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演唱教学改革流程与模式

2016-02-04 07:17
黄河之声 2016年2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模式流程

杜 献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演唱教学改革流程与模式

杜 献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摘 要:声乐训练是美声技巧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训练的是演唱者的演唱技能。声乐训练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专业技能,同时还能使学生具备教学、音乐组织能力,综合知识、技能、实践三者为一体。但我们要注意,美声技巧教学培养的是站在讲台教学的人才,而不是表演人才,因此我们更加重视的教学技能,而不是音乐技能。本文主要是针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为了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重点去探索和构建出新的教学模式,进而进行美声技巧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首先分析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教学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着分析当前美声技巧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然后提出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教学模式的展望与改革,最后提出元认知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声技巧;声乐演唱;流程;改革;模式

一、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数百年来,众多艺术家和声乐教师都不断为音乐艺术付出和努力,因此声乐艺术去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科学而且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最近20多年来,我国的师范院校音乐学科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来说,整体的水平也上升了一个层次,但由于我们的培养标准是以中等师范学校和中学的音乐教师为重点,尽管也培养出在国际国内著名的歌唱高手,但更要紧的是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特别是高师声乐教育的教师人才。

很长一段时间,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大多数继承了一般的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例如说,在安排课程上,或者教学模式,甚至是教学的方法和形式都是差不多的,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本来是不应该多加讨论的,因为这并不出奇,因为声乐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是差不多的,在师范院校实行音乐院校模式的声乐教学事实上也是行得通的,所以说它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院校的声乐教师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求师范类院校培养的音乐学生一定要是演唱家,但他最基本也要掌握和熟悉音乐的基础理论和演唱技术,理论是基础,而实践能力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此外,还要求学生学好声乐教学的原则和手段,同时具有比较全面的、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因此,我们要看到当前的教学情况,考虑实际因素,并且要针对这些情况,对声乐教学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它的创新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壮大我国各大院校的艺术发展。

二、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教学理论是基础,而教学模式是在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框架,因为想要实现教学任务。为了实现声乐教学的任务,高师声乐教学模式的重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然后尽可能地做到“对症下药”,也就是对每一位学生都采取适合他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培训,这就包括教学的方式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就是:首先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巩固,因为理论知识是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表演能力,并且不断去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存在的潜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训,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培养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音乐或者声乐人才。

(一)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声乐集体课教学模式是一种规模相对较大的模式,是比较多人一起上课的,例如,一名老师对二十多个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之所以推广是因为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大大节约了教师资源,而且能够让教师在一节课内讲授更多的知识,也就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但由于上课的学生较多,而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发声情况或者演唱情况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想象,老师很难在这么多学生的情况下,能够兼顾到每位学生的,有可能会忽略了某位学生,这也是不奇怪的,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平时发言比较少的学生,是很容易被老师所忽略的,这样是很容易降低某几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此外,由于是大课,这种上课形式也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比较大的一个方面,又可能那些知识是某些学生之前已经学会的知识。但的确,我们能够肯定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节约了教师资源,这是它的一大特色。

(二)声乐个别课教学模式

声乐个别课使典型的小班课,上课模式是“一对一”,就像私教课那样。传统的声乐个别课具有数百年历史,从很久以前一直流传到现在。它之所以可以流传那么久,并且一直被采用,是因为它的优点是针对性很强,在上课时,老师会针对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排课堂,例如会考虑这个学生的发声情况或者演唱技术,然后选用适合该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因材施。当然,个别课之所以是高效率的课堂,它也避开了上文所说的集体课的缺陷和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真正解决每一位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高效率指导,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但由于它是一对一教学,每次上课都要用一个老师和一个琴房,没有很好地节约教学资源。通过上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集体性教学和一对一教学,各自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三)声乐小组课教学模式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至今最为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声乐小组课,一般上课都是五到八个学生,只有一个老师给他们上课。一般在上课前,老师会给小组布置一些作业,一般都是与声乐实践内容相关的,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让小组的负责人汇报本次作业存在不懂的问题,老师在给他们解答。当然,一个小组,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进步很快,或有些学生基础不那么好,随着时间推移,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分配小组,所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小组课的教学形式,这也是一种效率较高,而且成本不算太高的教学模式,是相当推荐的一种模式。

三、美声技巧教学中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展望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了解也越来越多,美声技巧的声乐教学课也越来越受到艺术院校的重视,声乐教学也在进步和发展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面对世界不同艺术文化的挑战和社会政治的动荡,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目前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声乐教学模式的内容

一般来说,声乐教学模式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是理论知识,第二是实际操作,最后是声乐教学的目标。这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依靠这三者,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声乐教学框架。这个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稳定和完整,同时也具有灵活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个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在稳定的基础下,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调整。只有稳定而不失灵活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多种教学模式相互结合

可以说,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壮大整体的声乐教学的,所以,多种教学模式是必然的选择。首先,“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是最常见的,老师会对上大课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也会和学生共同演唱一些民族歌曲。其次,“小组课”是很受欢迎和认可的,一个老师对五到八个学生进行授课。除此之外,“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模式,但也是资源利用率最低的。这三种教学模式都是很常见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好处或者短处。

四、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方法

(一)正确认识声乐教学,实施综合教学法

在声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而合唱又与指挥分不开,它们虽然是不一样的一个个体,但它们也是存在共性的。因此,教师在对合唱与指挥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把它们分开来教,可以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找到两者的共同点,进行综合地教学。老师采用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懂得捕捉学生的心理情况,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也要多观察和留意学生,不断引导学生也站在合唱者的角度进行指挥,让学生也学会捕捉合唱者的心理,这样才能嚷学生更好地把握指挥方法。

(二)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目前的声乐教材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内容较为单一,这也是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要想改进这个问题,出版社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编辑一些实用的教材,编辑语言也要通俗易懂,不要太难理解,这样才方便学生通过文字更好地读懂,才能更好地学习,也是学到一些真实有用的知识。如果教材太难,又或者语言太深奥,当学生自行学习时,是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同时,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三)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信息化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很有必要融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改变教学方式。整合之前,学生是属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他是主动给学生传播知识;之前的教材结构和教学内容都过于繁琐、学习的知识也难,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方法也相对呆板,这样会致使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学习效率不高是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通过整合后,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加主动地接受知识,而老师也更加注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再是一昧地单向性传授知识。其次,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更加有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除此之外,教学方法也不再是机械性的,相对灵活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生也更加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老师而言,应该要看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好处,并且运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发挥它的优势,最终才能发挥媒体在教学上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看得到信息技术存在的弊端,并且要懂的避开这些弊端,才能利用它的优点。

五、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学事业会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威胁,这是很正常的,如果正确面对这些挑战,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是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总而言之,声乐教育的改革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很大程度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情况。有一个道理不难懂,那就是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无法进步和发展的。对于声乐的教学而言,如果一成不变,一直保留在过去,这是很难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的,但任何一样需要发展的东西,都脱离不了最传统的东西,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我们要正确分析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肯定一些好的,而再去挖掘一些新的,将它们运用到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当教学模式改革了,并且改革得好,这样是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

[2] 刘巍巍.谈高师民族声乐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参花,2013.

[3] 程向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昭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4] 张强.如何培养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高校音乐教学研究,2009.

[5] 张满升.合唱指挥教学的现状分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6] 吴磊.合唱指挥教学的探讨.黄河之声,2009.

[7] 刘娴丽.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国成人教育,2008.

[8] 伏庆元.浅析合唱指挥课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管理,2004.

[9] 刘娟.论合唱指挥教学中的统一.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0] 马革顺.合唱学新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模式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