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育人方法的研究*

2016-02-05 03:32王明明
山西青年 2016年3期
关键词:育人旅游大学生

王明明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育人方法的研究*

王明明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本文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和企业发放自填式调查问卷,重点强调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学校、企业、学生三区联动机制下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育人方法的新探索([1])。同时,针对我校现有的实践育人模式提出细致的策略和建议,建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全国高等旅游教育,旅游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样就会产生空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其实不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变换。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实质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业发展需要。要想改变现在高校的状态,只有不断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育人方法的改进,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能力培养所面临的现状及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找工作时缺乏市场竞争力

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在餐饮服务、旅游服务、客房服务等职位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论实务竞争力,但由于技能和工资的差距,这些单位其实更看重职业技能学校的毕业生,这就直接使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相关的企业就相对较低,即使选择旅游行业的学生,又总是改变职业。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教育技术和手段严重脱离实践

旅游管理专业与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联系过少,直接导致高校实际教学内容与社会行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学校中传统培养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普遍,不仅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由于学校设施陈旧,多媒体教学对于旅游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培养方法开展受限。高校旅游教育既没有彰显现代旅游的特色,也没有显示出时代的突出性,学生们也无法更加深入的感知实习企业的管理和运作[2]。目前,许多高校实习基地缺乏,实习基地管理不充分,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课堂上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旅游在现代教育中如果不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协作,缺乏现代化的实验手段、教学方法,就不能使学生视野扩宽,见识提高,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专业实习与教学脱节

如今多数高校是和旅行社、高级饭店、景点合作,学生往往被派到这些单位进行实习,而这种实习有时候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一般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学校负责完成实践课程中的实习计划,较廉价的劳动力往往是企业所需要的,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所以结果就变成学生经过了半年或一年的实习,但对企业的运转流程完全模糊。另外加上没有稳定可靠的实习教育基地,导致学生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无法得到最好的培养和锻炼。

(四)实践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高校重视管理教育、轻视思想和心理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教育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旅游业的工作内容是与人打交道,因而员工的心态和情绪控制、人际沟通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关注也十分重要[3]。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能力提高的措施和方法

(一)学院层面

1.应真正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的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前期合作的旅游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另外学院还应积极拓宽合作的企业范围,除旅游景点(旅游酒店等企业外)还应与旅行社等企业加大沟通,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习机会与职业走向相吻合,真正完成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4]。

2.课程体系设计流程的创新,学校在完成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基本课程的同时,应增设大学生创新学等实践课程,使学生懂得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

(二)学生层面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敢于质疑的勇气、立体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自我创新精神,形成实践能力,此外旅游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学会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提升自我。

三、完成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新方法的探索

首先,揭示旅游专业实习的功能内涵,形成一种科学化、日常化的社会实践模式。大学生不仅是社会实习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而且主体也是多元、分散、无意识的。只有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者三个层面来推动旅管专业实践的不断进步[5]。

其次,高校要不断扩展社会实践的主渠道,使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变得专业化、社会化。旅管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已经从传统的象征性、粗放型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迈进。故高校应运用“走出去”的策略,结合“引进来”的手段,通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社会服务等实践机会,借助专业化的旅游资源平台和信息化的培训网络,使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贴近社会、贴近生活[6]。

第三,争取社会实践的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创建社会化的资源服务保障体系。一方面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另一方面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高校职能的相互扶持,强化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同果,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文教资料,2006(4):1-3.

[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3-67.

[3]李晓勤,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

[4]斐宇.以实践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科教导刊,2009(11):229-230.

[5]刘川生.社会责任感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核心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6]郑益慧,江志斌,吴益锋.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中图分类号:G642;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3-0032-01

*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JRS-2015-1138)。

猜你喜欢
育人旅游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们用“五招”育人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