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的效果观察

2016-02-04 17:02曹玉婷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3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高血糖低血糖

曹玉婷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3)

短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的效果观察

曹玉婷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探讨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采取短程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皮下注射组(n=35)和胰岛素泵组(n=35),对皮下注射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胰岛素泵组患者进行短程胰岛素泵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胰岛素泵组患者出院空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与皮下注射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采取短程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短程胰岛素泵

糖尿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持续高血糖状态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及时控制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临床治疗持续高血糖状态的首要目标。本院对35例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患者给予短程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血糖指标获得显著改善。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患者进行实验观察。

纳入标准:①参照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且为2型糖尿病患者;②存在持续高血糖状态患者;③自愿配合此次研究过程患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②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患者;③妊娠期患者;④存在精神性疾病患者。

分组方法: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皮下注射组(n=35)和胰岛素泵组(n=35),皮下注射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5±8.3)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4±4.1)年;胰岛素泵组患者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4±8.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5±4.1)年。皮下注射组与胰岛素泵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对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饮食控制及运动控制。除一般治疗外,对皮下注射组患者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给予患者皮下注射诺和锐30(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70160)治疗,3次/d,于餐前进行强化治疗。对胰岛素泵组患者进行短程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并了解患者体重、血糖状况,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适量胰岛素治疗,使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对患者进行治疗,选择患者皮下脂肪较丰富部位,常规埋针,使患者保持坐位或平卧位,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取腹外部穿刺,随后将导管进行固定,并在餐前给予适量胰岛素皮下注射追加。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微量血糖仪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当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达到7.0mmol/L时,停止胰岛素泵入治疗量,给予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根据患者实际血糖控制状况停止用药。

1.3 主要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标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3.9mmol/L[1]。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析

胰岛素泵组患者入院血糖水平(16.5±5.7)mmol/L与皮下注射组(16.4±5.5)mmol/L相比无明显差异(t=0.075,P>0.05)。胰岛素泵组患者出院空腹血糖水平(5.6±1.1)mmol/L与皮下注射组(7.1±1.5)mmol/L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4.77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状况分析

胰岛素泵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5.4±3.2)d与皮下注射组(9.1±4.3)d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4.084,P<0.05)。胰岛素泵组患者胰岛素用量(28.7±7.9)U与皮下注射组(44.9±8.8)U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8.104,P<0.05)。胰岛素泵组患者住院时间(7.1±3.2)d与皮下注射组(11.2±3.8)d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4.883,P<0.05)。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胰岛素泵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2例,皮下注射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14例,胰岛素泵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5.7%与皮下注射组40.0%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²=11.667,P<0.05)。

3.讨论

当前尚未研制出糖尿病的根治方式,患者需长时间用药控制血糖,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因对用药依从性不高、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血糖明显升高,引起严重高血糖[2]。持续高血糖状态极易引起患者出现葡萄糖毒性及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这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3]。及时控制患者高血糖状态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临床对于持续性高血糖常采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本次研究中采取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出院空腹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与皮下注射治疗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其原因分析如下:①采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时,仅在患者餐前用药,且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短时间用药难以达到治疗效果,部分患者甚至需采取大剂量治疗才能降血糖,因此患者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较长,也难以控制用药剂量,易引起低血糖发生[4]。②采取胰岛素泵治疗时,在持续给药基础上给予患者皮下注射,患者快速打破患者基础敏感水平,快速改善患者高血糖状况,减少用药及治疗时间,且胰岛素泵可及时控制患者用药剂量,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治疗安全性高[5]。

综上,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采取短程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胰岛素用药及治疗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安全性更高,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1] 叶小红, 李小龙. 短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的疗效[J]. 医学信息, 2014,27(3):271.

[2] 夏景义.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16例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13,19(3):475-476.

[3] 刘宝江, 张秉涛, 刘淑艳, 等.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师杂志, 2014,16(8):1089-1091.

[4] 曾艺鹏, 王爱华, 徐冬香, 等. 胰岛素泵临床路径对围术期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观察[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15(7):701-703.

[5] 史春虹, 季阳阳, 白然, 等.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与“双C”方案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对比[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95(24):1930-1933.

1006-6586(2016)07-0052-02

R197.39

A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高血糖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