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2016-02-05 03:27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
关键词:琵琶美感乐曲

张 娅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浅议高校琵琶教学中的美感培养

张 娅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也在大力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更上一层楼。美感在音乐中也有了更重要的位子。对于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琵琶来说,美学的融入对琵琶的传承与发展也大有脾益。因此,在高校琵琶教学中应注重并加强对音乐美感的培养与训练。分析美感修养在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性,探索在琵琶教学中培养美感修养的途径,提出培养学生美感修养的一些对策。

琵琶教学;心理美感;听觉美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专业艺术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学校更加坚持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尤其在琵琶教学中,当学生的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对其音乐应该提出进一步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以培养、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为立足点,将更多的音乐感知融入教学中,实现演奏水平质的飞跃,推动琵琶艺术得以保持持续发展。

一、重视美感修养在琵琶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琵琶和琵琶音乐的喜爱增加,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的提高。面对越来越“专业”的观众群体,更需要打动人心和贴近情感的演奏。美感的重要性也随之在教学中显现出来,这亦是琵琶教学的最高目标之一。琵琶大师刘德海说过这么一句话:“美感在音乐教育中应该是一直作为一条主线,把握着技术的进程。”琵琶教学中的美感一般是体现在有具体内容的音乐当中,通过对学生讲解乐曲内容、创作背景、描绘意境等多方面来表现音乐,感知乐曲的美。学会感受音乐的美,会使演奏者更加投入的演绎音乐作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演奏质量。因此,美感修养的培养在音乐演奏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基本架构

在教学实践中,对音乐的本体涵义解释不够,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从“技术方面去掌握乐器”,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技巧而忽视音乐内涵,难以让学生理解乐曲涵义而单纯追求技术。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琵琶音乐的文化涵义

琵琶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在民族器乐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音乐旋律和音乐风格。琵琶音乐还兼具时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特征,为民间音乐等音乐形式伴奏,还常作为民族器乐合奏中的器乐,例如《月儿高》、《霓裳曲》;琵琶音乐富有浓厚的文化性,使得琵琶的音乐表现极为广泛,尤其在叙述曲方面表达的惟妙惟肖。用琵琶演奏音乐作品可以表现多种情感,演奏者不仅注重技巧的表现,同时要加强对琵琶作品的文学和美学方面的学习。因此,老师要首先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对文学和美学的研究,多研读各种经典著作,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加强自身文学与艺术等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琵琶音乐的文化内涵,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体会到音乐作品情感,真正理解琵琶音乐作品内涵。琵琶代表作品《十面埋伏》,在课堂上首先从文学层面分析到其作品的文化背景——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它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汉刘邦和楚项羽在坩下决战),让学生体会编曲这作这首曲子的意义何在,其次再讲曲子本身也要注重文字文学含义而构成的极具文学以为的标题性音乐,课后再去看一看《十面埋伏》的这部电影。让学生都能在文化内涵的背景下从宏观到微观学习琵琶曲。如此结合文学意境、追求音乐内涵,学者弹此曲就能达到一个新高度,文化修养也就随之体现出来。

(二)琵琶演奏的艺术美学

在琵琶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曲风的把握相当重要。可以从两方面拓宽自己的艺术美学修养,微观上需要对姊妹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例如:摄影、美术、歌舞和书法;宏观上,需要对各民族、国家及地区的音乐了解,要善于取长补短,勇于发扬。琵琶是一种民族乐器,许多作品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极强的区域性特点。所以教师首先在教学前就要对大量的艺术作品有了解,在其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好指导工作,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比如琵琶曲《渭水清》,乐曲以秦腔牌子曲《永寿庵》为素材,运用了西北地区风格的音阶曲调,着力反映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此曲受秦腔音乐的影响很大,既有陕北的力量但又很容易被人忽视中间细腻真挚的情调。所以要让学生了解此曲的来源是与其民歌风格的相关性后,才能更好地运用技巧去表现此曲的内在美。老师在示范时要特别注意上行以刚为主,下行以婉为主,对于中间的推拉吟揉也要特别讲究,这些都是需要透过艺术美学用技巧向众人传达的情感;又如琵琶曲《寒鸦戏水》,是一首具有浓郁潮州音乐色彩的作品,“so”、“fa”两音灵活体现潮州音乐,所以要在教学生处理曲子时,要特别注意左手吟揉来体现潮州韵味。这就是重视艺术美感在教学中的渗透。

(三)长期的生活积淀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和变化。音乐在历史的潮流中,更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情感得到抒发。《春蚕》以物喻人,刻画人生事业的艰辛,《天鹅》讴歌正直者……要能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深意,都需要深入社会中去体验、观察生活的百态。例如教师给一个十岁的孩子启发,叫她想象《霸王卸甲》中《楚歌》一段楚军被围困四面响起楚歌时他们内心的悲凉,全曲最后一个泛音是项羽自刎后剑落地的声音,可能她怎么想都不能体会曲中作者要表达的情绪,但是学习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越加丰富,二十岁之后重新演绎这首曲子就能够体会项羽别姬生离死别的感觉,演奏时就能完全融入到音乐中。

三、在教学中培养美感修养的途径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该诗句表达了随意的音符都能让听众为之动容,说明美感的表现在音乐中无处不在,所以演奏技巧与美感体验对于演奏者来说同等重要。教师要足够重视对教学中的美感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心理美感

在高等院校学习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在这一程度上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心理美感。何为心理美感,能根据乐曲调整心理的状态,对乐曲的处理能有自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内心真实感受,并在情感的共鸣中领悟到音乐的美感。在示范演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入自身的情感,让学生领略到作品的美感。学生在练习作品的过程中应避免浮躁的情绪,面对枯燥乏味的基础练习曲也能寻找音乐美感。其次,在练习曲子时,要伴随音乐在心里哼唱,而音符应该随着内心的哼唱再用手指在弦上逐渐表达出来,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演奏技巧成为真正内心表达美感的桥梁。此外,需要总结以前所学的乐曲的技巧,用不同的表现美感的手法,使曲子具有独特的美感。

(二)培养听觉感受美感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元素,在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功练习时,可通过分层练习的方法,让学生注意用耳分辨声音,做到“意在音先”,长此以往的练习能使学生分辨音乐,并用手指准确表达出来,产生质的飞跃。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先于音,音随乎音。”

(三)培养形态美感

当技艺达到一定高度,演奏者还需要用“身体语言”解读对音乐的理解。要能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不同风格,这就需要演奏者与琴浑然一体,这就是所谓的能够把握形态美。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肢体语言表达对于渲染音乐情绪、增强音乐表现力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首先在基本功中严格要求持琴的姿势,这对于后期乐曲的弹奏才能做一个扎实的铺垫。例如:右手“摇指”练习中,只注意练习食指与中指的摇弦,而忽略的身体与琴身的配合,这使得演奏者姿势僵硬不协调。如果调整持琴的角度,加大倾斜力度,这样就能保持琴与手指间的协调,也有了弹奏与乐曲间的美感统一。左手亦是如此,揉弦的力度、幅度都是可以在身体与琴之间做协调,这样才能达到技巧与表演的高度统一。其次,在乐曲的演奏中注重身体的配合,把握形态美感更是至关重要的。当老师在示范演奏《十面埋伏》这首作品时,需要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乐曲“呐喊”段的激烈场面,大幅度的力度变化、右手持续扫弦及左右手高度协调配合展现出的一个气势激昂、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学生从中体会到肢体动作的合理配合在营造音乐紧张的气氛、多变的节奏中有多么的不可或缺。琵琶音乐不仅可以塑造女性柔美的一面,也能展现男性阳刚之美。所以需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影视话剧演员”,加强个人的“表演”技巧,通过演奏姿势表达美感,让观众感受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四)教学中的艺术实践

任何器乐演奏都是一门表演艺术,琵琶演奏更是如此。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对于提高琵琶学习者的演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因此,琵琶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学生学习右手练习曲,教师需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感觉加入左手揉弦,或者改变指法,甚至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的改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即时、瞬间的创造性演奏,是对学生开放思维的发展,学生真正用心去感受琵琶、审视琵琶,真正感悟到其中的美感,提升美感修养。这种培养美感的方法把美感体验自觉地揉入演奏技术中,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作曲家赋予曲子的美,从而能够融入自己的风格和对美的理解去演奏一首曲子。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即兴教学法,能够使基本功训练与美感培养有机结合,是教学中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艺术实践。

四、结语

随着人们对音乐欣赏和理解能力的提高,面对更专业的观众确保琵琶演奏的音乐能给人留下美感修养的印象。因此,需要琵琶演奏者专注于琵琶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琵琶演奏审美水平。这也就是所谓的有美感的技巧练习才能有灵魂的音符罗列。在琵琶教学过程中,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表现相互统一,帮助学生理解琵琶作品的音乐情感。琵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结合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把音乐情感诠释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美感培养,逐步将演奏技术和审美感受有机融合,使得琵琶教学活动朝着蓬勃有序的方向前进,这对琵琶的传承与发展也大有脾益。

[1]杨晓辉.浅论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2]李景侠.天职——王范地先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J].人民音乐,2003,(10).

[3]王鲲.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高校琵琶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4,(05).

猜你喜欢
琵琶美感乐曲
琵琶老店琵琶声
几何映射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
我的“反弹琵琶”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