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的竹笛音乐初探

2016-02-04 00:03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0
北方音乐 2016年1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竹笛

郝 磊(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山东 威海 264200)



文革时期的竹笛音乐初探

郝 磊
(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中国竹笛音乐在二十世纪到达黄金时期,在此期间根据南北的不同风格作为竹笛音乐划分的依据,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交融和相互学习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的作曲家、演奏家和大量的优秀作品。直到现在,有很多优秀作品仍然频繁的在舞台上出现。在当时的政治和政策大背景下,所有的作品必须为其服务,因此很少有能反映人民思想和苦难岁月的作品。不仅如此,由于文革的影响,民族器乐的发展受到摧残,许多民族音乐家受到迫害,不少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遭到批判。这时,比较适合当时政治要求的代表作品有魏显忠的《扬鞭催马运粮忙》、陆金山的《公社社员运粮忙》、简广义的《牧民新歌》等。

【关键词】文革;音乐艺术;政治背景;竹笛

一、文革时期的音乐审美原则

很多时候,音乐是在为政治服务的,“文革”时期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当时的音乐艺术创作可以说是把音乐捆绑在政治上。自古以来,音乐与社会的关系就非常的密切。音乐艺术的独特价值决定了其在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审美的灵魂,音乐以一个微妙的力量影响和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也以它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支撑音乐艺术发展。

但是艺术的创作过程有其独特的方式,艺术家不可能一门心思只服从政治,而不考虑艺术创造来完成作品。所有音乐作品都有音乐家的才华,音乐家的审美观点贯穿其中,同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应用于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在崇拜大自然的同时又要注重我们人自身心灵的体会,而这种人心对大自然的感悟和交流正是音乐产生的源泉,我们不妨抛开技术层面来重新审视音乐艺术,我们就会发现音乐作品就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和情感。

许多艺术家的眼中,在这段充满梦魇的“文革”时期,片面强调艺术创作中“政治功利性”,突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以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在音乐风格上则以“响、硬、快”为特征,是在当时文艺体制下出现的、完全服务和体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政治意图的文艺创作风潮。

二、文革时期竹笛表现特征及形成

在这个阶级创作出来的笛子曲相对于“文革”的前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主题逐渐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创作主题除苍劲有力的“歌颂”外,又不乏开始出现生动优美的“描绘”态势。魏显忠创作的《扬鞭催马运量忙》,描述了马蹄声,车轮声,把丰收的喜悦表现的惟妙惟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此曲以后,此曲立刻传遍了祖国的各个省份,国内几十家出版社争相发行了此曲总谱几十万册。这首乐曲的巨大成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当时文艺创作的主题符合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需求,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符合“文革”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对作品的政治要求。刘富荣的《帕米尔的春天》(1970)、赵越超的《家乡的春天》(1971),俞逊发改编的《收割》(1973)等都是这个时期人尽皆知的代表作品。乐曲《帕米尔的春天》描绘了帕米尔高原生机盎然,壮丽辽阔的风光,展现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自有愉悦的生活场景,和身在社会主义怀抱中的幸福心情。曲调由干净、明亮开始逐渐过渡的更加明快、柔美、流畅和抒情,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此时的音乐艺术创作也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型。

音乐是由旋律、节拍、调式构成的,笛子曲也不例外,除了具备这些作为音乐作品最基本的因素之外,作为一种单旋律的乐器,竹笛还有着自己的优势存在,其优势包括歌唱性、通俗性和即兴性。竹笛的性能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演奏悠长、响亮的旋律,和粗犷、广泛的情感表现,同时还可以演奏婉转、欢快的舞蹈音乐。梆笛音色明亮,擅长表现刚强、简朴、明快的音乐,北方色彩浓郁。曲笛长于梆笛,善于表现悠扬委婉的曲调,江南韵味醇厚。由于笛子具备这些特征,日后其独奏曲的产生、并且以独走形式登上舞台从而被广泛传承,慢慢又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三、文革时期的竹笛音乐内容

无论哪种音乐艺术形式,都是以民族民间曲调为作品的创作素材,“文革”时期的竹笛音乐也不例外。“文革”时期的竹笛音乐作品多以各地民歌、戏曲等为创作主题,并赋予新的内容创作而成。

民歌,是我国人民在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们多以歌唱劳动、生活、爱情、风俗为主要内容。民歌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民族音乐体裁的的基石。自古以来,笛子曲与民歌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所有的笛曲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笛子作品中的江南丝竹曲牌和河北、东北地区的“吹歌”等都直接承用了民歌的曲调,为当时的民乐创作也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例如曾永清的《草原巡逻兵》,是用蒙古族长调作为乐曲的主要素材,展现了骑兵在大草原上保卫家园的英勇形象;二人台乐曲《走西口》中,则表达了背井离乡、生离死别之情;《牧民新歌》短短几句引子就能勾勒出一幅清新、辽阔的草原美景;曲祥老师在1976年统过对山东民歌的体会而创作的《沂河欢歌》;曾永清取材于河北定县秧歌、老调于“文革”期间创作了笛子曲《麦收》;高明以陕北信天游为基调创作的《陕北好》等等。

与此同时,在“文革”这一打的政治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一些社会事件也是当时笛曲创作的重要素材。①广大笛子工作者抓住了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以这些社会时间为素材进行了笛曲创作。如1974年2月蔡敬民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题材创作了笛子曲《下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竹笛音乐的大量作品在今天仍然是非常活跃的,更重要的是喜欢竹笛的人越来越多,有许多经典笛子独奏曲,甚至民族器乐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令人难忘的音乐篇章。很少人在现有文章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人们更多的关注于“文化大革命”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待这段发生在中国的历史。“文革”对人民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研究对政治、文化、历史一直持否认态度的这一时期的艺术现象,这本身就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注释:

①韦建斌.简述“文革”时期笛子独奏曲的创作[J].人民音乐,2011年12月.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竹笛
My Mother
我的坚守
探究被遗忘的冯派竹笛音乐小品——以《对花》为例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浅谈对竹笛乐器的保养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