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6-02-03 16:52伙国武谢家卫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麻栗坡县猪丹毒病猪

伙国武谢家卫

(1.云南省麻栗坡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麻栗坡 663600;2.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麻栗坡 663600)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伙国武1谢家卫2

(1.云南省麻栗坡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麻栗坡 663600;2.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麻栗坡 663600)

[摘 要]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热病。2011~2013年,麻栗坡共发生猪丹毒病3520例,死亡1270头,发病率达0.7%,病死率达36.1%,对该县养猪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猪丹毒在麻栗坡县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为该县预防和控制猪丹毒提供了参考,这对麻栗坡县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猪丹毒诊断防治

畜牧业是麻栗坡县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转变,麻栗坡的生猪生产也正在向规模化、节约化方向发展。虽然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传染病如猪丹毒病等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当地养猪业的发展。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猪病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2013年,麻栗坡共发生猪丹毒病3520头,死亡1270头,发病率达0.7%,病死率达36.1%,对该县养猪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猪丹毒病的综合防治,是麻栗坡县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和养殖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

1 病因

1.1群众对本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疫意识淡薄

麻栗坡县是一个边境山区贫困县。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观念落后,财困民穷。一年春秋两季常规防疫群众都难以接受,即使做大量思想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大部分群众“一针治百病”的思想依然存在,因此,群众对该病采取主动防疫的意识十分淡薄。

1.2地形复杂,农户分散,给防疫和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麻栗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地形崎岖,石旮旯较多,交通不便。全县共有养殖户116400户,其中农村散养户达115820户,占99.5%。这些户与户之间相距较远,加之村级防疫人员少,负责的片区面积广阔,防疫和治疗都须翻山越岭,远的要步行几十里才能到农户家,严重制约了对该病的及时防疫和治疗。同时,由于受全球气候普遍变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麻栗坡气候变化复杂多样,四季温差大,为该病的严重流行创造了机会。

1.3村级兽医员防疫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比较差

近年来,村级兽医待遇虽然有所增加,但整体待遇还是偏低。加之工作量逐年增大,同时在计划免疫注射过程又不准收取任何费用,严重挫伤了村级兽医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兽医员业务综合素质偏低,工作责任心差,宣传发动的力度不够,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高;二是对病猪的诊断不准确,不去深入了解病情病史,加之此病与猪肺疫、猪瘟等疾病容易混淆,容易误诊;三是全县90%的村兽医人员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缺乏基础理论知识;四是防疫工作中不严格按程序操作,有的疫苗保管不好,导致注射效果不好,有的对器械消毒不严格,导致一些疾病的相互传染。

1.4环境卫生差,消毒工作不到位

麻栗坡县农村饲养厩舍多是半密闭式厩舍,厩舍卫生较差,通风不好,加之脏、乱、差和乱堆、乱放、乱倒现象广泛存在,环境和厩舍消毒工作基本不做,农村散养户占99.5%以上,由于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极大部分群众不重视平时的防疫和消毒工作,造成本病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为4~6月龄的架子猪,体重在45~50kg,病死率为4.3%。病初,病猪体温41℃~42℃以上,寒战,心率增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有时呕吐或干呕,粪便干硬,表面有黏液,皮肤潮红继而发绀。1周后,75%的病猪耳朵、颈、头部皮肤有瘀血,在胸、腹、背、四肢等部位皮肤出现圆形、方形、菱形的疹块,稍突出于皮肤表面,大小约0.5~2厘米,呈红色或紫红色,中间苍白,指压褪色。当疹块出现后,体温恢复正常,病情好转。站立时四肢相互紧靠,头下垂,背部隆起。个别病猪腕关节、跗关节炎性肿胀,行走时僵直、跛行,似乎感到疼痛,病猪卧地不起。慢性病猪关节发炎肿大,行动僵硬,呈现跛行。出现慢性心内膜炎,听诊心杂音,心律不齐,心跳减弱,消瘦,贫血,喜卧,步态不稳。后期背部皮肤干性坏疽,脱落。

3 剖检变化

胃及十二指肠严重出血性炎,脾瘀血肿大,有出血点,皮肤有瘀斑,淋巴结呈弥漫性出血,慢性病猪有增生性心内膜炎或关节炎。

4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剖检变化特点及症状表现为疑似猪丹毒病。如要确诊必须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5 防治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协助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向群众宣传“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疫方针,定期或不定期面向群众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思想素质和增强疫病防治意识。

(2)加强村兽医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素质,使他们能快速、准确的诊断病情,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对村级兽医室完善冷藏设备配置,妥善保管好疫苗,保证疫苗的效价。

(4)加强兽医监督,严禁病猪和死猪上市交易,对产地、屠宰、市场和进出境要进行严格检疫,遏制疫源的传播扩散。

(5)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实行“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制度。对引进的猪只,要认真做好引种检疫工作;引进猪苗时要隔离饲养1~2月,待确认猪只健康后才合群,及淘汰病猪。

(6)加强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对猪舍和运动场地要经常清扫干净,并用热烧碱水或石灰乳消毒,粪便进行无害处理,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温,如发现疫情,要根据疫情对猪舍每周消毒1~2次消毒。

(7)改善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根据不同年龄猪的营养需要,科学配制日粮,做到少给勤添,供足饮水。

(8)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方法

定期做好预防接种,要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每年春、秋两季用对猪进行防疫注射,①用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对猪进行预防接种,断奶以上的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注射5ml,注射后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六个月。②猪丹毒弱毒活菌苗:使用GC42弱毒菌苗均按瓶签标定的头剂加入20%铝胶生理盐水1ml溶解,一律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9个月。同时也要做好其他疫病的防疫,比如要做好猪瘟病、猪瘟,猪肺疫等疾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王福山.免疫全血或血清防治猪丹毒 [J].新疆农业科学,1980,(2):40.

[2] 王琳.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J].畜牧兽医杂志,1995,(4):39-40.

[3] 文希震. 鸡的猪丹毒菌感染症 [J].中国兽医科技,1983,(8):66.

[4] 肖国生,曹三杰,文心田.Dot-PAA-ELISA快速检测猪丹毒抗体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1):61-64. [5] 谭光明.猪丹毒的诊治 [J].广西畜牧兽医,2002,(1):30-31.

猜你喜欢
麻栗坡县猪丹毒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为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麻栗坡县林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研究
猪丹毒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