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方法论之西藏建筑设计方法

2016-02-04 09:07拉瓜登顿
西藏艺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拉瓜登顿



浅谈建筑设计方法论之西藏建筑设计方法

拉瓜登顿

【内容摘要】建筑设计方法论属于现当今相对新兴的领域,是一门以建筑设计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揭示了设计活动的本质与结构,对西方的建筑设计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建筑本体出发,结合建筑本体,来探讨西藏建筑材质、建构、空间、艺术特点等主要元素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筑设计方法论对西藏建筑设计研究进行探讨,得出了正确的适应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论和西藏建筑设计方法论,使建筑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为西藏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西藏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设计

设计是有方法论,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在现今到处充满个性和世界观分离的社会里,人们都在追求标新立异。在建筑设计方面也是这样,长期以来,建筑师们习惯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并没有对设计方法论进行研究。而设计方法论,是专门研究设计方法本身的问题的理论,是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理论研究基础,是随着建筑的工业化和体系化;建筑设计方法论是对建筑设计活动的本质与结构的研究,是对建筑设计方法更理论化的探讨。其研究领域已延伸到许多方面,如:设计活动、设计过程的研究、设计性质和设计矛盾的解决等。近年来,我国建筑界也开始了设计方法论的探讨,本文通过建筑设计方法论对西藏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的过程,作一简要的介绍,以供借鉴。

一、建筑的本体

建筑所体现的是人居环境的场所、人们生活的环境和为人使用的。它主要由形式和功能所决定,是社会人文文化的体现,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因此这两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进入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也不单单是履行固有的职能了,它还肩负着更大的功效和使命。而建筑最根本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建筑的本体是架构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桥梁的重要基石,而建筑材质、建筑建构、空间是建筑本体的主要元素。现代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过于简单化,特别是对传统建筑的理解。将传统建筑的一些符号当成传统建筑的内涵,没有全面理解传统建筑的材质、建构、空间的本质。西藏传统建筑需要继承和发扬更是如此,因而,我们必须对材质、建构、空间、设计思想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二、建筑设计方法论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方法论不同于建筑设计方法,它可以说是建筑设计方法的方法,包括很多范畴,是基于建筑设计方法之上的更高的思想层次。”①沈莹梅 :“建筑设计方法论对建筑的影响”,《四川建筑》,第34卷4期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建筑材质

材质相当于建筑的皮肤,皮肤需要呼吸,它不希望自己被包裹起来而无法呼吸,不希望自己的本质被掩藏,材质有它自己最适合的角色。材质包括材料和质感,而质感就是肌理。肌理为何物?简单说,“肌”就是物质的表皮,“理”就是物质表皮的纹理,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就是材料表面的质感。材质可以和年轮一样成为时间的记忆。从建筑空间的砖墙裸露的肌理和木材陈旧斑斑中可以看到时间的琢磨,从新与旧的肌理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纵深与时空的张力。肌理可以是视觉的,因为每一种材料的肌理都会让人联想起一种音色,建筑空间是建筑师通过各种肌理和声调演奏的一曲交响乐。因此,肌理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视觉表现与构造及调控技术的结合点,成为arbitrarybeauty与positivebeauty的交叉点,成为建筑艺术与技术的接口。

建筑材料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点的建筑营造活动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中国木结构建筑,古希腊古罗马砖石建筑成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建筑师不但要理解材料的物理性能、受力特点、对人感知的影响,还必须了解材料的造型特点。路易·康提出:“设计要求人懂得‘序’,当你面对砖或做有关砖的设计,你必须问问砖,它希望成为什么,或者它能作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序”。中国传统建筑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他们利用当地的材料,同时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营造了许多具有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的建筑。比如中国客家土楼,藏族碉楼,羌族建筑,巴蜀地区的吊角楼等。

安腾忠雄在《光影和形式》一文中谈到:“材质之间的对话为把我想象中的空间付诸实施出提供了主要的支持。我希望把整体的一象渗透进每一种材料中,然后再来选择细部。我采取的办法是使混凝土失去雕塑般的实体感和重量感,它们被用来制造光和素面等,我并不是要表现材料的自然本性,而是通过他们建立一种单纯的空间意向”。而柯布西耶对待混凝土的态度与安滕有所不同。柯布西耶致力于探求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可塑性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粗狂的美感。密斯用钢和玻璃来表现建筑的技术精美。

藏族传统建筑墙表面处理也是有讲究的。西藏农区土坯砌筑建筑墙体表面要敷上一层黄土泥巴作保护。感到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把它敷成平滑,而是用双手指尖在墙面上画出弧形图案,那图案犹如水面上泛起的涟漪,墙面显得粗糙,凹凸不平。这种逆反于正常审美选择的处理方式获得了意外的美感效果,不过其最初的构想不会是出于追求美的想法,而是减弱墙体表面黄土不易被雨水冲刷而产生的灵感。雨水顺着弧形槽沟掉下去,改变了它本来的流向,这样雨水冲刷墙面的力度减小,取得了保护墙面黄土的效果。从实用目的出发做出的处理,结果取得双利,既使用又美观。还有包括西藏民居建筑当中独具一格的牛粪墙体,也是传统建筑墙面肌理很特殊的一种,它既在功能上有保温的实效和作为天然的燃料以外,也从中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气息,被称之为牛粪艺术。

2、建筑建构

密斯早就说过“建筑开始于两块砖被仔细地连接在一起”①秦佑国:“从Hi-Skill到Hi-Tech摘要”,《建筑学报》.2002。我们认为,一种文化或一个社会的建筑表征主要有空间结构形式来决定,而不是他们本身的建筑细部。西藏的建筑决非由奇妙的装饰构成,而是在特定空间中组织严谨的构筑物。其“建构是连接的艺术”。②尼思 富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西藏的传统建筑一直有一套完整的营造思想,以“材”和“斗口”为模数,将整个建筑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利用基本模数来营造整体,最终建造起来的建筑是一个有逻辑的体系,木制的斗拱,梁,柱,枋等作为建构的基本元素,在它们之间有着清晰的关系,明确的结构系统和传力系统,其营造是读建筑内外空间的营造。即使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其建筑营造方式也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像藏族的碉楼,客家族的土楼等。

我们知道,建构需要技术做支持,建构需要结构和材料来表现。人类从远古时期的木骨泥墙房屋,到古代的木结构、砖石结构,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技术每前进一步,结构与材料就向前跨越一步。艺术就会升华到更高一级的境界。西藏建筑特别注重对门的装饰。门檐、窗檐用排列整齐的双层排列方木从墙面上突出而成,上面挂上彩色短皱帘。门楣、窗楣进行彩绘。门框、窗框两侧用宽约15厘米左右的黑条装饰,窗子做成白色方格玻璃窗,二者色彩反差鲜明。门框木构件上雕饰莲花、叠卷图案,门板上画有日、月、万字符图案,这种考究的门窗装饰使得藏族传统建筑变得眉清目秀,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日喀则定日民居门楣的上方都砌有一个塔形的装饰体,下部和院墙的墙檐相接。最顶上放置一块白色的卵石,如同一个塔尖。塔形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涂有红色和黑色的色块,两色相交的中间和门楣的上方均留一条宽宽的白条,有的家庭就在这门楣上方的白条带处放置一排白色的卵石。门全部刷成黑色,上方的中间用白色画月亮,用土红色画太阳。门的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整个门如同一座造型粗犷的佛塔,很有特点。

3、建筑空间

我们不管理解传统建筑,还是进行现代建筑设计,必须理解其内外空间的组织。空间是建筑的核心。在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建筑空间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空间永远是物质联系在一起的,它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提到空间就不能不提到时间,它们是紧密相关的,时间显示了物质运动过程的先后,或者说物的顺序性,而空间则显示了物质运动的防范围,或者说物的广延性。建筑起源于人类为了避风雨、御寒暑和防止其他自然现象或野兽的侵袭,老子说“延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①沈莹梅 :“建筑设计方法论对建筑的影响”,《四川建筑》,第34卷4期其用意在于强调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

在对建筑空间的感知中,视觉的接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对于空间的体验印象是这一过程的综合感受,视线所及之处诸多造型因素除形状以外还有光影、色彩、质感、肌理等它们都不可分割的同时被我们感受到,视觉环境的各种因素都对建筑空间的感受起着重要作用,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引发丰富多彩的联想和共鸣。建筑所表现的是人对其内外空间环境的心理体验,而建筑对视觉的冲击是这一感受的基础。

在虚与实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建筑的实体部分是建筑最活跃的部分,建筑空间给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我们对实体那一部分的加工和营造。这不仅需要我们从实体上,而且需要我们从细微的细部上进行认真的推敲。

在建筑的空间方面,我们应从虚与实两个方面把建筑看着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把握建筑与环境、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深入对建筑实体的理解,认识虚实对立统一的关系,就能使我们在建筑创作中不仅仅把有墙面构成的外壳作为构思的唯一对象,而是同时考虑它内部空间构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对外部空间环境带来的影响与作用。“西藏的传统建筑,与西藏的藏传佛教文化是分不开的。藏传佛教的密宗信徒,把曼陀罗作为观想的对象。曼陀罗是源于印度教的一种宇宙模式,后为佛教密宗所继承和发展。曼陀罗外圆内方,中间有一个亚字形空间,亚字中间又一个圆形绘本尊等,四周为四殿门,修行者分别供奉不同的本尊像,而不同的本尊有各自的坛城。坛城即佛教的精神宇宙模式。是僧侣修行的崇高境地,是凡人对佛教境界的一种空间概念,是一种向心性的空间观,在藏族地区根深蒂固的文化精髓。”②木雅.曲吉建才:《神居之所:西藏建筑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

4、建筑的设计思想

“藏族古老文化中,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建筑专科,但是藏族的‘五明’学科里有一门‘工巧明’就包括了这一内容。工巧明里包含了雕塑、木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及房屋建造等多种技艺、艺术科目,因此,精通‘五明’的学者一般对建筑也有所研究。比如五世达赖是一位精通五明的大学者。”③汪坦:《世界建筑》,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1980在西藏历史上人们广泛信仰佛教,宗教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思想极大地影响着藏式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各种类型的藏式建筑都与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民族通过藏式建筑艺术用创新的手法表达藏族人民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宗教思想,并在宗教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天梯说、女魔说、中心说、金刚说的藏式建筑设计思想。

(1)天梯说。西藏历史传说中的第一个国王聂赤赞普和他之后的六个国王,史称天赤七王,都是天上的神仙,死亡时会登上天界,彩虹是登天光绳,山体就是天梯,天赤七王之后的止贡赞普因一次决斗中的疏忽斩断了登天光绳,从此藏王留在了人间。受天梯说的影响,那个时代的房屋都建在山上。

(2)女魔说。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并迎娶文成公主,在拉萨河谷修建大昭寺造就前年福址,文成公主通过卜算,确认雪国的地形是一个仰卧的罗刹女魔,主张在罗刹女魔的关键部位修建12座寺庙,以镇魔力,确保番地雪国的平安。女魔说对吐蕃王朝的建筑规划发挥过重要作用。

(3)中心说。中心说是古代佛教宇宙观的产物,从一开始就把宗教的想象和痴迷的情感灌注到象征佛国净土的寺院建筑之中,藏式的许多建筑形式都象征着佛教传说中的宇宙中心须弥山。在中心说的影响下,以桑耶寺为代表的西藏的住宅、寺庙、宫殿都被认为是世界的缩影。

(4)金刚说。藏传佛教是在金刚乘基础上发展的大乘佛教,金刚乘的基础对西藏社会形态、城市形态和人的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其中顶礼膜拜和朝圣转经思想对建筑的影响尤为深刻,众多建筑中“回”字形的平面布局以及转山、转湖、转寺、转塔的转经路等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

所以古老的藏民族在宗教思想和特殊的人文环境里形成了独特的藏式建筑设计思想。

三、建筑艺术特点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西藏建筑,“主要以稳重的建筑轮廓和壮丽雄伟的艺术造型,和富丽辉煌的艺术装修和醒目的装饰意趣,以及对比强烈的建筑色彩和雄宏的佛教氛围,还有别致的木构柱式与卓越的工艺美术而别具一格,成为独特的藏族建筑体系。独有的藏式建筑风格与高超的建筑艺术,具有神秘的佛教艺术底蕴和建筑魅力,具有稳重的建筑轮廓和壮丽雄伟的艺术造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建筑艺术散发着神韵的佛教底蕴建筑艺术魅力。多以山地建筑群,把其有梯形轮廓的个体建筑的稳重造型成群的显露出来,从而汇集成建筑群整体气势磅礴的形象。建筑物外墙的明显收分,而成上下大小的梯形,这种金字塔的形状具有较强的稳定感西藏建筑外墙上的窗一般都很小,这样的建筑物就呈现出稳重、敦实、封闭的外观形象,好像碉堡一样,所以藏民又把它叫做‘碉房式’。其外墙上的窗洞以窄长形居多,上端挑出小檐,增添了立面艺术感。檐下窗洞除上挑檐外,其余三面一律做成上下大小的梯形黑色窗套,这就是典型的藏式窗。例如:布达拉宫是沿上坡用石块砌起来的,它的下部是数十米高的实墙,犹如生根于红山山岩之根部,建筑又随山形自然地错落布置,与山丘浑然一体,利用山式增加了整个建筑群的体量。在上山阶道的外侧筑护墙,突出层层横向阶梯形线条,拉长了上山阶道的长度,更加强了建筑高耸雄浑的气魄。”①盖湘涛:《西藏艺术研究》,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2013,第1期因此,西藏传统建筑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宗教特色、崇尚自然、坚固实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装饰华丽、文化交融。

宗教特点:藏民族的宗教文化所反映的佛教建筑是藏式传统建筑的最主要特点。在藏民族生活的各地域的各类建筑中,各种宗教符号、宗教象征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藏式建筑的寺庙数量和规模普及庞大、不少建筑按密宗曼佗罗意境建造、居室中的木柱代表中心、“回”字形的平面代表转经道、五色经幡代表人们对万物的敬仰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用建筑形象表现特定宗教的特点。

崇尚自然的特点:藏式传统建筑选址依山就势,功能设置随高就低,建筑造型的地方特色鲜明,如楼脚屋、柽柳墙、金瓦屋顶等,都是用材上的因地制宜,不破坏自然性并且良好的适应了自然环境,充分表现了其崇尚自然的特点。

坚固实用的特点:藏式传统建筑多从抵抗自然灾害和注意防御上进行考虑,从空间的表情与表意性上看,建筑物的体量巨大宏伟,墙体多采用“收分”,方正敦实,厚墙小窗,窗框上窄下宽,木结构、柱式非常稳定,工艺豪迈粗放,建筑物的选址、开窗没有统一定式,方便实用,整个建筑体形坚固。

形式多样的特点:藏式传统建筑形式丰富多变,极为生动,因地制宜随山势高下,没有固定形式制约,常常产生一些非规则的平面和建筑形状。类型包括宫殿、寺庙、庄园和民居建筑,每一种类型的建筑形式在不同发展时期有所区别,比如:各个时期的寺庙建筑就具有典型的不同特点。一般建筑都是主楼前有庭院,庭院周有回廊,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但在建筑物内部,各个局部处理却表现出许多不同形式:托木种类繁多,窗子错落有致,檐口变化丰富,斗拱纵横交叉,平屋面、歇山屋顶灵活使用。

色彩丰富的特点:传统建筑的外墙色彩比较简单、朴素,色彩装饰不多,显得粗犷大气。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主要用色有:白色、黑色、红色、青色等。多习惯在大片石墙上涂刷白色的涂料,或直接以当地墙材的自然色彩为主。或因经济条件的制约,外墙不另做粉刷,突显石质墙材的本色,或为暗红色,或为青灰色。也有部分地区外墙粉刷采用其他颜色,如萨迦县的民居外墙以蓝灰色为主,配以红、白色带衬托等。女儿墙的色彩造型处理是藏式建筑建构的重点,因地域和等级的不同而存有差异。通常的做法是顶层墙体向外出挑一排木椽头,木椽头上横铺长木条,这些木构件多漆成红色,上面再以青色的石板瓦挑檐和灰色的阿嘎土压顶组成。墙体粉刷白色或黑色涂料,或保留材质的本色。也有沿屋顶另设二条约5cm左右宽的红、黑色带,沿围墙交圈以作装饰的,但都与下面的墙体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显得朴素而不张扬。以红色边玛草砌成的女儿墙成为尊贵建筑的标志,也有涂刷红色涂料来替代的。在居住建筑中,红色边玛草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建筑及其主人的等级和社会地位,因而多用于贵族、活佛的宅院中,普通的民居不能使用。

装饰华丽的特点:藏式传统建筑具有大量烦琐的装饰,装饰品种类繁多,体量不大,但制作都非常精巧,与厚重粗糙的墙体形成对比。经常使用金、银等名贵稀有金属,虽是点缀,但色彩鲜明,突出重点,装修工艺特别考究。琳琅满目的雕刻,闪光的金顶,富丽堂皇的大殿都说明了其装饰华丽的特点。

文化交融的特点:藏式传统建筑具有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加以融合并发展的特点。如布达拉宫上的金顶是受明、清宫殿的影响。一些白塔、金轮和碉房等则是受印度,尼泊尔的影响。藏式建筑的木结构体系以木柱、双层托木、梁架、榫卯结合以及少用铁活等,这和汉式建筑完全属于同一体系。

鉴于这些特点,西藏建筑艺术风格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它是经过历史长期不断积累下来的,我们必须要尊重历史,更要珍惜优秀的文化遗产,它是最珍贵的宝藏。

继承传统并不是克隆,一成不变,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发展,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同样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材料来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独特、丰富的藏式传统建筑文化为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语汇,也为世界认识西藏文化打开了窗口。

四、结语

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确立不仅涉及到广泛的学科,还涉及到多工种,各种专家的密切配合,还要有业主及使用者参与设计。如何体现社会人文文化,社会价值观。做到十分周密的计划,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也是建筑设计方法论所应解决的内容之一。

近些年来建筑设计人才辈出,这让人们看到中国的实力,看见中国的建筑事业的崛起,西藏建筑事业也在蓬勃的发展。很多建筑都给了人们新的视觉冲击,但是设想一下,如果这样的建筑放到100年前或者100年后,是否还能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用现代建筑的理论与观点,分析西藏传统建筑设计方法论;了解西藏传统建筑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建筑型制特点;全面、深入地认识西藏传统建筑,并客观地评价其价值;树立正确的建筑创作观。

总之,建筑设计方法论和建筑设计方法是相互影响的,只要我们在探求其内在本质中材质、建构、空间的内涵关系时,时刻保持着以材质为表现手段,以建构为技术条件,以空间为核心,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总结艺术特点和建筑设计方法论。得出正确的适应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论和西藏建筑设计方法论,这样才能让建筑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更好的做好传承与发展。

【参考资料】

[1]秦佑国:“从Hi-Skill到Hi-Tech摘要”,《建筑学报》,2002

[3]木雅.曲吉建才:《神居之所:西藏建筑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

[4]汪坦:“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世界建筑》,1980

[5]杨嘉铭:《西藏建筑的年历史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6]李大夏:《路易·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8

[7]徐宗威:《西藏传统建筑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

[8]张金伟:“建筑领域的符号学”,《山西建筑》,2009

[9]沈莹梅:“建筑设计方法论对建筑的影响”,《四川建筑》,第34卷4期.

[10]肯尼思富兰姆普顿:《建构文化研究》,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11]吴耀华:“谈建筑符号学”,《山西建筑》,2004

[12](德)劳埃德孙彤宇译:《建筑设计方法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

[13](日)安藤忠雄,白林:《安腾忠雄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盖湘涛:《西藏艺术研究》,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2013-1

【作者:拉瓜登顿,西藏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副主任、讲师】

(责编:强巴次仁)

文化简讯

国内首个藏民族音乐产业基地在拉萨正式挂牌。元月,国内首个藏民族音乐产业基地在拉萨正式挂牌。同时,还举办了“首届中国藏民族音乐产业论坛”和“中国藏民族音乐产业基地”联盟单位签约仪式。

西藏2016年春节藏历新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今年新年系列文化活动紧紧围绕“中华一家亲,共享年味情”主题,在拉萨市及其他地市同步举行,共计将举办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20余场次。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赴日喀则慰问演出。

元月,西藏文化厅组织文艺小分队赴日喀则市进行节日慰问演出,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艺繁荣发展的成果。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故乡》、《醉美日喀则》、《宁吉布拉》、《吉祥仁布》、新创歌曲《江罗康萨》等节目为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送上一份新年厚礼。

2016年西藏自治区“五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在拉萨举行。元月中旬,2016年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和爱国爱教宣传“五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吉苏村举行。区歌舞团、区藏剧团、区话剧团和拉萨市歌舞团的艺术家带去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曲《祈愿》、《扎西德勒送给你》,舞蹈《春天的问候,朗玛堆谐《措那折雄》,抗震救灾题材小品《表彰前一天》以及相声《变迁》等节目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慰问演出活动拉开序幕。1月底,自治区文化厅组织自治区藏剧团、自治区歌舞团近50名名家名角和优秀青年演员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节前慰问演出,深入当地乡村、学校和企业等6个点,为当地近万名广大农牧民群众、企业职工送去了12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水准较高的文艺演出,在春节、藏历新年来临之际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浓厚节日文化氛围。

重大爱国主义题材多媒体史诗话剧《共同家园》震撼首演反响强烈。1月底,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化厅、中央统战部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区话剧团历时两年倾力创排打造的重大爱国主义题材多媒体史诗话剧《共同家园》在西藏藏戏艺术中心震撼首演。演出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我区各族各界观众的高度评价。

“笑星汇”聚眉开颜欢声笑语迎新年。

为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2月2日晚,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自治区群艺馆和自治区话剧团联合承办的2016年新年“笑星汇”晚会在自治区群艺馆剧场演出,来自拉萨市区的近300名各族各界观众观看了演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2016年春节藏历新年初一慰问演出活动”在拉萨龙王潭公园隆重进行。藏历初一,在全区上下欢度春节藏历新年之际,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区歌舞团、区话剧团、区藏剧团承办的“2016年春节藏历新年初一慰问演出活动”在拉萨市龙王潭公园隆重进行,上千名各族各界观众齐聚公园一同观看了整场演出,精彩纷呈的节目吸引了穿着节日盛装的观众,除了观赏精彩文艺演出,不少观众还将如往年一样,亲身在台外“笔划”起来,共享节目欢腾。每年举办的春节、藏历新年初一慰问演出活动作为我区品牌性节日文化活动,广受拉萨市区各族各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西藏首家动漫企业获得国家认定。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持续加大对西藏文化发展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支持的力度,西藏动漫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先后创作出了《阿古顿巴》、《亚克历险记》、《漫画中国西藏》、《新年来了》等动漫作品。为做好西藏2015年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落实动漫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2015年动漫企业认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西藏申报的西藏雅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动漫企业认定,成为我区首家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实现了我区国家级动漫企业“零的突破”,为我区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西藏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拉萨召开。2月24日,2016年全区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在七地(市)以及各县设分会场。会议传达了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和全区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了“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5年全区文化工作的成绩与经验,部署了2016年文化工作任务。

西藏自治区群艺馆举办第78期全区民间艺术团培训班。3月1日,应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人民政府请求,按照自治区群艺馆工作计划,来自南木林县民间艺术团24名演职人员培训在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顺利开班,这标志着2016年自治区群艺馆系列培训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西藏日喀则市民族艺术团应邀出访德国等欧洲三国演出。日喀则市民族艺术团一行14人于2016年2月18日至28日期间带着精心挑选的《温巴顿》、《吉祥新年》、《故土春风》等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先后在苏黎世、法兰克福、巴特洪堡市、曼海姆市等地进行了慰问演出,艺术团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国外友人和在外藏胞的一致赞誉,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

“中国西藏·扎西德勒”西藏艺术团赴香港参加“2016元宵彩灯会”演出。2016年2月19日至23日,“中国西藏·扎西德勒”昌都艺术团赴港参加“2016元宵彩灯会”演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大型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赴内地巡回答谢演出圆满成功。2015年12月底,满怀阿里人民的感激之情,阿里地委行署携大型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历时40天,赴对口援助阿里地区的河北、陕西两省及相关的城市进行巡回答谢演出。巡回答谢演出共进行了4场,观众人数达6000余名,演出队伍所到之处,得到了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通过巡回演出,大大加强了与河北、陕西两省文化交流,加深了藏、汉各族人民的友谊。

《阿里壁画》荣获第九届上海印刷大奖。2016年3月9日,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上,第九届“上海印刷大奖”揭晓,由阿里地区文化局和浙江大学合作的壁画数字化成果《阿里壁画》荣获大奖。《阿里壁画》是阿里地区壁画数字化一项重要成果,吸引了更多专业人士关注研究藏文化,为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扩大藏文化的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在拉萨举行。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自治区群艺馆承办的2016年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文艺演出活动于3月28日在龙王潭公园举行。演出活动集县民间艺术团、农民文艺演出队、老年文艺演出队、群众业余文艺演出队与专业文艺团体同台演出,来自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民间艺术团、城关区次角林民间艺术团、自治区老干部艺术团、日喀则驻拉萨办事处演出队、城关区阿坝林社区演出队、自治区歌舞团、话剧团、拉萨市民族歌舞团等8支演出队参加了演出。

西藏文化厅召开“第三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二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专家评审会。近日,“第三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二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专家评审会在自治区文化厅举行。评审会上,区评审办向评审专家们简要介绍了本次评选命名工作情况并对初审企业一一作了点评。经过专家们认真研究投票决定,列入本次被评审的第三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22家单位和第二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2家单位,全部通过评审。

自治区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履职情况良好。2016年是《西藏自治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并实施的第一年。据统计,2006年起至2016年初自治区68名国家级传承人带徒总人数3795名、已掌握国家级传承人所授技艺的学徒总人数2319名;350名自治区级传承人带徒总人数10520名、已掌握自治区级传承人所授技艺学徒的总人数4632名。上述数据表明,自治区各级传承人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认真履行职责义务,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为发展壮大自治区传承人队伍,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拓展就业渠道,带动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举办读书分享会活动。近日,自治区艺研所组织全体人员举行了第一期“艺研动态”读书分享会。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将把推进“艺研动态”分享会作为常态化、专业化,进一步加强西藏学术交流,创新西藏艺术研究方法、思路,不断提高西藏艺术研究的综合能力和科学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 1004-6860(2016)01-0086-07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建筑防火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BIM技术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