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预测结果

2016-02-04 22:31布菲利普·泰特罗克丹·加德纳
财经 2016年4期
关键词:情报系统预言家评判

布菲利普·泰特罗克+丹·加德纳

试想一下,有这么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年度预算有500亿美元。对于所有机构而言,主管们作决断依靠的都是对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想法,也就是预测。但是对于这家机构而言,预测尤为重要,原因是它的大部分开支就是用来创造预测并与其他机构进行分享。

这就是由17家政府机构组成的美国情报系统。由于该情报系统拥有充足情报资源和丰富经验,可能有人会认定它的预测精准无比。又或者由于它的失误预测备受瞩目,有人就会认为它的成功预测希望渺茫。真相如何?到目前也没人能真正给出答案。

这并不稀奇。所有机构都开展预测且同时关注来自其他机构的预测。而大量的这种预测,或许绝大多数这种预测,都没有经过评判。这是一个惊人的疏忽。

人们习惯基于极少量信息就迅速作出直观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并不差。但是在对预测进行评判时,这就意味着,显著的预测成败,比如分析家成功预言了市场崩盘或高管遭到了竞争对手的突然袭击,这都将对我们的观点产生过度的影响。这常常会让我们在还没有了解一件事时产生了自己已经知晓的错觉。要判定预测的准确性,必须要经过系统性的检验,但是目前的预测还没有经历过这个步骤。

在其他领域,我们清楚这一点。评判一名运动员的唯一途径就是检查他的表现数据。理性的人不会服用功效和安全性未经科学检验的药品。然而对于带来关键决策的预测,组织机构们通常不会在买单时索要合理的质量证明。

对预测进行检验,这符合组织机构的利益,但是又和组织机构领导人的利益相悖。如果收发室的张三比任CEO的李四对市场发展情况感觉更灵敏,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呢?

心理学和利己心态是重大障碍,但并非不可逾越。2011年,一家美国情报机构资助了一项四年制锦标赛,有5个研究组采用任意方法来对情报分析师棘手的问题进行预测。问题包括:俄罗斯会吞并克里米亚吗?希腊会违约吗?中国经济会放缓吗?通过这次竞赛,我们可以得知前沿预言家们,或者我们称为超级预言家们所采用的制胜方法和战略。没有人必须持有计量经济学博士学位。

如何成为一名超级预言家?

一个教训:不要对统计学家所说的“先验无知”过度使用,也就是当你感觉自己的所知不足以进行猜想时,你却倾向于说有50%的把握。我们中大多数对埃及或者沙特政权的运行情况一无所知,所以当被问及他们有多大几率被推翻时,我们可能会耸耸肩说50%吧。不要操之过急。也可以借鉴外界看法:在任何一年里,专制政权被推翻的概率是多少?那样做最后你能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几率更接近于零而不是50%。

另外一个教训:不要让你的第一预测先入为主。最优秀的预言家会根据新信息随时更新他们的判断。但是他们也会规避另一极端的错误,那就是认定更新信息会改变一切。他们懂得真正的巨大变动,比如革命、国家解体、强制货币兑换这种情况都是极少见的,所以通常它们的更新幅度都不大。进行多个小的更新常常是平衡过高或过低反应的有效方法。

底线:超级预测需要针对灰色地带的区分进行练习,也就是区分55/45和45/55赌注的不同。这需要对不确定性进行精细评估。

美国情报界以外的众多机构也在密切关注。从华尔街到硅谷,高管们开始询问这些预测效果到底怎样,以及能不能更精确。瑞士联合银行甚至已经在内部发起了预测竞赛。随着更多的人开始严肃看待2016年预测,很有可能他们的预测结果会得到改进,最终的决策也将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情报系统预言家评判
交流与评判
高校图书情报系统规章制度研究
我是小小“预言家”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预言家
我的小档案
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对抗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快速响应情报系统研究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