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化丝雨,润心细无声——寓德育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

2016-02-04 00:03徐向晔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二中学浙江温州325024
北方音乐 2016年1期
关键词:母爱德育生命

徐向晔(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二中学,浙江 温州 325024)



乐音化丝雨,润心细无声——
寓德育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

徐向晔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二中学,浙江 温州 325024)

【摘要】音乐教学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进行审美教学的同时,全面落实德育渗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中,开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开展励志教育及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关键词】德育;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它是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形象,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力量浇灌学生的心田。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拓宽德育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在音乐室、舞蹈室,张贴一些音乐家画像;利用校园广播站,有计划、有选择地播放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组织成立各种音乐社团:合唱队、舞蹈队、鼓乐队等,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载体,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参与意识;还可以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推荐音乐家作品及音乐家名言小故事等,适时引用名言,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困难与障碍,树立学习的信心,形成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认识。

二、深入挖掘音乐作品内涵,通过审美过程,全面落实德育渗透

(一) 通过音乐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而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是这一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

我设计了一堂课《天亮了》:首先课件里出现示几张风光秀丽的图片,美不胜收。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什么事?学们一脸的愕然,于是我给他们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这是的一个真实故事,1999年,在贵州某峡谷风景区发生了游客乘坐缆车出现意外,当缆车下坠的时候,有一位父亲用手高高托起了年幼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孩子活了下来,但伟大的父母永远却离开人世。韩红得知此事件后毅然把孩子给领养了,并以小孩的口吻,创作了《天亮了》。在随后的欣赏中,同学们默不作声,神情凝然,我看到了很多人都在偷偷擦拭留下的泪水。我想此时的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也体会到了父母伟大的爱。这样学生们自主掌握了音乐所蕴藏的内涵,让音乐无的魅力与学生真挚的情感完美融合,学生对于生命的道德情操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自然升华。

(二)通过音乐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他们树立报国之志。音乐教材中这样的作品枚不胜举:如《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等。在进行《游击队歌》教学时,我不仅只教会学生演唱歌曲的旋律,而是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观看游击队员战队斗的影视片段、用不同的声音模拟机智敏捷的身手、用小军鼓模拟节奏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教学生不仅唱对歌、唱好歌,更要把中华儿女顽强的生存精神和民族气节,以及不屈的英雄气概注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了“精神”。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的:捷克的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等都反映出本民族的社会生活,表达了本民族人民的强烈的情感,更是对自己民族精神的赞美和神往。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外国音乐家的本民族精神,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精神。

(三)通过音乐教学渗透感恩意识

作为一门情感艺术,音乐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感恩的题材,充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它揭示给学生,让学生们更好地去感受,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启迪。

当子女呱呱坠地起,父母便用全部的爱把孩子养育大。特别是初中的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叛逆期,不去感受母爱,反而觉得母亲唠叨、瞎操心。因此,在歌曲《摇篮曲》教学中,我没有直白的说母爱如何如何伟大,而是把母爱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从婴儿出生时的照片入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到一组世界各国的《摇篮曲》欣赏,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着母爱;然后是一组“母子情深”的照片,掀起学生情绪上的一个小高潮;随后,又把人类的母爱延伸到动物界的母爱;最后,学生在自己的歌声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受母爱,感谢母爱。在课后的小结里,我请每位学生们对父母说一句话,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要努力学习、求真做人来报答父母的心声。

(四)通过音乐教学渗透励志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一些青少年心理素质脆弱,害怕困难,怕苦怕累,贪图享乐,意志薄弱,生活懒散,甚至还有一些沉迷网络游戏。教材中的《第九交响曲》无疑是个非常好的励志例子。学生们由衷地更加佩服音乐家不屈不挠与生命抗争的坚强,从而使他们体会到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要勇敢坚强的走下去。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可以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德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德育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可谓“乐音化丝雨,润心细无声”。

参考文献

[1]陈浙英.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2]何晓艳.让无痕化的德育渗透于音乐教学之中[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

[3]罗倩妮.心理疾病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及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 .

作者简介:徐向晔,1980年7月生,女,籍贯:温州瓯海,学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母爱德育生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母爱大于天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特殊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