务工作,E-mail:dingyuchun@yeah.net

通讯作者:付利芝,E-mail:flzfulizhi@163.com

猜你喜欢
荣昌嗜血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重庆荣昌: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研发中心8月建成
冰山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中国(重庆)眼镜产业园推介会在荣昌顺利举行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