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泰谚语中的酒文化*

2016-02-04 15:45何丽蓬
山西青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酒文化

何丽蓬

广西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 白色 533000

壮泰谚语中的酒文化*

何丽蓬

广西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白色533000

摘要:壮泰是同根异枝的两个民族,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酒文化。本文旨在通过壮泰族谚语的酒谚语,进一步解析两个民族的酒文化,以此分析两个民族在各自的酒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分枝,加深对壮泰谚语和壮泰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壮族谚语;泰语谚语;酒文化

一、壮泰族谚语酒文化

(一)壮族谚语酒文化

壮族生活的地区,到处能够看到酒的踪迹,在酿酒、销售酒、饮酒过程中,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中,形成了壮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而壮族人民大多善于唱山歌,口头传承的酒谚语自然得到了传播,展现了壮族人民民族性格和民族酒文化。

自家酿酒酒文化。壮族饮的酒一般是自家酿造的低度米酒,主要是把酿酒原料经过发酵蒸煮而成。酿酒原料主要是谷物和薯类等等。在谚语中体现为:Siengj gwn lwgmaenz aeu roengz reih,Siengj gwn laeujhaeux aeu gag ngauz.(想吃红薯须下地,想吃米酒要自酿。)、Laeuj ndei mbouj beij laeuj haeuxyangz,Ndei gangj mbouj beij dah lwgsau.(好酒不比玉米酒,好耍不比姑娘家。)

勤俭持家酒文化。壮族壮族作为农耕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劳动人民更能深刻感悟劳作生活的艰辛和粮食等物质生活的来之不易,勤俭节约、勤俭持家自是不言而喻的生活之道。凡事量力而行,不支持铺张浪费的生活观,在口头流传的谚语中也得到了体现:Ndoet laeuj gwn ngaiz rau gyadangq.(喝酒吃饭量家当。)

节日习俗酒文化。每个民族都具有标签性的民俗民风,壮族红白喜事祭拜祖先、供奉神灵必不可少的贡品便是酒。结婚嫁娶、生儿育女的满月酒等吉庆日,除了以酒供奉祖先和神灵,主人家还会杀猪宰羊备好酒宴请亲朋好友摆宴席庆贺,亲朋友则在各自桌友中互饮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新婚夫妇、满月酒的家人们轮流向每桌前来道喜的亲朋友好友表示感谢,亲朋友好友也以酒为媒向新人或主人家祝福道贺。因此,去参加结婚、满月酒在壮语中都含有“酒”字,即bei gwn laeuj(去喝喜酒)、Laeuj rim ndwen(满月酒)。在谚语中体现为:Caez gwn cenj laeujyag,Bak bei cinh dox gyaez!(共饮杯娘酒,百年同恩爱!)、Laeuj rim ndwen gaeq nyiengh,Muengh va’namz baenz lungz!(满月酒莫让,望花男成龙!)

待客接友酒文化。壮族的人际交往中大多喜欢以酒作为媒介传情达意,无酒不欢。朋友之间以酒联系彼此情怀,拜访亲朋好友以酒为礼,接待客人以酒表达敬意或诚意。酒无形中成了接人待客、友好往来的使臣,沟通宾客之间的情谊,联络友人之间的情感。谚语中体现为:Ndainaz ndai daengz laj,Gwnlaeuj gingq cawjgya.(耘田耘到禾根,喝酒先敬主家。)、Guk caeuq guk gietbaiq,Mou caeuq mou guh doi.Fouz daeuh mbouj ndaem meg,Fouz laeuj mbouj cingj hek.(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

饮酒适度酒文化。国外饮料酒健康的相关研究表明,适度饮酒有益于身心健康。每天饮用2-4个标准饮酒量(一个标准以15g酒精/kg体重计),可预防心血管疾病、II型糖尿病等,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国内对白酒文献记载有与国外类似的结果,不同的是饮用浓香型白酒还可以降低血清尿酸浓度,降低阿尔茨海默(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壮族有少量民众晚饭喝点小酒养生的习惯,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证明了适度饮酒是有益的。酒谚语体现为:Laeuj ndei ndoet daengz yaek fiz dingz,Va lengj yawj daengz hai byongh seiz.(好酒饮到半醉止,好花看到半开时。)、Laeuj cit gwn lai hix rox fiz,Rumznamz ci nanz hix dwgliengz.(淡酒吃多也会醉,南风吹久也着凉。)

萎靡消极酒文化——酗酒。饮酒不等同于酗酒,酗酒是没有节制的饮酒。酒毕竟含有乙醇,当饮酒过渡就会引起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会引起幻觉、失去理智,如酒后闹事、酒后驾车事故等便是饮酒过渡的表现。长期大量饮酒会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智力智商收到影响,严重者将会将会酒精中毒,导致更加严重、对身体伤害更大的疾病。壮族酗酒谚语有:Dam ninz din fwngz unq,Laeuj lai ukgyaeuj luenh.(贪睡手脚软,暴酒头脑乱。)、Cit ien sai cienz bae cawx bingh,Ndoet laeuj sai cienz bae soengq mingh.(吸烟花钱买病,酗酒花钱送命。)萎靡消极的酒文化——酒肉朋友。酒肉朋友,说的是那些整日无所事事而大鱼 大肉喝酒的人士,彼此之间的关系停留在“酒”之上,而不是可以深交的朋友。壮谚如:Laeuj noh baengxyoux,gyau mbouj ndaej nanz.(酒肉朋友,难得长久。)、Laeuj noh doxbungz dwg beixnuengx,Miz gaenj bungz nanh mbouj raen vunz.(酒肉相逢真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二)泰国谚语酒文化

泰国酒的消费和饮酒量与其他国家相比名列前茅。1998年威士忌酒类的饮用居世界前五,即每年每人平均饮酒量达3.5升或4.6瓶(pi ja wan suk si 2544:1)。泰国国内,白酒或工厂酒(得到政府生产许可的工厂所生产)由于低廉的价钱而相对其他酒类更受欢迎,尤其是在泰国东北部和北部地区(pi ja wan suk si 2544:1)。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泰国的酒文化虽不似壮族这般绚烂多彩但却也独树一帜,从泰谚中的酒谚语中也可略知其独具特色的酒文化。

节日习俗酒文化。泰国建新房前及入住新房前的驱鬼仪式,酒是缺之不可的祭品,即使是有些皇室庆典仪式中也要用到酒来进行祭拜。泰国民众在婚庆、剃发为僧、泰国新年宋干节、放高升等吉庆节日中也会饮酒庆贺。如谚语:(lau ja pla ping 烟酒菜肴。喻指迎宾待客必须备好好酒菜。)、(hai kin khana ron hai fon khana mau 饭要趁热吃,舞要醉时跳。喻恰当时机做恰当事)

待客接友酒文化。泰国的酒文化亦是历史久远,泰国的祖辈时期起便有关于酒的记载,认为酒是休闲娱乐的载体,是某些群体进行社会交际的媒介,是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的工具。日常生活的饭桌或宴会上会为客人备酒菜以尽东道主之热情好客,友人之间也有赠酒为礼。如谚语:(lau ja pla ping 烟酒菜肴。喻指迎宾待客必须备好好酒菜。)、(lau kau nai khuad mai 新瓶陈酒,送他人礼物用新瓶装旧酒,喻指换汤不换药。如今虽有贬义之意,但可知古时有以酒为礼送他人的风气。)

饮酒适度酒文化。泰国是佛教国家,对买卖酒的控制较为严格,针对酒的买者和卖者均有相应的法律。针对买者,2551年国王签署颁布的法律条文第29条规定:为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禁止销售酒精类饮品给年龄低于20岁的青少年以及已经醉酒人士,违者罚款或监禁一年以下,情节严重者监禁和罚款同时进行;针对卖者,1972年的(泰国)改革委员会第253条公告规定售酒时间为11.00-14.00和17.00-24.00两个时间段,如若要此段时间之外售酒则须得到国家或省级警署部门的允许方可售酒。1950年国王签署颁布的酒法指出,不遵守售酒条例者将受到2年以下监禁、罚款4000泰铢,并撤销其售酒资格营业执照5年。而此段时间之外饮酒者也将被追究责任,监禁1年以下,罚款1000泰铢以下罚款,视情节严重者监禁、罚款同时进行。即泰国允许酒类饮品买卖,并用法律来保证饮酒的“适度”,体现在泰谚上有:(wi phom tea pho klau kin lau tea pho mau 梳头合适头型即好,喝酒刚刚合适即可。)、(mau lau sia lak mau rak sia cai 酒醉失原则,酒入爱河失心智。)

萎靡消极的酒文化。泰国作为黄袍佛国,约有95%的泰国公民是佛教徒,泰语中的佛教用词(a bai ja muk歪门邪道)指的便是佛教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此认为饮酒是罪恶的行径,在每年的佛教庆典便能得到体现——当日各行业禁止酒买卖。相关报道以及研究发现,酒驾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对于饮酒的控制也得到了泰国全国上下的共识,认为酒等于萎靡消极的代名词,体现在泰语谚语中有:(su ra thu tang A pa ya mu khang饮酒之徒 歪门邪道。佛教谚语,喻指饮酒者将走向毁灭之道)、(mau tua lem tai mau kai lem kea 酒醉忘死,醉身忘老。喻指沉醉于玩弄权势忘记死,沉醉于爱惜身体忘记老。)、(mau con khad sati 醉至丧失理智)、(mau muean ma 醉跟狗似的)、(mau hua ra nam醉至以头当桨。指古时乘船,醉酒之人将头伸出船外头在水上随水划)。

二、壮泰族酒谚语文化与言语层面的解析

壮泰族谚语酒文化——文化层面的相似,都具有节日习俗、待客接友、饮酒适度、萎靡消极的酒文化。即壮泰族人民会以酒敬神灵,相信有超乎自然的神灵存在,在红白喜事节日习俗以酒为圣品来供奉神灵;以酒为贵,在重要的节日中以旧作为接待贵客的必备品;以酒助兴,以酒联系亲朋好友间情感;以酒为戒,适度饮酒可养身,酗酒伤身不可取。

壮泰族谚语酒文化——泰谚文化层面的缺失。从壮泰相异的酒文化谚语中可知,壮谚不止体现了酿制家酒和勤俭持家的壮家酒文化,同样也体现了壮族人民把酒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言语表达上也是直接了当不带半点含蓄。然而,从泰国的文献资料中虽然可以查到泰国有自酿白酒和土家酒的文献资料和本土特色文化,但是这些文化并未能从泰谚有限的酒谚语中体现出来。

壮泰族谚语酒文化——文化层面和言语表达层面的双重相似,即壮泰谚语均体现了两个民族对饮酒适度的认可和对萎靡消极的酒文化的抵制。认为适度饮酒怡情,酗酒伤情伤身,壮谚在此基础上多出了一些酒肉朋友不可靠,朋友贵在知心,酒肉朋友不牢靠的观点。在言语表达层面上,适度饮酒和萎靡消极的酒文化上的壮泰酒谚语大都运用了比喻或对比的方式来具体化何为适度饮酒,具体而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两个民族对酗酒行为不客气的总结和批判。

壮泰族谚语酒文化——言语表达层面具有差异性。吉祥喜庆的酒谚语,壮谚具体形象化,泰谚抽象模糊华。壮谚的节日习俗酒文化言辞上具体到婚庆、满月酒等喜庆日子,而泰谚的节日习俗酒文化谚语只是模糊的体现到了餐桌上的喜庆气氛。待客接友酒文化,壮谚具体到宴请对象、敬酒的对象,而泰谚只有食物或酒的字眼,并未涉及宾客好友。即壮谚中的酒谚语,言语之间具体、形象、生动、不隐晦。泰谚则相对抽象而模糊。此为壮泰酒谚语酒文化同中有异。

三、总结

壮泰族群民族个性、宗教信仰和法律的完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个民族的酒文化。壮泰族群在文献记载中都有自家酿酒的文化,在节日习俗中有以酒供奉神灵的风俗,在红白喜事中以酒为礼迎接贵宾或客人的礼仪,这些现象在壮谚中都能得到体现。这源于壮族豪爽的民族个性,也源于壮族人民更加倾向于“无酒不欢”“以酒为礼”的酒文化。而在泰谚中,泰族的部分酒文化并未得到体现,即使有些谚语有涉及到这些酒文化都是模糊和抽象的。这是由于泰国是佛教国家,以佛教徒为主的泰国民众在谈到“酒”时就潜意识里认为这是罪恶的、不良的行径。此外,泰国曼谷王朝初期泰国拉玛五世王朱拉隆功的禁酿私家酒法规也对泰国的酒文化有一定的影响,虽然这条法规在民众的抗议之下最终被废除。另外,现如今泰国相对完善的酒买卖的法律也在制约和影响着泰国的酒文化。

在劝导或消极的酒谚语中,不管是“以酒为礼”的壮族,还是受佛教文化影响和有着较为完善的酒法律法规的泰国民众,他们都能深深的意识到酒终究是含有乙醇的酒精饮品,喝多了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两个民族在此类谚语词条的言语表达和所透析出来的文化现象则高度一致——酒伤身、伤神、伤人。

[参考文献]

[1]黄桂婵.论壮族的饮酒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

[2]杨柳.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J].酿酒,2011.

[3]范文来,徐岩,黄永光.白酒对健康有益还是有害?[J].酿酒科技,2011.2.

[4]碧娅宛·素西.泰国百姓土家酒生产经济状况研究——以清莱府和帕府为例[M].朱拉隆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H218;H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11-0013-02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批准号:13XYY02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酒文化
国内外葡萄酒发展概况及新趋势
从“酒文化”中品味化学
浅析酒文化的人文意识因素
论中国养生文化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黄鸣谈商界“酒文化”:不喝酒的单子谈不成?
金代的酒文化漫谈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酒文化
官场“酒文化”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