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水发炎”事件分析媒体在协调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2016-02-04 15:17
山西青年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发炎茶水舆论监督

李 男

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山东 青岛 266032



从“茶水发炎”事件分析媒体在协调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李男*

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山东青岛266032

对于医疗卫生改革,整个社会一直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茶水发炎”的发生,不得不提醒人们重视紧张的医患关系,反思媒体在处理医患关系中所发挥的反作用:关注病人的心理而忽略医生的感受;没有给予医生准确的定位。通过分析总结媒体在维护医患关系媒体应该怎么做?

茶水发炎;医患关系;媒体;舆论监督

2007年的4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莫过于一起由媒体策划的“茶水发炎”事件。中新网记者和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记者一起暗访了杭州一些医院。记者用一只璃杯装上绿茶,并将茶水当作尿液送检。2天时间跑了10家医院,有6家医院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5家医院给记者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1]

一、反思媒体在处理医患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关注病人的心理;忽略医生的感受

医院、医务人员形象恶化的原因不能都咎其媒体的偏颇之词,其医疗制度的不合理和部分医院医生的医德缺陷也是问题的关键因素。但是作为媒体,扪心自问一下,对于医院、医生的理解和关怀有多少?出于民粹的心态在患者和医院医生上,媒体的这碗水到底有没有端平?其实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医生和护士都具有极高的医德,无数次托起生命的太阳时候,他们也是需要多一些的理解和关怀的。

在医患关系上,部分媒体偏颇的立场、不负责仁的言辞都带了什么?首先是“医闹”事件的普遍化。“医闹”是中国才有的名词。不管医生有没有过错,只要病人及家属稍有不满,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找出点小毛病就此扩大,非要冠上个“医疗事故”的帽子,再借助媒体爆料炒作。其次是病人家属策划“红包”捉弄医院。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失误和部分医生医德沦丧,致使“红包”常常成为媒体关注医疗卫生的关键,在此点上大做文章。而恰恰是这种风气的盛行助长了病患及其家属的一些策划“红包”、“捉弄”医院的不正当行为。最终由此引发的恶果则是医生护士多忧,医疗事故多发。试问一不小心就成了报纸电视台批评的对象,出门上街人人喊打。很多医生自保都来不及,哪还有精力时间钻研业务?[2]

(二)媒体没有给予医生正确的定位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人道主义都对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将医生放置在一个高而不当的位置。而媒体也总是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医生。追其根源,无非是人对病魔地束手无措,在内心深处摆脱不了对神医的希冀。科学和理性都不应该让医者留在神坛了。医者只是社会职业的一种,社会常常可以相对宽容地对待各种技术职业甚至其他人命关天职业的失误,却特别地苛责医者,不能不说是舆论的偏颇。我们的媒体在报道医务人员时,常常会走极端。医务人员被捧为“白衣天使”没有缺点,例如非典时期,大量的作品报道都将赞美送给医生,一口一个“我们的白衣天使们”,医患关系一度达到最融洽。要么医务人员被贬为“杀手”、“白眼狼”。在医患关系的报道中,媒体容易传达一个信息:“看病贵”的责任在于医务界。这样并不是公平、客观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医疗保险发展缓慢”、“药品流通秩序混乱”等都不是医务界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作为媒体记者,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了解分析,要对责任划分明晰,对医务界该负的责任要监督,以促进其自律,同时也要重视事情的“真相”,以免片面报道加深社会对医务界的误解,使得医患关系陷入更加紧张的局势。

二、维护医患关系,媒体该做些什么呢?

(一)进行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功能之一。作为媒体,缓解医患关系的“桥梁”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前提是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特别是在专业性很强的、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极高的医学领域,媒体更是应该本着科学和理性的精神,斟字酌句,考虑周全,谨慎行事。坚决不能盲目猜测、主观判断、断章取义,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风波”。就像是“茶水发炎”的两个记者,他们的出发点也许是正确的,是想要探究医院诊断的精确度以为民办事,亦或者本想报道一下现在医学发展水平结果事与愿违。但是这两个记者却没有本着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这件事,把医学领域当作是谁都可以了解的初级学科,以此成了一场闹剧,舆论监督的真正目的并没有体现出来。通过舆论监督,而揭露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是其目的所在。为了图一时之快,不负责任地夸夸其谈,算不得舆论监督。[4]

(二)热点问题要“冷静思考”

例如,谈及“回扣”问题,媒体往往会把眼光集中在医务人员身上,把错误归结于医务人员,医德沦丧、见利忘义等等诸如此类的高帽子就冠在医务人员头上。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了解也从此开始了。这样的报道当然对协调医患关系不利。当然媒体在报道商业贿赂时,“严打”医务人员的受贿行为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对用金钱手段将医务人员“拉下水”的医药企业要实行重责,否则,行贿代价小,就会有医药企业重蹈覆辙。而以往的“回扣”事件报道中,对行贿的医药企业谴责显然是不够的。还有“红包”问题。“红包”现象的减少甚至是消除,不仅仅需要医务界努力提高自身的医德风尚,也同样需要患者明白一个固有的道理:多数医生都是好的,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务人员绝对不会拿病人的生命来开玩笑的。媒体要告诉患者,让他们尽可能放心,对医院放心,对医生的技术放心。不要助长这种风气的蔓延。“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就医就诊中反映较为集中的突出问题念化”,反而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感,不利于医患关系的缓和。

[1]《中国医学论坛报》.观点版,2007.

[2]《中国新闻网》.科教新闻版,2006-7-19.

[3]《南方时评》.社会评论,2005-10-14.

[4]《中国记者》推荐文章,2006.

李男,交运集团公司青岛汽车总站,文化宣传处处长。

G206;R197.1

A

1006-0049-(2016)19-0231-01

猜你喜欢
发炎茶水舆论监督
什么是发炎?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眼睛发炎
茶水间
茶水间
茶水间
扁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