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依饭仪式歌舞的文化特征

2016-02-04 16:52
北方音乐 2016年22期
关键词:仫佬族故事性歌舞

李 伟

(河池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仫佬族依饭仪式歌舞的文化特征

李 伟

(河池学院, 广西 宜州 546300)

作为仫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依饭仪式歌舞是这一节日是这一节日的重要组成环节,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仫佬族的依饭仪式歌舞,本文就这一歌舞的宗教性、故事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等几个方面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具体研究。

仫佬族;依饭仪式歌舞;文化特征

前言

仫佬族的依饭节也被称为“喜乐愿”或“贺香火”,仫佬语中“依饭”指的是“正在还愿”得意思,由此我们能够从名字中略微领域一点依饭节这一仫佬族最隆重、传统节日的内涵。

一、依饭仪式歌舞的宗教性

仫佬族将依饭节的祭祀活动成为“做依饭”,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酬谢祖先与众神灵的集体“还愿”祭祀活动,这一活动是寄希望于神灵与祖先能够护佑全族人能驱赶灾邪、积寿保安,庆贺五谷丰登,这就使得依饭节上的重要环节依饭仪式歌舞具备着较强的宗教信仰色彩。

在笔者进行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发现,仫佬族存在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巫术信仰、道教信仰、佛教信仰等多种宗教宗教信仰,而在这些宗教信仰在仫佬族的依饭仪式歌舞中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具体来说,雷出仓门得一时,风伯雨师就来到”、“一请龙神起,二请龙神来、三请龙神降”等就属于自然崇拜的范畴;而“拜才主,舍才君,三祖家先离墓门。鼓沙沙,鼓沙沙,迎接列位众公婆……今日依饭会上请,祖先入会受香茶。”这一依饭仪式歌舞中较为常见的“三祖唱”就属于祖先崇拜范畴;而在依饭仪式歌舞的“请龙神”一段就属于典型的巫术信仰影响;道教在明代传入仫佬族,与当地原始宗教融合后形成了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道教派别,而受这一影响,很多依饭仪式歌舞中会配备三十六张神面具,分别用于“唱神”中三十六路神灵的歌舞表演,由于道教在仫佬族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这就使得受到叫影响的依饭仪式歌舞往往场面较大、其实也较为恢弘;除了道教外,佛教在仫佬族中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而受其影响仫佬族在依饭仪式歌舞中有的唱词也会具备一些佛教色彩,例如“彩轮会打铁无合,释迦作计用坭增”等。总的来说,仫佬族的信仰处于多神交融,佛、神共处的多元信仰体系,“僧家合掌朝三宝,道家合掌礼阿弥”这一依饭仪式歌舞唱词就是这一结论的最好论证[1]。

二、依饭仪式歌舞的故事性

由于仫佬族的依饭仪式歌舞表演一般属于歌、舞、乐相结合的综合表演形式,所以不论是程式性的唱神歌舞还是生活性的情节歌舞,都会具备着一定的故事性。在程式性的唱神歌舞中,歌舞的故事性主要用于表现神灵的相关故事,例如“婆王原是柳家子,大罗宫内去安身。建德元年爷娘嫁,嫁与显祐作夫人”;而生活性的情节歌舞在故事性的表现上就就更为突出,例如“鲁班造桥”这一歌舞中,师公扮演的表演者不仅需要模拟砍树、扛木头、架桥等舞蹈动作,还需要进行“日头出来红白白,更久不见饭来吃,饥哥无粮,妹着人家食”等唱词的演唱,这就使得生活性的情节歌舞更具有故事性这一文化特征[2]。

三、依饭仪式歌舞的教育性

虽然仫佬族存有自己民族的语言,但仫佬族并不存在其特有的文字,这就使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仫佬族都处于上不起学、不识字的状态,但为了保证仫佬族人能够具备一些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相关的知识,作为每个仫佬族人能够接触到的依饭仪式歌舞,必然就存在着较强的民族文化与思想教育内容,婆王的故事、伏羲兄妹、梁善利侯王、吴广惠侯王等都属于思想教育内容较为丰富的仫佬族依饭仪式歌舞作品,这些作品要么属于仫佬族的历史故事,要么来源于汉族的神话或历史,而经过仫佬族民众一代代的修改中,较好的融入了仫佬族的生产、生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这就使得每一次依饭仪式歌舞表演都能够较好的进行仫佬族传统文化的宣扬,例如在仫佬族广为传唱的“三祖唱”就是规劝亲人、教育晚辈的经典依饭仪式歌舞唱段,从“耕田种地要勤俭,芝麻绿豆满仓禾。纳税缴粮莫要误,莫与公差把手抓。奸事莫行贼莫做,犯了之时损身家”这一段的唱词中,我们能够看出仫佬族民众对于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等利益的推崇,而受这一影响仫佬族民众自然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影响[3]。

四、依饭仪式歌舞的艺术性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几方面文化特征外,仫佬族的依饭仪式歌舞还具备着较强的艺术性文化特征,其中程式性歌舞、说唱歌舞这两方面是仫佬族依饭仪式歌舞艺术文化特征的最好体现。在程式性歌舞中,这一形式的依饭仪式歌舞一般具备着固定的程式,且存在着清唱、滚唱、帮腔等多种演唱形式,表演这类依饭仪式歌舞的师公需要踏罡布斗,以“丁点步”为基本脚位,以“凤凰形”和“蛙形”作为舞姿的基本造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帮腔指的是一种独唱与伴唱相结合的歌唱形式,多为“嗬——啊!”等语气词,能够实现此起彼伏,交替重叠的演出效果,对于艺术形象鲜明性提高有着较为直观的辅助效用;而在说唱歌舞中,这一形式的依饭仪式歌舞属于一种表现生活内容、模拟劳动动作为主的小型歌舞,由于这类依饭仪式歌舞从生活内容出发,表演也较为诙谐生动,这就使得其本身较为受到仫佬族民众的喜爱,节奏调度自由、能够与围观群众问答是这一歌舞的特点所在[4]。

五、结论

作为仫佬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师公表演的依饭仪式歌舞称得上这一节日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仫佬族的依饭仪式歌舞具备着较强的文化特征与艺术鉴赏价值,理应在当代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1]唐代俊.仫佬族依饭仪式歌舞的文化特征[J].河池学院学报,2014,06:9-13.

[2]莫乔雅.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罗之勇,韦海燕.民间歌舞文化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运用——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为例[J].大舞台,2013,03:221-222.

[4]黎炼.人神共欢娱教合一——论仫佬族依饭节的现代嬗变与演进[J].歌海,2010,02:96-99.

广西桂西北地区音乐舞蹈;课题名称:仫佬族仪式舞蹈形态与文化研究,课题编号:KY2016LX271

李伟(1978—),男,籍贯:吉林长春,汉族,学位:硕士,职称:国家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广西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

猜你喜欢
仫佬族故事性歌舞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歌舞爷爷
散文的“故事性”
一起歌舞吧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创作谈: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