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长安城之郊

2016-02-04 02:57刘振东
考古与文物 2016年5期
关键词:长安城汉书墓葬

刘振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简论汉长安城之郊

刘振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汉长安城,郊,乡亭,墓葬

汉长安城之郊是指城墙以外、京兆尹长安县辖境以内的区域。郊内分布有诸多乡、亭。汉长安城与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例如非常重要的礼制建筑以及数量众多的墓葬等,都分布在郊的范围之内。随着长安城的发展,有些城内设施外溢到了郊,郊的内涵得到拓展,出现了城郊一体化的倾向,例如东郊有长门宫,西郊有建章宫,郊内还有苑囿、手工业作坊和市、仓等设施。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方。根据以前的测量,其东城墙长6000、南城墙长7600、西城墙长4900、北城墙长7200米,周长25700米,面积约36平方公里[1]。城墙外一周有壕沟环绕。

汉长安城每面墙上开3门,每座城门都有3个门道[2]。其12座城门中除与未央、长乐二宫相对的四座城门外,8座城门均与城内的大街相连,形成八条或东西向、或南北向笔直的大街,从而将城内空间分割成11个区,中部、南部分布有未央宫(包括武库及其以南的“东第”住宅区)、长乐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约占5区;桂宫、北宫之间可能为包括“北第”在内的邸第住宅区;西北部手工业作坊和市场约占3区;东北部的2区应为闾里。

一、郊的范围与郊内乡亭

《汉书·郑当时传》:“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颜师古注曰:“(诸郊)此谓长安城外四面之郊耳。邑外谓之郊,近郊二十里。”文献中还有长安城东、长安东北、长安城南、长安城旁、长安旁等表述,均可视为长安城之郊。

(一)郊的范围

汉长安城之郊应有明确的四至范围,简而言之,当是指城墙以外、京兆尹长安县辖境以内的区域。

1.北郊

在西汉早期,渭城县(即故咸阳)自高帝七年至武帝元鼎三年属长安。后归属右扶风,北郊即以渭河为界。

2.东郊

与霸陵县为邻,大约以灞水为界;文帝七年又置南陵县,大约以浐水为界。

这里有一个奉明县的问题。《汉书·宣帝纪》:“(元康元年)夏五月,立皇考庙。益奉明园户为奉明县。”颜师古注曰:“奉明园即皇考史皇孙之所葬也,本名广明,后追改也。”此记载说明奉明县是由奉明园益户形成,而奉明园又来自于地名“广明”。

《汉书·武五子传》:“贺到霸上,大鸿胪效迎,驺奉乘舆车。王使仆寿成御,郎中令遂参乘。旦至广明东都门,遂曰:‘礼,奔丧望见国都哭。此长安东郭门也。’贺曰:‘我嗌痛,不能哭。’至城门,遂复言,贺曰:‘城门与郭门等耳。’”此文献明示“广明”是在长安城之东,据此推论,设于广明的奉明园、亦即后来的奉明县应位于城东,原来认为奉明县位于长安城南的观点值得商榷。

3.南郊

与杜陵县为邻,具体的分界尚不清楚,推测大致在今小寨东西一线附近。

4.西郊

与隶属右扶风的鄠县、盩厔为邻。

总之,长安城之郊,从汉初北跨渭河,到武帝时退至渭河以南,宣帝时又在东郊新设奉明县,可见北郊和东郊的范围在西汉中期缩小了不少;南郊和西郊则变化不大,或者在武帝广开上林苑时还有所扩展。

(二)郊内乡亭

西汉县下设有乡、亭。《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长安城外的郊内也应分布有乡、亭。《汉书·酷吏传》:“(尹)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扞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

1.乡

王子今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字资料考证长安城一带分布有建章乡、卢乡和东乡[3]。建章乡应在城西,东乡或在城东。

2.亭

(1)枳(轵)道亭

《史记·外戚世家》集解引徐广曰:“霸陵县有轵道亭。”《汉书·高帝纪上》:“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注引苏林曰:“(枳道)亭名也,在长安东十三里。”枳(轵)道亭应属长安,位于长安城的东郊,东距灞河不远。

(2)长门亭

《汉书·郊祀志上》:“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立五帝坛,祠以五牢。”注引如淳曰:“(长门)亭名也。”《汉书·东方朔传》:“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注引如淳曰:“窦太主园在长门。长门在长安城东南。”

(3)广明亭

上引史料说明,广明位于长安城的东郊。《汉书·武五子传》:“史皇孙、皇孙妃王夫人及皇女孙葬广明。”注引苏林曰:“(广明)苑名也”。此传又曰:“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既言“郭北”,说明“广明”应为亭名。也正因广明为亭,才于此设奉明园,后又益户形成奉明县。

(4)平望亭

《汉书·外戚传上》:“孝景薄皇后,孝文薄太后家女也。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取以为太子妃。景帝立,立薄妃为皇后,无子无宠。立六年,薄太后崩,皇后废。废后四年薨,葬长安城东平望亭南。”

(5)桐柏亭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尤多……桐柏,卫思后园所在也。”颜师古注曰:“桐柏,本亭名,卫思后于其地葬也。”

(6)白亭

《汉书·武五子传》:“初,太子有三男一女,女者平舆侯嗣子尚焉。及太子败,皆同时遇害。卫后、史良悌葬长安城南”,“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长安白亭东为戾后园,广明成乡为悼园。”可见白亭应在长安城南。

二、郊的内涵

长安城的郊内广布墓葬,另有礼制建筑和其他城市设施。

(一)墓葬

1.大型墓园

(1)东郊

据文献记载,在长安城的东郊分布有一些大型墓园,如平望亭南景帝薄皇后墓、广明成乡悼园(即奉明园,有寝、庙,葬有宣帝父史皇孙刘进、皇孙妃王夫人及皇女孙)、奉明顾成庙南思成园(葬宣帝外祖母博平君王瑥与外祖父思成侯王廼始)[4]、长门南邛成侯园(元帝时葬宣帝王皇后父王奉光)[5]。

近年,在西安市东元西路石家街发掘一座大型汉墓。墓葬由南向斜坡墓道、2个陪葬坑和墓坑组成。墓坑内置砖椁、木椁,并有积炭。墓葬东南方另有一陪葬坑。墓葬东北方发现建筑遗址。墓道内陪葬坑出土裸体陶俑、铜车马器、马骨等,墓室残存陶俑、玉器和铜钱等,墓外陪葬坑出土铜器、铁器、陶器、漆器和动物骨骼等。墓葬时代为西汉中晚期,墓主身份推测为列侯级别[6]。从墓葬地望和年代看,墓主或为邛成侯王奉光。

(2)南郊

如上所述,在长安城的南郊有白亭东戾后园(葬戾太子刘据夫人史良娣)和桐柏卫思后园(葬武帝皇后卫子夫)。

2.中小型墓

历年来在长安城以东和东南发掘了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墓葬,它们集中分布在地势较高的龙首原上[7]。侯宁彬总结了西安地区汉代墓葬的分布状况,认为龙首原汉墓的分布北至今西安市辛家寨、徐家湾一带,南至自强路以北,东南到浐河西岸的田家湾、等驾坡周围;在龙首原以南、今西安城区也发现不少汉墓[8]。

3.墓葬分析

大型墓的墓主多为非正常死亡的皇族,另有外戚,他们不能陪葬到帝陵区,所以埋葬在长安城的郊内,应属一种特殊的安排。

中小型墓中离长安城墙较近者,墓主应属长安城内的居民,离城墙较远者大多分属于郊内乡、亭的居民。如果综合梳理汉墓的时空分布态势,对于研究长安城郊内乡、亭的布局以及奉明县的所在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礼制建筑

长安城郊内分布有众多礼制建筑。

1.东郊

(1)顾成庙

《汉书·外戚传上》:“诏徙思成侯合葬奉明顾成庙南”,明言文帝顾成庙位于东郊奉明附近。前人关于顾成庙位于长安城南的说法应予讨论。

(2)五帝坛

史载文帝于长安城东郊设立五帝坛。

在西安市未央区阎新村附近曾发现一座大型建筑遗址,早年间地面遗留的夯土台“方圆数百公尺”,考古发掘仅局限于遗址的东北部,建筑遗迹分为不同时期。发掘部分靠北侧有东西并列的2座房子和梯道、坡道,其中西侧房内设一井,井内套接三层陶圈,井底放置陶盘,盘中有孔连通下面的管道,井口边沿部分被封堵,呈窄长形,房内另设一灶,烟囱隐于西、南两面夯土墙内;靠南侧有庭院以及排水设施(地漏、排水管、渗井)等。刘致平认为此建筑是利用秦代建筑改建而成的汉代离宫[9]。在此大型夯土台之正南约里许尚有4座小夯土台,左右对称,它们的中轴线穿过大夯土台的中部,由此可见这五座建筑是有计划布置在一起的。从这组建筑遗址的位置、布局以及时代等情况分析,其可能即是文帝营筑的五帝坛。

(3)长门籍田

由上引《汉书·东方朔传》可知籍田位于长门一带。此籍田应始于文帝,《汉书·文帝纪》:“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2.南郊

南郊分布的礼制建筑最多,如社稷(高帝)、官稷(平帝)、太一坛(武帝,即后来的圜丘)、明堂、辟雍、灵台、太学(平帝)、九庙(王莽新)等[10]。

3.北郊

北郊有渭阳五帝庙。《汉书·郊祀志上》:“于是作渭阳五帝庙,同宇,帝一殿,面五门,各如其帝色……明年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临渭,其北穿蒲池沟水。”

西汉晚期还在长安城外立南北郊,其中北郊系于泽中之方丘祭地,事见《汉书·郊祀志下》。

4.田郊

《汉书·郊祀志下》:“(宣帝时)又立岁星、辰星、太白、荧惑、南斗祠于长安城旁”;“(平帝时)兆五帝于四郊。”

此外,在长安城之郊,哀帝为其父立有恭皇寝庙,事见《汉书·哀帝纪》和《汉书·外戚传下》;王莽为其姑、元帝皇后王政君立有文母皇太后庙,事见《汉书·元后传》和《汉书·王莽传中》。

(三)其他

随着长安城的发展,有些城内设施外溢到了郊内,郊的内涵得到拓展,出现了城郊一体化的倾向。

1.南北军

《汉书·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

在汉长安城西安门外西南方发掘了一处大型建筑遗址,由围墙、主体建筑和附属设施组成。现存主体建筑共有十二个院落,院落四周围以夯土墙,顺墙一周形成廊道或排房,中部为庭院(天井)。建筑遗址的时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据此建筑的位置、规模与特征推测,其性质以用于卫戍的可能性较大,或即南北军之驻地[11]。

2.宫、苑

(1)东郊

据上引史料,东郊先有长门园,到武帝时改为长门宫。

(2)南郊

武帝为其太子据立有博望苑,宣帝立有乐游苑。

(3)西郊

武帝于长安城西营建章宫,并扩建上林苑。

关于上林苑,其周有垣墙。《汉书·东方朔传》:“斥而营之,垣而囿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后汉书·班彪列传》:“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既有垣墙环绕,上林苑当有一定之范围。《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终始霸产,出入泾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其内。”《汉书·扬雄传上》:“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周袤数百里,穿昆明池象滇河,营建章、凤阙、神明、馺娑,渐台、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此等记述皆为文学作品,似有夸大之嫌。《汉书·东方朔传》:“于是上以为道远劳苦,又为百姓所患,乃使太中大夫吾丘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二人,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欲除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又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欲以偿鄠杜之民。”《汉书·地理志上》:“扈,夏启所伐。酆水出东南,又有潏水,皆北过上林苑入渭。”此记载上林苑的范围当与实际情况接近。

上林苑大致在阿城(秦阿房宫遗址)以西,北以渭水为界,东临潏水,南达秦岭,西与鄠县(萯阳宫)、盩厔(长杨宫、五柞宫)相接。至于渭北之黄山宫以及浐河以东的鼎胡宫不应包括在上林苑内。

3.手工业

(1)东郊

1958年在郭家村北、汉长安城清明门东南发掘了1座窑址,在该窑址附近还钻探发现了另外1座窑址。从发掘的窑址内出土了“大泉五十”铜钱的叠铸范和圆环、带扣等多种车马饰的叠铸范[12]。宣平门外大道两侧也发现有大量砖瓦窑址。

(2)西郊

在汉长安城以西的建章宫一带,今北沙口、东柏梁、高堡子、低堡子等村庄附近分布着大量的钱范,有“五铢”正面范母、背面范和王莽“大泉五十”等钱币的正面范母、正面范、背面范[13]。在长安区窝头寨一带发现五铢、小五铢正面范母和背面范[14]。在户县兆伦村一带发现五铢、小五铢和多种王莽钱币的正面范母和背面范,此为上林三官的锺官所在[15]。

(3)北郊

1985年在唐家村南近百米处、汉长安城厨城门外出土了一批陶俑,有持盾俑、持物俑和插袖俑等。陶俑身高七、八十厘米,就造型与大小而言,与城内西北部出土的陶俑不同。推测陶俑出土地附近应是一处制俑作坊遗址或垃圾坑[16]。

4.市、仓

(1)东郊

《三辅黄图》:“城东有嘉仓”。

(2)南郊

《汉书·王莽传上》:“是岁,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作市、常满仓,制度甚盛”。

(3)西郊

上林苑内设有农仓,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另外,在长安西的细柳可能为驻军设有市、仓。

汉长安城与郊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通过对郊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郊内的风景,对于研究长安城的有关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等,也是大有裨益的。

[1]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a.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的初步收获[J].考古通讯,1957(5).b.王仲殊.汉长安城考古工作收获续记——宣平城门的发掘[J].考古通讯,1958(4).c.王仲殊.汉长安城城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C]//考古学集刊(17).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d.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汉长安城直城门遗址2008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9(5).

[3]王子今.汉代长安乡里考[J].人文杂志,1992(6).

[4]《汉书·外戚传上》:“初,廼始以本始四年病死,后三岁,家乃富贵,追赐谥曰思成侯。诏涿郡治冢室,置园邑四百家,长丞奉守如法。岁余,博平君薨,谥曰思成夫人。诏徙思成侯合葬奉明顾成庙南,置园邑长丞,罢涿郡思成园。”

[5]《汉书·外戚传上》:“后二年,奉光薨,谥曰共侯,葬长门南,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如法。”

[6]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东郊石家街发现汉代列侯级别墓葬[N].中国文物报,2013-08-16(8).

[7] a.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西安龙首原汉墓(甲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b.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长安汉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8]侯宁彬.西安地区汉代墓葬的分布[J].考古与文物,2004(5).

[9]刘致平.西安西北郊古代建筑遗址勘察初记[J].文物参考资料,1957(3).

[10]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汉礼制建筑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b.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1]此建筑遗址的发掘简报待刊。

[12]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北郊新莽钱范窑址清理简报[J].文物,1959(11).

[13]俞伟超.汉长安城西北部勘查记[J].考古通讯,1956(5).

[14]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考古调查组.长安窝头寨汉代钱范遗址调查[J].考古,1972(5).

[15]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汉锺官铸钱遗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6]陈安利,马咏钟.汉长安城遗址出土大型陶俑[J].文博,1989(1).

(责任编辑 杨岐黄)

Han Chang’an capital, Suburbs, Ting system of a village, Tombs

The terms ‘suburbs of the Han Chang’an capital’ refers to the large areas outside the Chang’an capital and within Chang’an county, which was subj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Jingzhao commandary. A large number of villages and ting facilities distributed within the suburbs of Chang’an and maintained close interaction with residents living inside. In addition, most signifi cant ritual architectures and large numbers of tombs were also within suburbs areas. Alongside the urban development some facilities were expanded and relocated to suburbs, such as the Changmen palace in the eastern suburb,the Jianzhang palace in the western suburb, royal garden, workshops, markets, storehouses, etc. All these new elements facilitated and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Western Han period.

猜你喜欢
长安城汉书墓葬
基于比较视角的《史记》《汉书》语言现象管窥
我拥有满地的落叶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悬梁刺股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墓葬中的女人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召开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