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16-02-05 18:45杨桂星辽宁抚顺市第四医院放射科抚顺11312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血栓塞螺旋

杨桂星 辽宁抚顺市第四医院放射科 (抚顺 113123)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杨桂星 辽宁抚顺市第四医院放射科 (抚顺 113123)

目的:探讨再经肝动脉,肝癌栓塞治疗中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70例,对其进行介入治疗。在介入治疗之前,先使用16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对患者肝部肿瘤的血动脉走行和起源进行观察,并对16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指导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通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均能够将肿瘤的走向、分支和供血动脉起源清楚地显示出来。有12例患者腹腔动脉三级分支以前的单处弯曲角度小于90度的部位为两处或两处以上,2例患者的弯曲角度在75度以下。这就需要使用轴微导管来进行介入治疗。其他患者则使用4F导管进行介入治疗,将其插入靶动脉来治疗拴塞。结论:通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将肝癌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解剖特点清楚的表现出来,从而指导肝癌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介入治疗 肝癌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经常使用到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为了提高对肿瘤部位完全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尽量减少漏栓和误栓的出现,应该在术前对肿瘤的供血动脉的走行和起源进行了解[1]。也可以事先判断手术的难度,从而对介入手术进行有效的指导,提高介入手术的治疗效果。本院对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70例进行介入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了16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以此来对介入手术进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

杨桂星,副主任医师

进行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70例,其中,共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48.5岁。所有患者经过生化检验、CT和临床检验之后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其中有混合型25例,巨块型45例,病灶最小为6厘米×7厘米×8厘米,最大为19厘米×19厘米×20厘米。

1.2 方法

先对所有患者进行CT扫描,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全肝平扫,然后注射碘海醇。在延迟25秒、45秒、60秒时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在AW 4.2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重建的矩阵为512×512,螺距为1、层厚为1.25毫米,并使用3D容积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

使用右侧股动脉Selding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插管,在腹腔动脉中插入4F肝导管,主要使用导丝进行引导,从而进行介入通融治疗造影。在靶动脉中插入导管,对患者进行栓塞化疗。如果患者的供血动脉的弯曲角度过大,无法在把动脉中有选择地插入4F导管,可以使用同轴微导管插管[2]。

2.结果

根据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结果来看,7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腹腔动脉三级分支以前的单处弯曲角度小于90度的部位为两处或两处以上,2例患者的弯曲角度在75度以下。其他56例患者的连续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弯曲均大于90度,三级以前血管单处弯曲的角度均大于75度。有2例患者肝部固有动脉闭塞,主要是由于多次拴塞治疗造成的,肋间动脉对肿瘤进行供血。2例患者属于双血管供血,包括肠系膜上动脉和肝固有动脉。其他64例患者均由肝固有动脉向肿瘤供血。

在经肝动脉肝癌栓塞治疗之前,先通过肠系膜上动脉DSA与常规腹腔动脉对患者血管的分支、走形和起源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检查结果完全一致。

对于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腹腔动脉三级分支以前的单处弯曲角度小于90度和三级分支血管以前单处弯曲角度小于75度的患者,主要是使用同轴微导管进行介入治疗。其他患者则使用4F导管。对于肝固有动脉供血血管闭塞的患者以及肋间动脉对肿瘤供血的患者,不进行栓塞治疗。

3.讨论

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其关键在于重建技术、选择合适的扫描时间以及血管中造影剂的浓度。可以由机器来选择扫描时间,由医生进行图像的后期处理。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成像方法主要有3D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3]。3D容积重建的优点在于能够对血管的走向和起源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从而使血管的大小和形态得到清楚的显示,足以指导介入手术。其缺点在于重建层厚度过大、造影剂的浓度过低,血管重建的质量会受到造影时间的直接影响。为了使血管重建不失真,扫描重建的厚度不应该超过1.25毫米,才能够对肿瘤部位的细小血管畸形清楚的显示[4]。当腹腔内有器官重叠,无法进行有效的观察时,也可以结合其他两种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可以解决重叠遮挡的问题,但是其直观性不如其他两种技术。因此,3D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在肝癌介入治疗中,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就在于使医生能够对肝癌的血供来源进行掌握,在对肿瘤进行全面栓时可以选择合理的介入途径[5]。由于一些肿瘤存在多血管供血的情况,并没有完全栓塞,如果不在介入治疗之前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很容易出现漏栓。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将三级以上的细小血管清晰的显示出来,根据DSA检查发现,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肿瘤血管走行和来源的显示完全符合DSA,具有较大的准确性[6]。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还具有三维重建功能,也就是在观察血管走行时能够选取多个角度,而DSA则只能进行二维观察。本次研究中的2例患者通过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肝部固有动脉闭塞,主要是由于多次拴塞治疗造成的,肋间动脉对肿瘤进行供血,然而使用DSA造影却没有发现这一情况。为了谨慎起见,没有对这2例患者进行经肝动脉肝癌栓塞治疗,以免患者的脊髓受到脊髓栓塞的破坏。

在介入手术中要选择合适的导管,此时可以借助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血管走行的显示。在本次实验中发现,有12例患者腹腔动脉三级分支以前的单处弯曲角度小于90度的部位为两处或两处以上,2例患者的弯曲角度在75度以下。这就需要使用轴微导管来进行介入治疗。其他患者则使用4F导管进行介入治疗。轴微导管的价格比较昂贵,对于大部分没有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患者而言,在介入治疗之前先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帮助患者节约手术费用。对于需要使用轴微导管的患者,医生也可以以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结果为依据,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医患矛盾。

综上所述,16层CT螺旋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先对患者进行腹腔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然后再进行肝癌介入手术,能够提高手术的效果。

[1] 刘永保,郭利军,陈希斌.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对于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报, 2011,32(17):2812.

[2] 张红军,常树勋,张向锋.64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6):65-67.

[3] 段建航,席德彦,朱坤.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5):303-304.

[4] 曾文兵. 128层螺旋CT全脑灌注诊断脑肿瘤的应用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8(15):740.

[5] 关文华,陈殿森,李志军,等. 肾癌患侧肾动脉变异及其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影响的MDCTA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2,27(3):313-316.

[6] 吴岩,唐朝朋,周文泉,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2):1277-1280.

16 Layers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Liver Cancer

YANG Gui-xing Fushun city of liaoning in the fourth hospital (Fushun 113123)

1006-6586(2016)04-0041-03

R445.2

A

2015-07-24

猜你喜欢
供血栓塞螺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辣语
旋风“螺旋丸”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奇妙的螺旋