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效果

2016-02-05 16:32姜喜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8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姜喜凤 王 健 王 军



探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临床效果

姜喜凤 王 健 王 军

【摘要】目的 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电针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治疗的周围型面瘫患者70例,将使用毫针透刺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毫针透刺治疗合并电针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毫针透刺治疗;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Methods Collected 70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using the needle through thorn treatment of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as the treatment group.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o 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quickly reliev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Needle penetration needling therapy,Acupuncture,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局部或者茎乳等面神经出现非化脓性炎症,导致患者直接以面神经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1-3]。本实验旨在探究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方案的实际治疗效果。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月至我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0例,将使用毫针透刺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毫针透刺治疗合并电针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其年龄在42~65岁,平均年龄为(57.12±12.67)岁,治疗组患者有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其年龄在41~62岁,平均年龄为(55.72±10.23)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利,自愿参与本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143,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病情符合第八版《神经病学》对周围性面瘫的检测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表情肌瘫痪,同时额纹变浅或者消失。部分患者伴有耳部疼痛、耳部疱疹等不良表现。且同时符合《针灸学》中的规定主症:本病常因受风或受寒急性发作,睡眠醒来时发现两侧面部肌肉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痛觉降低,额纹消失或者变浅,病侧眼裂变大,迎风流泪,鼻唇沟变浅或者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皱眉困难、蹙额、闭目、露齿口角歪斜、鼓腮露气等[4-5]。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毫针透刺治疗方案,帮助患者面部肌肉保持放松状态,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取0.25 mm × 40 mm 毫针,常规消毒后,对研究对象的面部穴位取患侧,地仓穴斜刺20 mm,颊车穴直刺15 mm,阳白穴平刺25 mm,下关穴直刺30 mm,太阳穴直刺10 mm,颧髎穴直刺15 mm,攒竹穴向眉中斜刺15 mm,迎香穴向内上方平刺10 mm,口禾髎穴斜刺10 mm,承浆斜刺10 mm,翳风穴取患侧直刺15 mm。捻转的角度在90~180°,连续刺激25 min后停止,每日1次,连续治疗20 d。

治疗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方案,在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后,对刺入阳白、下关、颧髎、地仓四穴的毫针接通电针仪,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点刺激,连续刺激25 min后停止,每日1次,连续治疗20 d。

1.4疗效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面部肌肉运动情况,分别记录患者面部肌肉以下的运动能力,如抬眉、闭眼、鼓腮、撅嘴、示齿。根据杨万章等研究人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中提出的评价标准对其疗效进行分级,患侧功能状况分为6级:Ⅰ级为正常(100分),Ⅱ级为轻度功能障碍(75分以上,未满100分),Ⅲ级为中度功能障碍(75~50分),Ⅳ级为较严重功能障碍(50~25分),Ⅴ级为严重功能障碍(25分以下,未到0分),Ⅵ级为完全麻痹(0分)。本研究中,治疗后评分为100分以上为治愈;评分为90~100分为显效;面部肌肉运动减弱为75~90分为有效;75分以下为无效[6-8]。

1.5统计学分析

将本实验的所有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18.00 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量数据使用方差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所有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35例研究对象,其中治疗效果为痊愈2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有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82.86%,治疗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认为面瘫是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空虚,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而致。周围性面瘫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急进期、静止期和恢复期。研究发现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有效治疗对其预后具有较大影响。中医毫针透刺法治疗面瘫是常用的治疗方案。其治疗原理是通过提高对面部神经刺激强度,帮助针感扩散,进而疏通经脉,祛风散寒,调和气血,加强表里和恢复经脉功能。传统毫针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发现电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康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实施电针治疗合并透针治疗方案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仅使用透针治疗方案的有效率。由此可见,对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实施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方案,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局部组织代谢水平,预防面部肌肉萎缩。

参考文献

[1]李成文,李增富. 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8.

[2]祝丽苹,刘文凤. 电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04 例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3,18(4):162-163.

[3]刘薇.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及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7):912-913.

[4]张鑫鑫,汤晓冬,李伟红. 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13-15.

[5]刘涛,季守贤. 远取足三里、厉兑结合面部深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1,24(12):821-822.

[6]刘立安,孙湖,朱云红,等. 表面肌电图检测在评价周围性面瘫预后中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946-948.

[7]汤合杰,尹靖宇,徐敏鹏,等. 电针透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0例的疗效观察[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200-201.

[8]向进,邹燕齐. 毛刺配合电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7):32-34.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8-0141-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8.096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黑龙江 大庆163311

通讯作者:王军,E-mail:sgzr2008@126.com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JIANG Xifeng WANG Jian WANG Jun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Daqing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1,China

【Abstract】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药物的研究进展
针灸分期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对比分析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35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足三里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